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同志:我们是永吉县黄榆乡石人沟村的农民,今借贵刊一角,说一说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永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赵春贵在我们村扶贫的事儿。我们村位于黄榆乡的东部,是全乡最穷最偏僻的村子,共有5个社、112户。1997年时全村有特困户28户,病贫户14户,还有一般贫困户32户,不贷款就种不上地的有60户,年人均收入只有700多块钱。自从包干到户以来,我们村一直是致富没招儿、来钱没道儿,年年受太穷。有人笑话我们,说我们村是"兔子不屙屎"的地方,"马尾串豆腐──提溜不起来"。穷到这份儿上,我们也觉得挺寒碜,出门在外都抬不起头来。199…  相似文献   

2.
提起大同的散岔村,也许不为人所知,但说到"中国乳娘村"则远近闻名,因为,那里是大爱与温暖的港湾,那里有一个将"散岔村"变为"凝聚村"的党支部和一群勇于奉献大爱的婆姨。大同散岔村,坐落在采凉山南麓的黄土高坡上,虽然经济落后,但民风淳朴。全村150户村民,就有90多户成为寄养户。40多年来,该村党员带头,干部帮群众,一代接一代为大同社会福利院代养孤残儿童1300多名,上演着一幕又一幕感人的喜剧。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9月19日下午5时许,时任驻任毛庄村第一书记的张洪涛同志,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突发心脏病,35岁年轻的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找"症结"对"症"下药2016年初,枣强县政府办公室公文科科长张洪涛响应县委号召,主动请缨赴枣强县唐林乡任毛庄村开展扶贫工作,担任村第一书记。任毛庄村有162户、50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达30户65人,村集体没有什么像样的产业,村集体经  相似文献   

4.
正"有困难就找田书记。"如今,这已成为正安县乐俭镇长兴村村民的共识。田伟杰是正安县农信社选派到长兴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自2017年10月到村以来,他一门心思为村民做实事、谋发展。三个多月,他遍访全村828户,临走时,还给每家都留了一张有他信息和照片的卡片。  相似文献   

5.
沈阳 《共产党人》2014,(8):36-37
正无从知晓"陡坡村"名字的由来,只知道这个千人许的小村落,隶属于固原市彭阳县白阳镇,坐落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上。陡坡村海拔较高,有1700米左右;全村有384户1545人,2006年时人均纯收入不及2000元,贫困户144户579人,生活水平较低。有人戏谑道,这一高一低,还真成了个"陡坡"。都知道陡坡难爬。但就在最近3年间,陡坡村安全饮水问题已得到  相似文献   

6.
正三届驻村,6年坚守,杨波把青春热血洒在"贵州屋脊",以实干托起群众致富小康梦。今年,他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6月被评为"贵州榜样·最美人物"。韭菜坪海拔2900米,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村就坐落在其半山腰上。52岁的村民李广英如往常一样在韭菜坪景区门口支起棚子卖烤洋芋,周末两天就收入上千元。李广英家是海嘎村46户精准扶贫户中的一户,以前靠种土豆玉米难果腹,如今不仅发展起了中药材产业,  相似文献   

7.
"我出生于1951年,自1975年以来,一直在村中担任领导职务,现年事已高,决定以后不再担任村里任何职务,也给年轻有为的同志空出位子,让他们更好地发展,我将和全村党员群众一起,为周家村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幸福,发挥自己应有的光和热……"这是歙县岔口镇周家村村党总支副书记张德维在村党总支换届推荐大会上的一番肺腑之言。今年村党组织换届刚开始,镇上就有七八位老村干主动退位让贤。  相似文献   

8.
林达 《党员文摘》2021,(3):55-57
在茫茫兴安岭的林海深处,我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镇洛古河村,有一个夫妻警务室,贾晨翔和妻子王晓莲就在这里工作生活。夫妻俩在这个偏远的极寒之地已坚守了十余年,担负着29公里边境线内辖区70余户居民的户籍、治安管理和巡逻管控等任务。这对极地伉俪,也成为中国警界守护边陲的一张亮丽"名片"。  相似文献   

9.
支部园地     
正支书自述让群众变"看"为"干"2017年8月,我到长顺县长寨街道板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板沟村的基础设施和人均收入离出列要求还有差距,怎样在-几个月时间里让板沟成功出列呢?这成为我日思夜想的问题。初到板沟村,我就对村子进行了走访调研。板沟组有66户267人,  相似文献   

10.
正张家口市赤城县张四沟村位于雕鹗镇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总控面积19331亩,现有耕地面积991亩,人均耕地2.2亩,退耕还林面积1590亩。全村178户,437人;常住人口132户,29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14户,289人。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97元,实现整村脱贫出列。一名好书记带领村民致富。张四沟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崔永富2012  相似文献   

11.
正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巴镇车新村是少数民族聚居村,也是省建档立卡贫困村,坐落在美丽的关山脚下。全村有443户、1583口人,村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有党员53名。几年来,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走出了一条以发展冷棚葡萄产业为主的脱贫致富之路。2016年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实现20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彻底"摘帽"。  相似文献   

12.
正‘‘前有深川,后有大山,雨时走泥丸,雨后硬团团"是思南县茶山村的真实写照,9个村民小组226户866人的思南县凉水井镇茶山村就零碎地散洛在半山之中。该村土地贫瘠,资源匮乏,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130人。2015年8月5日他到达贵阳,6日在省委参加"中直机关派驻村第一书记"的会议,7日直接奔赴服  相似文献   

13.
我今年63岁了,是和付书记一起从山东来到兴十四村的.四十多年来,我亲身经历了兴十四村的巨大变化,看到了付书记和党总支成员带领乡亲们艰苦创业的过程.说句良心话,兴十四村能有今天,是我们原来做梦也不敢想的.就说住房吧,从1980年开始,我们村用不到三年的时间,把原来住的土窝棚全部推倒,建起了清一色的砖瓦房,164户农民全部搬进有自来水的新房,还有二十多家住上了楼房.有的老人抹着眼泪说:"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屋子,死也知足了!"1982年,我们村成为全国第一个彩电村,家家都看上了大彩电,不仅在全国出了名,还引来不少外国人参观.现在,我们村里既通客车又有出租车,坐着牛车串亲戚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相似文献   

14.
<正>凉山金阳县有个叫丙乙底的彝寨,人们叫它"索玛花海中的村庄",那里有终年云雾缭绕的波罗云海,还有在夕阳中静静流动着的羊群……丙乙底村是摄影爱好者的乐园,透过他们的镜头,很多人喜欢上了这个偏远高山上的美丽彝寨。过去,丙乙底村一直戴着"典型高寒贫困山村"的帽子,全村186户、686名村民住的是茅草房、石板房和木板房,吃的是土豆、荞面。2009年,金阳县把丙乙底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点。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将丙乙底  相似文献   

15.
农家遍植"摇钱树"走进黔东南州岑巩只,在各个乡镇,依山傍水鳞次栉比或稀疏坐落的民居上,时常有一块牌子映入眼帘。这牌上,最显眼的是三个大字:"信用户"。有了它,就能申请一张在黔东南大名鼎鼎的"摇钱树"信用卡,在岑巩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任何一个网点,办一笔小额贷款只需不到5分钟。如今,岑巩县已有4.3万多农户成为"信用户"。这牌子,是农家的无形资产,是农家致富奔小康的有力支柱。如今,岑巩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岑巩县联社)依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4,(7)
<正>5月8日《人民日报》载:今年,天津市宁河县四套班子和委办局负责人"驻村带乡促机关",覆盖全县282个村、7000多户困难群众,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架起了惠及民生、四通八达的条条"心路"。一条条"心路",让群众感受到作风转变带来的变化。至4月底,宁河县委书记李树起已在芦台镇张二村住了15天,村里100多户,全走访个遍,有四五家找了好几次才找到主人。李树起说:"不分远近亲疏,一户不能落下。"在与党员代表座谈中,群众反映:"村里送孩子上学交通不方便,能不能解决?""村里路灯啥时能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盘县马依镇螳螂村党支部瞄准全村270户贫困户"精准扶贫",采取"1+2"模式(即1户贫困户喂养2只种兔)在不到12个月的时间让270户"贫困户"变成"小康户"!"贫困户"缘何"一夜暴富"?原来,螳螂村"贫困户"喂养的兔子繁育能力极强,每只种兔一年至少可以生产50只兔子,通过"兔子生兔子"的产业链,一年内可以出栏400只肉兔,按照订单式150元/只计算,一年可创收60000元。"最多到2016年11月,我们就可以让270户贫困户脱贫奔小康,下一步,党  相似文献   

18.
他山之石     
《支部生活》2013,(4):52
广西贵港"储绩卡"鞭策"第一书记"早春三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马练乡马练村5条村路和1座桥刚刚竣工,村民们又在"第一书记"卢进平的带领下,种下30亩茶树、200多亩杉木和80多亩桂花。修1条路记2分,发展1项种养产业记3分……今年开春,卢进平就为自己的"储绩卡"存进了21分。卢进平手上的这张"储绩卡"好比一张"存折",有编号、姓名、单位职务  相似文献   

19.
巩瑞波 《新长征》2014,(9):44-45
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泡子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彦文,不仅是泡子沿村的“领头羊”,还是全国著名的乡镇企业家,这足以令记者慕名前往泡子沿村。泡子沿村位于汽车经济开发区南部,东依阜峰山,西临新开河,京哈铁路、102国道贯穿全村境内。泡子沿村管辖面积14.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平方公里,全村有14个村民小组,共1477户、4920人。村里原有淀粉厂、糊精厂和建筑材料厂3家村办集体企业。2001年,张彦文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同时担任这3家企业的“掌门人”。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在省人民调解工作会议上,丹寨县排调镇麻鸟村因35年来纠纷不出村而受到省人民政府表彰。麻鸟村的"锦鸡舞"在2007"多彩贵州"舞蹈大赛获"金黔奖。该村设有7个村民小组174户757人,民风淳朴,和谐共处。35年来,麻鸟村调解委员会在调解工作中始终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