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锦州义县,六山一水三分田,适合发展果树产业。但在十几年前,义县果树种植水平要比辽南地区至少落后二三十年,当地果农守着传统“老把式”,辛苦一年只能赚几百元。今天的义县,已成为辽宁省寒富苹果生产基地示范县、全国早金酥梨生产示范县,名优果品在全国评比中屡获大奖,果农年收入跃升至几万元。“致富果”的背后,靠的是什么?——从2008年起,义县果树科技特派团先后为当地引进“岳阳红”“岳华”“早金酥”“南红梨”等优质果树新品种,并通过推广省力化果树栽培技术,提升当地果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正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从2007年开始,11年时光,兼任义县科技副县长的王宏,就是这样一粒种子。他完成了工作岗位从专家到领导干部的转身、工作领域从试验田到广袤大地的转身、地区农业发展从低质量到品牌化的转身。他致力于推进义县农业强、农村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扶贫扶智,授人以渔,科技必须先行。实践证明,依靠科学技术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多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贫困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成功创造了很多科技扶贫经验,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辽宁省农科院果树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辽宁省科技厅义县特派团团长王宏就是这支科技扶贫大军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4.
正从几近荒废的百年果园到栽植3万余株精品果树的千亩果园,义县老庭沟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历经4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锦州市义县七里河镇七里河村群众脱贫致富、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七里河村也从曾经的贫困村发展成为人均收入超2.2万元的富裕村。8年前的七里河村有"国标贫困户"178户,村集体没有收入来源,自然气候十年九旱。面对这样的困境,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农一师十团十九连种植果树4000余亩,果农190余人,这些果农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种植果树的技术也有高有低。为了使这些果农丰产又丰收,十九连成立了"巾帼科技服务队",这支"巾帼科技服务队"成员由副连长徐海、果树种植高产户等10余人组成,随时为不同需求的职工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巾帼科技服务队"经常走家入户,主动与果农沟通和联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霍城县伊车乡为例,通过对樱桃李产业发展展开研究,研究表明果树自身的特性、倒春寒、果农的粗放式管理及诚信意识不足、企业的自身经营状况等问题的分析.提出通过加强果树管理、提高果农诚信意识、加强企业与果农政府之间的交流、品牌化建设等措施,为霍城县樱桃李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今年,农一师二团园林队果农王继中承包的28亩梨园丰产丰收,香梨全部被客商收购,纯收入10万余元。王继中起初经营果园时,并不太了解果树的栽培技术,总产果品只有9至10吨。这些年,他不断向技术员和其他果农请教,同时每年订阅《果树栽培技术》、《果树病虫害防治》、《西  相似文献   

8.
正5月14日,在一师五团二连106农的果园里,18名在果树围埂工作中突出的果农高高兴兴地领到了奖品。今年,二连工会为调动果农积极投身果园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从5月1日至27日,在全连果农中开展了以"比进度、比质量、比安全"为主题的果树夏季管理工作劳动竞  相似文献   

9.
正每到金秋十月,祖国大地一片丰收景象。北方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压满枝头,映红了果农的笑脸。据统计,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50%以上。苹果产业的大发展,离不开我国农业科技人员的智慧和汗水。9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果树栽培学家、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束怀瑞,就是为中国果树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重要一员。71年的岁月里,束怀瑞院士与果树为伴,将毕生精力倾注于果树栽培技术的科研攻关,将毕生奋斗目标定位于果树丰产、农民增收。他被亲切地称为"果树院士"。  相似文献   

10.
为使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参与到义县经济建设当中,义县县委创新党建品牌,使基层党建工作通过各种载体释放"正能量",为"保持义县速度、再创义县奇迹"注入巨大的生机与活力。一是围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奉献一份爱心,解决一个问题,化解一个矛盾"。2013年,义县在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继续开展"三个一"活动。县主要领导率先深入到所帮扶的乡镇、村、户进行走访对接,并就各乡镇2013年的发展方向、群众反映集中的热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塔里木垦区水资源越来越匮乏,传统主导种殖产业棉花也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仅占团场总耕地面积的42%。2009年,农二师三十三团把1.6万亩中低产田调整到直播建枣园,并把果树套种作为养地和果农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鼓励引导果农在新植的林地里套种经济类农作物。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农四师六十一团实施果业强团战略,今年林果业总面积达3.8万亩,两年之内果园种植规模将扩大至6万亩。为提高果树优品率,增加果农收入,今年团工会围绕果品升级、果业增效和果农增收的目标,与农四师妇联、科技局共同开展了  相似文献   

13.
一些果农在种植果树时,喜欢在同一块地里栽上几种果树,其实这样种植是不妥的。由于其生物学特性不一样,要求的条件不同,会给管理上带来不便。同时有些果树是相克的,栽在一起,不是一方被削弱,就是两败俱伤。不宜混栽的果树有:  相似文献   

14.
德铸兴县魂     
《党史纵横》2014,(12):F0003-F0003
正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德"是根,"德"是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义县县委、县政府紧密结合县情,提出全民性、整体性推进"道德义县"建设。目的是通过"道德义县"建设把社会主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到全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去,进而凝聚成全县人民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坚守阵地,扬清涤浊,务实的举措开创道德义县建设的崭新模式抓阵地,重建设,夯实基础。抢占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条件。有45万人口的义县,农村人口占80%,开展"道德义  相似文献   

15.
单玉石同志是辽宁锦州市义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二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1988年9月从辽宁司法干部学校毕业分配到义县人民法院,先后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民事审判二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1994年6月加入  相似文献   

16.
<正>12月4日早晨9点半,初冬气温降至零下9℃。农二师二十九团园十一连果农刘斌夫妇已在果园里忙碌起来。丈夫刘斌与帮扶对象一起拿着修枝剪给果树冬季修剪、妻子游兰拖着装有工业毡的编织袋逐一给果树树干进行捆扎,确保果树安全越冬。刘斌从2000年开始承包该果园,已连续多年被团评为"先进生产者",2009年被评为"农二师青年致富能手"。刘斌自2000年承包果园以后,就把心  相似文献   

17.
党建走向     
义县红墙子乡党委根据本地优势及自身特点在小康工程活动中狠抓了三种典型。一是狠抓班子的带头人,二是狠抓党员专业大户,三是狠抓科技示范。乡党委定期聘请科技示范户为群众讲课,传授发展棚菜、果树等新成果新技术,提高全乡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真正做到村村有典型,户户有明白人。并在科技示范户的引导与带动下正着  相似文献   

18.
<正>3月10日一大早,农一师三团十八连办公室门前热闹起来,一群职工正围着团园林科技人员问长问短。据了解,今年自开春以来,三团工会牵头组织林业科技人员为职工服务,现场指导春季果树管理、修剪技术,及时解答果农提出的技术问题,并发放果树管理技术简报3800多份。为帮助职工抓好果树技术管理,确保职工增收,三团工会  相似文献   

19.
场景一: 1998年,蓟县罗庄子镇的果农们发现,他们熟悉的罗庄子镇中学的王艳忠老师,经常在果园边转悠,“王老师,干啥呢?”“不干啥,随便看看,看看果树咋样!”此后,全镇每一户的果园旁,几乎都出现了他的身影。只见他围着果树观察、思索、记录。慢慢地,果农们才知道王艳忠换了一个身份,由一个育人的园丁变成了育树的园丁,走下了三尺讲台,走上了农村大课堂,类似于非转农。  相似文献   

20.
在麻城市西北角的乘马岗镇项家冲湾,有这样一个家庭,全家18人参加革命,17人在土地革命战争前期为革命献身,只有1人活到解放后。这个人就是王树声大将。他们家的17位烈士分别是:大堂兄王幼安,二堂兄王宏学,堂弟王宏儒,长兄王宏忠,二兄王宏恕, 弟弟王宏义,妹妹王桂玉,堂姐王娇玉、王春玉,堂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