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十三五"以来,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的绿色减贫之路,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向生态要效益,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贵州,最大的资源是生态,最大的优势还是生态。生态资源上的"富饶",已然成为贵州绿色发展的最大亮点。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这是贵州越来越美的五年,以"绿色"为主色调的优美生态画卷正在眼前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2.
正贵安新区坚持用生态"底色"描绘发展"绿色",走出了一条"百姓富"与"生态美"相结合的绿色发展新路子。天蓝地绿,水清气爽,投资商越来越多、游客纷至沓来……如今,"绿色"崛起的贵安新区,正在向人们展示着其"好山好水好空气"带来的巨大吸引力。近年来,作为众多国家级新区中唯一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贵安新区把生态环境看成最宝贵的资源、最核心的竞争力,持续加大生态修复和建设的力度,立足自身生态优势,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7,(6)
正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是一个资源富集型地区,也是自治区33个牧业旗县之一。在近年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乌审旗始终秉承"绿色乌审"发展理念,坚守生态底线,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积极实施"点上开发,面上保护"战略,科学构筑了以苏里格经济开发区、纳林河工业园区为载体的两大新型工业园区,积极引进和建成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示范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逐步形成产业向  相似文献   

4.
正绿色寓意着健康和活力,是大自然的底色,更是满载希望的生命色彩。福建作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在全面推进绿色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但实现"绿色增长"既是机遇,亦是挑战。只有从本质上深刻理解、在全局中准确把握绿色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和具体要求,才能把绿色发展理念变成积极主动的作为,描绘出一幅福建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  相似文献   

5.
<正>学习"十三五"规划《建议》,其中的一大亮点是,绿色发展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加以部署。关注中国的绿色发展,不能不回眸"十二五"时期。我们只有对"十二五"的绿色发展推进情况有所了解,才有助于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十三五"规划《建议》关于绿色发展的新精神、新举措。一、"十二五"规划堪称中国首个绿色发展规划绿色发展是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的制约下,通过保护生态  相似文献   

6.
正梵天净土,桃源铜仁。遵循省委常委会对铜仁"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精准定位,铜仁在绿色经济、绿色优势、绿色福祉、绿色机制上精准发力,加速推进绿色崛起。作为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贵州脱贫攻坚的主阵地、主战场,面对"转"与"赶"的双重压力,铜仁立足全市生态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坚持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7.
正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从"黄肥绿瘦"的西部城市,到修复陆生生态,精心做好"绿文章",向"绿色、高端、和谐、宜居"新银川迈进;从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城市,到盘活水资源做活"水文章",水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从全力开展大气污染治理,还天空以蓝色,到"碧水蓝天·明媚银川"成为城市品牌,银川市在描绘绿色画卷、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蓝图中,挥洒出浓墨重彩的一笔……一环境是最稀缺的资源,生态是最宝贵的财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化在乡村经济社会经历了由强势到弱势的演变过程。现阶段,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乡村环境治理、生态维护、文化繁荣、乡风塑造、绿色发展等问题,必须重塑生态文化主导地位。福建省乡村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文化建设先天优势显著。文章从"为何要建设""谁是建设主体""如何建设"三个层面,对福建省推进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将工业绿色发展作为实施"千企改造"工程的主要内容,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和绿色低碳改造,提升能源资源节约利用效率。6月,雨过天晴的"贵州蓝"刷爆朋友圈,贵州的生态建设成果得到了充分展现。生态文明建设在贵州工业"千企改造"绿色化的过程中得到不断践行。为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贵州将工业绿色发展作为实施"千企改造"工程的主要内容,以煤炭、电力、化  相似文献   

10.
推进藏羌彝文化走廊建设的五维视角 生态安全维度.走廊由川西高原、滇西北横断山高山峡谷、滇西高原区和藏东高山峡谷区组成,既是地下和地上资源富集区,也是我国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涵养区,更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推进走廊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观念,以资源的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为核心驱动,全面构建绿色产业发展新体系,形成"以生态促发展、以发展保生态"良性运转格局.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4,(6)
<正>兴安盟扎赉特旗位于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嫩江右岸、大兴安岭东南山麓,由山地、丘陵和松辽平原组成。这里草场繁茂,林海浩瀚,河流密布,矿产富集。作为一个以农业和传统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农牧业大旗,扎赉特旗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着力建设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美丽扎赉特。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筑牢绿色发展之基扎赉特旗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和"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和自治区产粮大旗,被誉为"塞外粮仓"。扎赉特旗农牧业资源丰富,并具有绿色、无污染的生态优势。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大生态战略行动不断推进,贵州不断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经济发展的"绿色含量"不断提升,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7%。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进行全方位的深刻阐述,提出"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  相似文献   

13.
广泛开展家庭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有利于家长和子女提高生态文明素质,养成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习惯,而且有利于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和"两型"社会的构建。当前,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推进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的有序发展:一是潜移默化,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家庭日常生活;二是躬身示范,给子女树立绿色生活的好榜样;三是奖罚分明,培养子女绿色生活的意识;四是亲近自然,在对比中培养子女热爱自然的情怀。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一种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核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运营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用户,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业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绿色运营"模式正在我国兴起。企业实现"绿色运营"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充分认识企业"绿色运营"的重大意义选择了企业"绿色运营"模式,就意味着选择了  相似文献   

15.
<正>蜿蜒河畔,绿树掩映,绿草茵茵;飞鸟低掠,依山傍水、四季如画;环保节能、宜居宜业。这是人类最向往的美好生态家园。四川自然资源丰厚,文化传统悠久,"绿色""生态"一直是这块土地最引以为傲的地域名片。环顾全国,在经济高速发展三十多年后,资源环境的约束不断加大,在这个全面转型发展的历史关键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提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回顾我省"十二五"成就,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奠  相似文献   

16.
覃淋 《当代贵州》2022,(13):4-7
贵州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资源,大力培育"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以"美丽资源"换来"美丽经济",以"美丽经济"反哺"美丽乡村",走出了一条持久、循环、低碳、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21,(9)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四五"规划建议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是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对新发展理念的贯彻,特别是把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与"十四五"规划任务紧密结合,体现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确保我国在"十四五"时期实现绿色转型,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宁夏是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生态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具备绿色发展的资源禀赋和天然优势,但发展不足仍是最大实际。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是解决好生态与发展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因此,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打造西部生态文明建设先行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深入,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生产方式的必要转变和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内涵的变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逐渐成为各地区潮流。青海省兼具生态脆弱、经济落后、民族聚集等特点,近年来青海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绿色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通过不同维度科研机构绿色发展的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青海省绿色发展仍然存在着绿色经济总量小、资源环境承载力弱等问题。为此,结合实际提出以下建议措施,以进一步提升青海省绿色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上世纪90年代,六盘水市钟山区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和大量消耗成为了阻碍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已不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如何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友好型产业,实现转型升级,钟山区痛定思痛,卯足劲,探索一条绿色、低碳、循环、高效、可持续的生态发展新路。借势六盘水打造国际标准旅游休闲度假城市、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机遇,钟山区围绕"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战略部署,以"构建旅游大格局、建设旅游大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