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云峰 《新长征》2014,(1):52-53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活动的时间日趋延长、空间不断拓展,活动方式和内容也日趋多样化。为了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消除干部监督盲区,让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走向阳光,今年以来,洮南市坚持走群众路线,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在18个社区试行了以"建立一套监督网络、明确三个监督范围、落实五项监  相似文献   

2.
<正>强化党内监督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能力,必须"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在新时代开展党内监督工作,要求党立足于现实,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进行自我监督,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铁路基层党员领导干部也经受着外在社会种种的诱惑和考验,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只有自觉的接受监督,提高自身的抵抗力,才能真正体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与素质,为推进铁路单位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培养中坚力量。本篇文章针对铁路基层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监督,阐述了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的必要性,并就如何让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监督,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与路径,希望能够促进铁路基层党员干部的清明廉洁,更好的促进铁路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党中央时隔三年再次修订《条例》,向全党释放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强烈信号。广大党员干部应以此为契机,自觉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相似文献   

5.
论党内民主与党内监督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启友 《理论学刊》2003,1(1):73-74
党内监督的实质是党从人民利益出发 ,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邓小平同志早在 195 6年党的八大上就指出 :共产党要接受监督 ,“无论党内的监督和党外的监督 ,其关键都在于发展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1 ] (P1 2 5) 。因此 ,正确认识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的关系 ,正视党内民主建设面临的难题 ,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党内民主特别是制度建设 ,对提高党内监督水平 ,健全党内权力约束机制 ,推进反腐败斗争 ,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党内民主是党内监督的基础和前提一般而言 ,民主首先指的是一种国家形态 ,即人民的权力或…  相似文献   

6.
保障《条例》贯彻落实,切实加强党内监督,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优化权力运行的监督环境。一、改造主观世界,创造推动监督落实的思想环境。增强监督主体主动监督意识和监督客体自觉接受监督意识,是深入贯彻落实《条例》的内在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从调动两种意识出发,不断改造党员干部的主观世界,促进党员干部监督和被监督意识上的回归。首先,要强化党的宗旨教育,开阔党员干部的胸襟,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其次,要强化党的反腐败理论和形势教育,使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党内监督的重大意义,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坚决维护…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13,(5):20-20
<正>和龙市委组织部针对领导干部监督工作中监督手段单一、监督层面窄、监督时间有死角等实际情况,拓宽监督领域,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生活圈、社交圈的全面监督。市委组织部与市纪检委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通知》,要求每名领导干部在所居住社区认真填报《党员干部社区登记卡》,  相似文献   

8.
沈阳市铁西供电分公司党委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注重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先进性教育。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职工赋予的权力用来为职工谋利益,推动廉正建设的健康运转。一、引导党员干部纠正“监督就是不信任”的误解,增强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主动诚恳地接受监督:惩治和预防腐败既要靠自身的免疫力,更要靠他人的监督。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通过开展“三会一课”的传统教育方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批评,使党员干部摆正自己在党内政治生活的位置,以身作则,严于律…  相似文献   

9.
《奋斗》2016,(12)
正面对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强化问责的常态,党员干部如何保持心怀戒惧的心态,既成现实课题,也是必答考题。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邓小平同志在《共产党也要接受监督》中讲过,"共产党员谨小慎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在加强和改善党内监督方面成绩显著。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内监督仍然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考验,党内监督已经成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就如何加强和完善党内监督约束机制作一些探讨。一、当前党内监督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看,党内监督仍然是当前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治体制中较为薄弱的一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监督意识淡薄。监督意识是实施党内监督的思想基础。目前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监督意识淡薄的状况。一些党员干部对党内监督没有足够的认识。党内监…  相似文献   

11.
正行政权是现代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权力,涉及了社会治理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生老病死都息息相关。因此,在现代国家中,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约束具有普遍性。我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监督体系不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随着社会公共管理事务越来越复杂,行政权力的无孔不入也对公民的正当权益造成了一定的侵害。在新时期,如何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国  相似文献   

12.
景宝生 《新长征》2014,(11):64-64
古语有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放马,易放难收。"今人有言:"自律之人最自由。"作为党员干部中的一员,如果要想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出色的表现,那么,就把自律带上路吧,让自律成为一种习惯。通过自己严格地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律是责任感的体现。一个不能自律的人,很难令人相信他会很好地履行职责,兑现其对职责的承诺。  相似文献   

13.
谈构筑廉政建设的监督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制定这一条例,对党员干部进行有效监督,并建立长效监督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对我们来说,要把廉政建设搞好、就必须下力气构筑廉政建设的监督机制.那么,怎样构筑廉政建设的监督机制呢? 一要正确处理教育约束与制度监督的关系.在这里,教育约束与制度监督二者是一致的,又是相互作用的.不过,二者相比,教育约束是基础,制度监督是保证.教育约束,它不仅具有提高人们思想认识的功能,又能增强思想改造.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去监督规范人们的不规行为,就可达到廉政建设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新常态下,党员干部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那么,党员干部如何应对新常态可能提出的更多新要求和新挑战呢?唯有通过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寻求新常态带来的有利条件,党员干部才能获得健康成长。党内政治生活正是党员干部在新常态下可以借此加强自身锻炼从而获得成长的实践平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有利于为党员干部提供良好成长环境,实现党员干部政治化和主体地位,并激发党员干部自身创造力。那么,在实践中,如何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呢?可以通过创新活动展开思维、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明党的纪律、提升制度化水平,加强党内监督等途径来实现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从而为党员干部成长提供有利条件和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12月,贵州省修订并印发了《贵州省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十严禁"》和《贵州省党员干部作风"十不准"》的通知,为深入了解"十严禁"、"十不准"有关规定实施效果,本刊通过网络调查方式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民意调查。超过九成的接受调查者认为"十严禁"、"十不准"的颁布实施有助于约束党员干部行为。接受调查者普遍认为,严格落实"十严禁、十不准"规定,是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有力保障,同时也为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的良好环境氛围起  相似文献   

16.
11月16日,人民日报刊载了文章《让公民“说话”更畅通》,其中谈到政府应尊重公民说话的权利,让公民在表达和参与中实现其利益诉求,让接受监督成为政府的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17.
信息集锦     
吉林省白城市委对在职党员干部实行了“双重”监督管理,党员干部在工作岗位接受所在单位党组织管理监督,8小时之外的业余时间接受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居民群众的管理监督。建立了《在职党员干部参加街道社区有关活动制度》、《在职党员干部参加街道党组织活动请假制度》、《党员干部家庭重大事项向街区党组织报告制度》、《在职党员干部参加单位、社区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以及《街区群众评议党员干部制度》等7项制度。根据在职党员干部居住地点分散,业余活动场  相似文献   

18.
党员干部管理是党组织以党员干部为对象所进行的一种有效管理活动。由于诸多原因,在这个管理活动中存在着一些误区。那么,如何走出误区呢?一、“人的管理”不等于约束人。在党员干部管理中,对“人”的管理是极其重要的方面,离开“人”,“组织”就成为一句空话。然而在现实中,对党员的管理往往被狭义地理解为对“人”的约束,许多基层组织忽视了党员干部的心理需要,以严格控制的方式管理党员干部,结果使部分同志产生逆反心理,最终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等不良后果。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其实质在于调动和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而不应该仅停留在对…  相似文献   

19.
对党员干部监督的实质是对权力的制约。权力是一种有组织的物质力量,掌握权力的党员干部如果违背党的宗旨,又缺乏监督制约,就会使权力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因此必须寻求有效途径,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使之能够正确行使和运用职权。 一 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必须坚持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多层次监督和多角度监督相结合,形成纵横交织、谨严细密的监督网络。 (一)坚持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进行横  相似文献   

20.
<正>"青年兴则事业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党员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接班人,肩负重要使命。作为青年党员干部,应如何把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要注重理论学习,远离低级趣味。作为80后、90后青年,街机游戏、电脑游戏、桌游、手游等陪伴了这一代人的童年及求学之路。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党员干部,如果工作生活还专注于游戏,朋友聊天时还热议哪一个游戏好、哪一本网络小说精彩,相信许多人在不久的将来将担负不起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重任。青年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