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4年云南"7.06"灭门惨案得以及时告破,得益于办案人员凭借对案发现场的精勘细验和认真分析研究;是一起典型的重建案发现场,进而一举破案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2.
经对一起复杂火灾命案的现场进行细致勘查,对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进行认真检验,并经周密细致的分析,成功地重建了案件现场。  相似文献   

3.
一、案件资料2008年4月23日晚上11时许,某县村民韩某(男,70岁)所住的房间发生火灾,村民将火扑灭后发现韩已经被烧焦。接警后,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赶到现场;死者家属一致认为韩某是意外失火死亡,并以书面形式要求公安机关不予检验尸体,县局民警只照了几张现场相片。时隔一年,死者女儿认为韩某被文某(韩某的上门女婿)所害,便上访到市公安局。  相似文献   

4.
2004年云南“7·06”灭门惨案得以及时告破,得益于办案人员凭借对案发现场的精勘细验和认真分析研究;是一起典型的重建案发现场,进而一举破案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5.
随着公安部刑侦局在全国刑侦战线开展刑警大练兵"命案卷宗评比"活动的推进,湖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在2005年和2006年相继开展了"命案卷宗评比"活动。从命案卷宗反映的情况来看,命案侦查中存在着侦查程序不合法、采取强制措施不严格、实施侦查措施不规范、侦查终结证据体系不完整和法律文书不完备等诸多问题。产生这些问题既有侦查人员方面的因素,也有侦查机制方面的原因。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包括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侦查民警的素质,完善命案侦查长效机制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6.
命案在刑事案件中影响非常大,因此命案的侦破工作就倍受关注,命案现场重建可以有效提高办案质量,促进案件的侦破工作。本文论述了犯罪现场重建的理论依据,探讨了重建命案现场的关键和命案现场重建的内容、步骤,并运用自己所侦办的案件作为论据做了进一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楚雄市近三年命案发生原因有:犯罪嫌疑人学历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大,引发新的社会问题;酗酒和使用暴力手段等。云南省命案防控对策是:振兴当地经济,改善社会问题;加强普法工作,增强法律意识;加强道德文化教育,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加强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8.
广西公安机关在侦破命案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是得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强化"命案必破"理论,增强命案防控力度,强调各警种协同作战,重视信息导侦工作,加强刑事技术工作,创新追逃工作模式,打造高素质的刑侦队伍等。成功的命案侦破工作经验,不仅有助于建立健全命案侦破工作长效机制,提高命案侦破效能,而且有助于推动打击其他犯罪工作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由于残缺模糊痕迹在利用时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所以往往会被办案人员忽视.本文通过对一起杀人案现场勘验分析并进行重建等工作过程的描述,阐述了存现场中应重视残缺模糊痕迹物证的充分利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在命案现场分析中,充分利用现场血迹的特点,注重准确区分血迹的种类,对判断案件性质、完成现场重建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法医学意义。笔者对某市近五年中的命案资料进行整理,并对命案现场血迹分类及其法医学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刑事冤案中,侦查错误可谓错案之源,而在一系列侦查错误中侦查鉴定无不扮演着帮凶的角色,囿于我国刑事司法体制纠错功能的有限性,建立命案强制鉴定制度是十分必要的。按照制度规范的一般原理,命案强制鉴定制度的基本构成包括实体要素和程序要素。实体性要素主要包括鉴定主体、鉴定范围、鉴定标准、鉴定效力等内容;程序性要素主要包括鉴定的启动、告知、异议、救济等内容。诚然,命案强制鉴定制度不能完全杜绝侦查错误的发生,但是可以减少侦查错误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2.
和谐司法应该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和谐司法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这是确定沉默权的大环境。沉默权制度的本土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确立沉默权制度有利于维护程序公正,能够有效地遏制刑讯逼供,有利于节约司法成本。  相似文献   

13.
民事主体是民事立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建什么样的民事主体结构,该结构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民事立法的成败。当前学界的观点往往是从历史的角度而不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研究和构建自己的民事主体结构,显得有所偏废。鉴于此,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民事主体进行类型化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以类型化为视角,在评价现有民事主体结构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民事主体本质和“类似性”认定的阐述,提出重建民事主体结构的“一环四分说”,以期有助于民事主体的多维度研究。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杀人肇祸行为数量在精神病人总体实施杀人肇祸行为的数量中占主要部分,一般杀人手段残忍、存在杀亲现象,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杀人肇祸行为发生后往往伴随着普通民众对精神病患者敌视和恐惧情绪的滋生,增强了对立情绪。而现今政府对精神病患者的管控不到位、监护人缺乏对患者控制力、强制医疗实施存在缺陷,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管控,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5.
系列谋财杀人案件中的反侦查行为很具有代表性。作案人通过掩盖身份、精心踩点、制造假象、处理现场、清除内患、巧处赃物等手段进行反侦查,从而使反侦查行为具有很强的预谋性、隐蔽性、职业性等特点。为此。我们要加强对反侦查行为理论的研究,注重常规思维与非常规思维的结合,积极运用高科技手段应对反侦查行为,各地要加强信息沟通。增强串并案意识,同时提高审讯水平,善于挖掘隐案,以突破全案。  相似文献   

16.
遏制刑讯逼供的程序构想——以侦查权的控制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讯逼供虽为我国法律明文禁止,但在司法实践中仍相当普遍地存在。笔者认为,其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在于侦查权的滥用没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缺失,无法与国家权力实现必要的抗衡,刑讯的发生不可避免。二是审前程序缺乏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必然发生侦查权滥用的情况。在我国的侦查程序中,由于缺少中立的司法机构的介入,难于及时有效地实现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护。三是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程序设计粗略,导致侦查讯问的随意性及刑讯的多发性。四是缺少相应的证据规则,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尽管最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侦查人员愈益重视构建犯罪心理现场.针对涉案人员既往经历、犯意产生与准备过程、犯罪现场参与者的认知构成和犯罪行为人心理变化轨迹等犯罪心理现场各要点进行挖掘。有力地推动了案件侦破工作。取得了不少经验。宝山“1·3”碎尸案的侦破过程,在这方面具有借鉴意义,带给我们多重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为推动刑事和解制度的建立和取得实际成效,有必要运用现代法治理念对逮捕程序进行改造。受害人与加害人达成和解的轻罪案件,对加害人可以不采取逮捕措施,即使是重罪案件也应当从宽考量。和解不捕制度具有理论和现实依据,又易于实际操作,可作为我国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进行现代化大学的建设必须重视发掘"本土化"资源,但曾延续千年的书院精神却被人们所忽视。保障学术自由和自主办学不仅是书院精神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大学精神在治理结构上表现为政府管理和高校自治的平衡,平衡点之一在于政府管理的有限性,平衡点之二在于大学自治的充分性,最直接的表现在于高校对校长的选择权。  相似文献   

20.
强奸犯罪是一种多发性的严重暴力犯罪形态,具有典型的情境性和相互作用性.因此,预防和减少强奸犯罪,单纯责难、惩罚犯罪人是不够的,还应当对强奸犯罪被害人予以关注,抓住强奸犯罪被害预防的关键因素--避免陷入易于被强奸的情境,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