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面来风     
正文学告诉你……●文/莫言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向人们传达许多最基本的道理:譬如房子是盖了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如果房子盖了不住,那房子就不是房子。我们要让人们记起来,在人类没有发明空调之前,热死的人并不比现在多。在人类没有发明电灯之前,近视眼远比现在少。在没有电视之前,人们的业余时间照样很丰富。有了网络后,人们的头脑里并没有比从前储存更多的有用信息;没有网络之前,傻瓜似乎比现在少。  相似文献   

2.
"忙吗?"这是经常被当作寒暄的话。忙,都在忙。忙的什么,却经常看不到。于是心生岁月蹉跎之叹。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时间哪里去了呢?我常常恨自己是一个没有定力的人,抵制诱惑能力差,随意性太强。说穿了,就是没有计划性,没有时间管理能力。藏书越来越多,读书越来越少;想法越来越多,做的越来越少。经常自责,经常发誓,要克服懒惰,但是依然故我。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到一个乡镇进行调查,发现一个万册图书馆里只有一个读者。其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是目前社会上自觉读书看报的人越来越少、读书的空气越来越淡薄,尤其是农民群众,在劳动之余,主要活动就是从事带“刺激”的玩扑克,打麻将,即使是不玩扑克、麻将的人,也只是看一看电视,很少有人花时间、花精力去读书。其次,图书馆无新书可读。自1995年起,这个图书馆一直没有添置新书,因而吸引不了读者。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要营造读书的氛围。在农村,要改变有图书馆、有书可读而不读书这一现象,一个基…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农六师芳草湖农场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实现了职工书屋全覆盖,丰富了职工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职工群众的科技本领、思想素质、健康意识和文明水平。职工书屋的建立,不仅吸引了本来就喜欢看书的人,一些原来在业余时间喜欢打牌的人们也被吸引到职工书屋来,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学生加入读书行列。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教育报》调查表明,半数以上教师每天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平均每人每年读书不到6.69本.20%的教师几乎没时间阅读。对于教师职业而言,这样的阅读时间是难以满足知识更新需要的。随机采访一些教师,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缺充裕的读书时间。教师职业之苦,已成社会共识。在应试压力的逼迫下.教师像上紧了发条的闹钟嘀嗒嘀嗒转个不停,超负荷、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使他们身心俱疲,那少得可怜的业余时间还要他们加班加点读书,实在是勉为其难。调查表明,中小学教师阅读主要还是围绕考试转,围着分数转,其他书籍他们很少碰。学校为教师圈定的作息时间.已很难有间隙任教师自由驰骋,遑论读书。  相似文献   

6.
读书的意义     
俞平伯 《党课》2011,(18):120-121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不仅有关联,是一桩事情的两种看法而巳。游历者,活动的书本。读书则日卧游,山川如指掌,古今如对面,乃广义的游览。现在,因交通工具的方便,走几万里路不算什么,读万卷书的目见其少了。当有种种的原因,最浅显的看法,是读书的动机环境空气无不缺乏。  相似文献   

7.
读书三悟     
正作为一名读书爱好者,每当捧起一本好书,就会爱不释手;每当读完一本好书,就会有很多的收获和感悟。几十年的读书经历,使我深深感悟到:读书是一种能力,读书是一种生活,读书是一种境界。读书是一种能力读书的能力体现在能否"坐下来",给读书留足时间。当人们感叹"时间去哪儿了",挤出时间去读书不失为一种能力。当今世界,科技发达,物质丰富,各种娱乐方式层出不穷,在这种可供多样化选择  相似文献   

8.
朱海山 《学习月刊》2011,(21):12-12,51
在同事眼中,我是一个"不够意思"的人,因为我不唱歌、不跳舞、不打牌,平时只喜欢喝上两杯小酒,主要业余时间都用在读书上。他们经常问我,总是读书有意思吗?想想似乎没有什么意思,只是习惯而已。  相似文献   

9.
人生时间大致可分为工作时间、业余时间两个部分。业余时间又称个人自由支配时间。随着社会的进步,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将日益增多。马克思有句名言:“财富就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说,这部分时间的多寡是衡量财富的尺度,是反映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我们是否珍惜这笔财富呢?是否善于正确使用这笔财富呢?许多人的回答常常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为什么同一单位的人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差距,按说他们在上班时间里进行着大致相同的工作,受到同样的锻炼,成长进步的情况应该相差无几。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如何利用业余时间也是拉开差距…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搞技术工作的党员,从小到现在都爱读书,书籍是我的挚友,读书使我对生活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层次。入党前,我爱读得是化学分析方面的书;入党后,我爱读的是《共产党员》。她的内容丰富,适合各年龄、从事各种工作的共产党员阅读。  相似文献   

11.
正如今,纸质书似乎已经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坚持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把阅读当成一种习惯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前几天听广播,大概内容是:一位公司普通职员说自己一直想读书,却总是没时间,因为工作忙、生活琐事多,导致一年也读不了一本书;一位身价几十亿的老总每天都要处理各种事务,一年下来却读了三十几本书。其实,这位职员并不是没时间去看书,而是他没有给自己分配读书的时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同志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当今时代,是一个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读书学习是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官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改善执政能力的需要,更是建设  相似文献   

13.
炒股与读书     
现在机关里到证券公司炒股的人多起来,而读书学习、认真工作的人似乎少起来.这是一种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现象,对此有争议.笔者以为结论不须下的过早,还要认真观察.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新闻研究院研究显示,2014年国民平均纸质阅读量为4.56本,其中17岁以下未成年人阅读量为8.45本,这充分反映了成年人阅读纸本之少。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父母读书比较少和不爱学习呢?这原因得分几方面来说。善言传而少身教中国父母有善言传而少身教的传统。为什么呢?缺少平等意识可能是原因之一。不平等的父母自然爱以言传而非爱以身教来完成对子女的教育。因为  相似文献   

15.
笔者了解到,在一些单位里,职工代表们对召开职代会没有什么信心。原因是职工代表们的实际权利越来越少,在职代会上,职工代表往往只是听听报告、鼓鼓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以下几种现象应值得我们思考。一是讨论审议报告的时间太短,在没有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原来职代会两天的,现在会期缩短为一天,往往是上午听报告,下午分组讨论,表表态就结束了,职工代表讨论、审议  相似文献   

16.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十分宝贵而又十分短暂的。一个人的生命除去休息、业余时间外,真正能用于工作的时间只有三分之一,也就是20年时间。20年对于一个真正想干出一番事业的人来说实在是太短太短了。那么,如何在这短暂的人生旅途上,留下一串坚实的脚印呢?  相似文献   

17.
业余生活,五光十色.工作之余,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消闲方式.我的业余生活基本上是由读书、剪报和“爬格子”三部份组成的。虽说有点儿单调,倒也自觉消遥复消遥,其乐融融,别有一番情趣. 自1979年以来,我坚持每天用业余时间读书、剪报。十几年来,养成了一种  相似文献   

18.
郭庆晨 《奋斗》2007,(6):58-58
在我的印象里,“少贪玩.多读书”是大人对孩子的要求。平日里。家长管柬孩子.管得最多的是限制他们的玩——别玩了,赶紧看书去!赶快写作业去!快点儿复习功课去!现在要说的“少贪玩,多读书”,指的不是上学的孩子,而是孩子眼中的大人,而且多是为人夫、为人父的干部。  相似文献   

19.
清晨 《党课》2007,(7):126-127
在我的印象里,“少贪玩,多读书”是大人对孩子的要求。平日里,家长管束孩子,管得最多的是限制他们的玩——别玩了,赶紧看书去!赶快写作业去!快点儿复习动课去!现在要说的“少贪玩,多读书”,指的不是上学的孩子,而是孩子眼中的大人,而且多是为人夫、为人父的干部。  相似文献   

20.
辶中骅 《党课》2012,(24):107-110
旧时,读书识字的人少,看戏听书就是人们拓展眼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到了现代,电影、电视剧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渠道之一。当几个人聚在一起“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因为一点点历史知识就能争个脸红脖子粗。一个说:戏文里是那么唱的!另一个说:小说里不是那么写的!和事佬说:电视剧里是这么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