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实践》2017,(4)
<正>近年来,乃玛岱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引领作用,以"党支部+合作社"模式为抓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人均纯收入2万元,村集体年收入10万元,村集体资产400多万元,成为吉日嘎朗图镇第一个拥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选能人强支部带头谋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两委"班子的坚强领导,更离不开一个好的带头人。在乃玛岱村,就有这样一个一心为民谋发展的"当家人",他就是村党支部书记梅旺。  相似文献   

2.
一个村子建设得好,关键要有一个好党支部。村党支部带领村民脱贫奔小康.只要有规划,有措施,真抓实干,群众拥护。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村子建设得好,关键要有一个好党支部。村党支部带领村民脱贫奔小康,只要有规划,有措施,真抓实干,群众拥护,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好。——习近平了不起的交易市场"五一"刚过,大连市普兰店区城子坦街道郑沟村村民刘喜普和老伴开着三轮车拉着40箱共1000公斤的冷棚桃,赶到郑沟村年初新建的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棚桃交易市场,以每公斤16元的价格全部卖给了前来采购的北京客商。拿着厚厚的一沓钱,老刘说:"俺家的冷棚今年能结3500公斤桃子,不用出门就能卖5万多元。  相似文献   

4.
二村是赤峰市巴林右旗西拉沐伦苏木8个行政村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农业大村,总人口905人,耕地面积3358亩。过去,这里是一个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困难的贫困村。1996年以来,村里开始有了变化,群众生活逐渐由贫困走向富裕,村党支部由后进变先进,成为“五个好”党支部,提起这些变化,就不能不说说村党支部和全村的好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张志军。  相似文献   

5.
二村是赤峰市巴林右旗西拉沐伦苏木8个行政村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农业大村,总人口905人,耕地面积3358亩。过去,这里是一个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困难的贫困村。1996年以来,村里开始有了变化,群众生活逐渐由贫困走向富裕,村党支部由后进变先进,成为“五个好”党支部,提起这些变化,就不能不说说村党支部和全村的好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张志军。1996年,张志军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改变本村贫困落后的面貌,把经济搞上去,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张志军组织党支部一班人学习党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6.
《党史文汇》2005,(11):F0003-F0003
山西省黎城县黄崖洞镇佛崖底村有55户250口人.70亩耕地.山高坡陡,十年九冲.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近几年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贾保庆.带领村民打了一个又一个翻身仗.他们修建防洪大坝1000米.根治了洪水泛溢;投资30万元建成占地4000平方米的养鱼池3个,占地1000平方米游泳池一个;投资28万元建成占地3600平方米文体广场一个;投资10万元,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市船营区沙河子乡晓光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王荣带领村民艰苦创业,像燕子垒窝一样先后创建了11个村办企业,开垦了300多公顷果园,村集体固定资产达1000万元,人均年收入2400元。 王荣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呕心沥血,同时,对每一个在致富路上遇到困难的村民也关怀备至,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前两年,二社农民翟万财打算办  相似文献   

8.
选准用好村党支部书记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必须明确村党支部书记的标准和条件,也就是选一个什么样的村党支部书记问题;二是必须完善村党支部书记的选任机制,也就是怎么选的问题。应该说,近些年来各级党组织在研  相似文献   

9.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村党支部书记在一个村的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指挥者。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党支部书记肩负着领好头、把好方向的重任.责任重大。平安县,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农民收入相对较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差距很大,全县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10.
变“二没村”为“二有村”的于园村党支部○胡连生天水市北道区渭南乡于园村,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由原来全乡有名的赌博、偷盗、刑事犯罪不断的“没治村”和村会计帐上只有124元的“没钱村”,一跃而成为有集体积累73万余元、有“文明村”、“先进示范村”光荣称...  相似文献   

11.
董飞 《实践》2013,(10):26-26
组织联建,促进作用发挥。村党支部与合作社建立联合党支部,实行村企双向交叉任职制度,村党支部书记、支委委员兼任合作社监事长、副理事长,合作社负责人兼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工作上互为表里,凝结为“一家人”。村党支部利用闲置的村办小学校舍折价入股,并组织村民参与生产,通过打工、入股方式,置换身份,结为一体。合作社从枸杞种植、田间管理、投入品购销等提供“一条龙”全方位服务。产业联抓,促进农民增收。坚持走“合作社+基地+党员+农户”发展模式,打有机牌,走品牌路,努力做大做强枸杞产业,促进农民增收。难题联解,促进社会和谐。建立企业增效反哺农村机制,合作社先后投入资金5万元,整修通村公路,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投资100万元新建了便民健身公园、便民加油站、社办养殖场,配套建设了村卫生室、便民超市、便民餐厅,并低偿转包给困难群众经营,既方便了群众生活,又解决了困难群众增收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东胜市委组织部精心组织,认真开展创建“星级乡镇党委”和“星级村党支部”评比活动,取得初步成效。创建星级乡镇党委分别设立“好班子星”、“好队伍星”、“好路子星”、“好制度星”、“好作风星”、“好格局星”六个星;创建星级村党支部分别设立“好班子星”、“好队伍星”、“好路子星”、“好机制星”、“好制度星”五个星。达到几星标准者为几星级乡镇党委或村党支部,每年一评定,实行动态管理,星级数能增能减。一年来,东胜市委组织部把此项工作与实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和实绩考核党建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上都高高飘扬起来。——习近平【村情一览】海城市马风镇祝家村位于海城市东部山区,总面积7.98平方公里,山下耕地300亩,山顶生态林地3000亩,山坡南果梨园10000亩。现有村民435户1607人。村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党员63名。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63万元,村集体总资产达到1200万元。祝家村先后荣获"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辽宁省先进  相似文献   

14.
金俊贤 《先锋队》2012,(25):46-47
在某些人眼里,村党支部书记是一个有职、有权、有利的"三有"位置。可在五台县蒋坊乡泗阳村,人们却传颂着——谁能想到一个抬头看山、低头看河的山旮旯村,短短三年多,农民人均年收入竟由1700元增加到2850元。谁会相信一个名不见经传、户不过440家的行政村的党支部,竟被中共山西省委命名为"山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然而,这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当你沿着忻台旅游线驱车北上,在五台县蒋坊乡高耸30余  相似文献   

15.
协调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关系,建设核心突出、团结协调的村级班子,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乡镇党委要切实担负起责任,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作用,积极协调好村“两委”关系。一是要客观分析村“两委”关系现状,敢于正视存在的问题。村委会直选后,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个别村委干部摆不正自身位置,甚至与党支部闹对立,唱对台戏;个别党支部依然沿用过去的老办法,对村里的事情大包大揽,损伤了村委会工作的积极性,等等。当然,村党  相似文献   

16.
民乐县六坝镇六坝村辖30个村民小组、960户、3878人,有党员172名。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324元。近年来,六坝村党支部紧紧围绕抓班子、带队伍。谋思路、促发展,建机制、夯基础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切实增强了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灵山脚下的清水镇洪水口村,流传着一个有关“山魂”的古老传说。据说是“山魂”左右着村民的富贵,为他们指点着迷津。如今,以于广云为书记的村党支部,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自己的“山魂”。是她,使洪水口村村民在三年时间里人均收入实现了“三级跳”:1998年为2567元,1999年为3768元,2000年为5800元,每年都递增1000余元。洪水口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仿佛是物理学上的一次杠杆原理演示。党支部因找到了支点和杠杆,也找准了自身定位,从而撬动了洪水口村经济这块“大石”顺着灵山快速滚动发展。他们…  相似文献   

18.
村“两委”即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一个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一个是村民自治组织,两者开展工作的主要依据分别是:1999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199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组法》)。据此,两者的关系应该是:党支部发挥领导核心力量,村委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村民自治也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顺利进行。应该说,绝大多数村“两委”都能自觉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村委会能主动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  相似文献   

19.
双辽市郑家屯街工农村曾是“市领导不放心、街道领导操心、村干部不顺心、老百姓不安心”的乱村。然而在短短的两年间,街道党工委靠选准一个带头人、建强一个村党支部,使党支部在为村民办实事的工作中,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与支持,实现了由“乱”到“治”,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23万元,村级固定资产近一千万元,成为全市的富裕村。  相似文献   

20.
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靖宇县有 10个相对贫困和后进村党支部没有支 部书记合适人选。县委站在"选准一个 人,造福一个村"的高度,拓宽选人用人 渠道,在县直机关副局级后备干部和乡 镇机关优秀干部中选派了10名干部,到 这些村任党支部书记,增强了村党支部 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一是选贤任能,强班子。在一些贫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