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世纪桥》2015,(9)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的确,文艺能够培育人格,积淀智慧。文艺,它内化于人们的思想头脑,指导人们的实践行为,并以其特殊的魅力在当今的经济政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共产党历来也非常重视文艺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并始终把文艺工作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力求通过积极向上的文化作品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引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增加国民的整体素质与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
《求是》2014,(20)
<正>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如何发挥文艺的价值引领作用,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文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中的突出地位和巨大影响,已被人们看得越来越清楚。价值引领是促进文艺发展的动力重视文艺的价值引领作用,不仅关乎文艺的精神方向,而且关乎文艺的审美质量。鲁迅先生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  相似文献   

3.
这两次出差北京,我注意到北京的街头巷尾都树起了"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宣传牌,称之为"北京精神"。在"走遍中国"时,我发现全国各地多个城市都推出了类似的"城市精神"。这是一个良好的尝试,也是一个值得鼓励的创举。一个人得有点精神,一个城市不能没有灵魂,那么,一个国家呢?一个国家的精神与灵魂,就是国民共同拥有的核心价值理念。实事求是地说,同世界上绝大多数确  相似文献   

4.
徐吉贵 《山西青年》2022,(4):173-175
古诗文阅读针对国民的民族精神与人文素养提升至关重要,也有利于推动全民素质发展.诵读古典诗词,能够在感悟、积累及运用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及欣赏品位.这也能体现出古诗文教学中"诵读"的重要性,其实"读诗"就是"品诗"的一个过程,也是将作者主观世界、心理活动创造性再现的一个过程.有关高职院校的古诗文教学,需要重视且强...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6,(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作家、艺术家的亲切关怀。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是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开创文艺工作新局面的行动指南。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这一新的重要论断,明方向、立纲领、点问题、提神气,与我们党的文艺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  相似文献   

6.
正"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号召。"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精品作为新时代的文明标识和艺术丰碑,是宝贵的中华文化名片、是重要的民族精神视窗。发展繁荣文艺精品创作,是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7.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文艺的繁荣兴盛,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2019年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指出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是精神事业,"一是不能没有,一是不能混乱"。现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8,(12)
正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回信,称赞"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勉励他们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六十多年奋斗历程所蕴育的乌兰牧骑精神是我们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的重要精神动力。发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对于  相似文献   

9.
凌霄 《党史文苑》2009,(1):51-53
古人常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己任,并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所以"文艺之道",对他们而言,仅是"小道",不足挂齿。这种观念一直影响到近现代的仁人志士。但自民国以来,国民  相似文献   

10.
邹荣 《学习月刊》2014,(23):29-30
在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之所以能成为时代的号角,其关键在于文艺作品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作品的内容则反映了当下时代的风貌和风气。纵观近年来的文艺作品,不乏经典作品的出现,然而亦有大批问题作品的存在,对整个社会的负面影响较大。重塑国家价值体系,凝聚国民,是国家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亦是文艺工作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1.
正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阐明了文艺在当前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指明了文艺发展方向。他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这是对文艺事业的期望与要求,也是对文艺工作者的重托与鼓舞,在文艺界产生了热烈反响。  相似文献   

12.
正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麓的不丹,是一个总面积为38394平方公里的内陆国。不丹的主要产业为水电业和旅游业。不丹虽然尚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但较为落后的经济并没有阻碍不丹的国民探寻幸福,不丹的核心价值观"幸福"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积极的影响力。"幸福"核心价值观的确立2008年3月,不丹举行了首次国民议会选举并颁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继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之后,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又一个里程碑。尽管这两次重要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不同,但要解决的问题是共通的,那就是文艺"为谁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应该而且必须积极发挥引领社会风尚、陶冶人民情操、提升全民素质的作用。因此,文艺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准时代脉搏,讲好时代故事,传播好时代声音;弘扬中国精神、尊重民族审美习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重塑国民精神。国民精神是国家和民族的无形资产和无价之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值得珍视的精神财富。国民精神作为国家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大而多方面的价值功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法治精神是重塑国民精神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文艺的民族化问题,是中国现当代文艺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它关系到我国文艺走什么道路和如何立足于世界文艺之林。毛泽东一向重视新文化的建设,他关于文艺民族化理论的建构,对我国文艺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全球化带来中西文化的大规模撞击的新形势下,对于创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走向世界、影响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7,(4)
<正>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文中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文化建设中的集中体现,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创作导向、研究导向,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源于人民,为了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最根本的立场和最鲜明的特征。心中有人民,笔下有百姓,文艺才会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  相似文献   

17.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焦裕禄是一个一心为民、干起工作不要命的"拼命三郎"。其实,生活中的焦裕禄是一个热爱生活、有情调、有气质、兴趣广泛的文艺青年。他幽默风趣,多才多艺,有很强的"文艺范儿"。焦裕禄的文艺才能在其从一个贫苦农民到一个优秀县委书记的蜕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伍朝党 《当代贵州》2016,(47):36-37
正先进典型,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标杆,是引领国民砥砺前行的指路明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向先进典型学习、为先进典型"点赞",突出强调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当前,全国各地正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更要以此为重要契机进一步加强向先进典型学习,从中汲取精神养分和智慧力量,自觉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  相似文献   

19.
文艺兴盛是文化繁荣丰厚、博大、百花盛开的精神园地,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文艺工作者发挥凝聚力量、形成共识的重要作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二为"方向;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繁荣文艺创作,推出精品力作;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注重文艺原创力的提升,进行文艺创新;文艺作品要提倡有品位、有格调,要有社会责任担当,远离庸俗、低俗、媚俗;建设一支既有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又有高水平创作人才的文艺队伍。  相似文献   

20.
论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元骧 《求是》2005,(15):45-47,7
一文艺的意识形态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命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理论支点。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中反映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和思想要求、利益愿望的那一部分思想观念的总和,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可以说,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无不受到一定意识形态的支配和规范。出于对意识形态以及它与人的思想、行为之间关系的自觉认识,马克思主义把文艺界定为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要求无产阶级文艺自觉地担当起以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来认识和改造世界,以社会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和鼓舞人民大众的历史使命,因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