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7,(6):666-668
本文对《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有关下肢致残残损评定原则进行研究。介绍了GEPI下肢评定中区域残损、循诊残损和校正因子等新概念,并对最大医疗改善的评定时机和人体整体功能转化等进行了说明。为完善我国的伤残评定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郭兆明  王旭 《证据科学》2005,12(1):74-80
本文主要依据《永久残损评定指南(第五版)》介绍下肢肢体功能障碍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依据美国《永久残损评定指南》(第5版)关于泌尿生殖系统损伤残损功能评定的标准进行介绍。主要阐述标准是关于泌尿系统及男女生殖系统系统性残损对全身功能的影响以及个体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与过去版本比较,第5版在泌尿生殖系统方面做了如下修订:(1)对上下尿路的残损的标准进行了修订;(2)对膀胱尿道功能残损的修订,反映对膀胱残损的深入理解并结合尿动力学研究的结果;(3)生殖系统部分内容的更新能够反映更普遍的案例和意见;(4)更新和细化对异常情况的讨论。一、泌尿生殖系统评定残损的原则泌尿生殖系统评定残损的目的,在于明…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和《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有关下肢髋关节评定进行比较研究。从条款分布、评定方法等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并以《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髋关节评定的残损值为参照,计算并分析《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下肢髋条款致残率合理性,为《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修订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天潼  尤萌 《证据科学》2015,(3):359-370
本文以美国医学会《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第六版)》为基础,介绍了在美国司法实践中,应用功能丧失比例评价人体功能丧失程度的关键概念、原则和基本原理。以期为我国法医临床学研究、借鉴《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进行残损评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肢体伤残评介(Ⅲ)--下肢功能评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依据《永久残损评定指南(第五版)》介绍下肢肢体功能障碍评定标准。一、下肢肢体截肢(趾)功能缺损评定一下肢功能完全丧失相当于人整体功能丧失40%,下肢从踝关节离断,一下肢功能丧失62%,从膝关节离断,一下肢功能丧失80%,从髋关节离断,一下肢功能丧失100%。一足五趾完全缺失,该足功能丧失31%,下肢功能丧失22%;一拇趾从跖趾关节缺失,足功能丧失17%,下肢功能丧失12%;其余四趾中任一趾从跖趾关节缺失,相当于足功能丧失3%,下肢功能丧失2%。(见表1)二、下肢长度不等功能障碍评定下肢长度是测量髂前上棘至内踝的距离,测量时可因骨盆倾斜或…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有关下肢致残残损评定原则进行研究。介绍了GEPI下肢评定中活动度评定的理念,并对活动度检查和评定过程进行了说明。为完善我国的伤残评定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狄胜利 《证据科学》2005,12(2):151-154
本文主要依据美国《永久残损评定指南》(第5版)关于泌尿生殖系统损伤残损功能评定的标准进行介绍。主要阐述标准是关于泌尿系统及男女生殖系统系统性残损对全身功能的影响以及个体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通过对《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和GEPI有关下肢足踝评定的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为《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修订提供建议。方法从条款分布、两个标准适用时的具体评定方法等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并以GEPI足踝评定的残损值为参照,计算、分析《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下肢条款致残率合理性。结果在跟骨骨折和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评定方面,两个标准存在良好的对应性;在踝关节功能评定方面,除关节强直固定于非功能位的致残率略高于GEPI外,《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其他条款与GEPI均具有良好的对应性。而在足弓结构破坏和足趾功能评定方面,两个标准对应性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评定的致残率明显高于GEPI。结论通过两个标准下肢足踝评定的比较,可以发现目前《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不足之处,提示在足弓结构破坏和足趾功能评定方面可能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髋关节在下肢功能中合理的权重系数范围。方法通过LUKOtronic运动捕捉与分析系统记录健康受试者髋关节在正常状态下的下肢运动情况以及髋关节在功能位、屈曲位和伸直位三个不同位置固定时的下肢运动情况,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计算获得髋关节在上述三个不同位置固定时的下肢功能丧失程度,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amhane’s T2法进行统计分析,推算髋关节合理的权重系数范围。结果髋关节在屈曲位和伸直位固定时导致的下肢功能丧失程度与功能位固定导致的下肢功能丧失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屈曲位固定与伸直位固定时下肢功能丧失程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95%的置信区间计算,髋关节在下肢功能的权重系数范围为61.05%~73.34%。结论在髋关节残损功能评价中,除了确定合理的权重系数以外,还需考虑功能位与非功能位因素对下肢功能丧失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第六版)》基础概念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医学会第六版的《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代表了残损评定领域最新的、革命性进展。《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旨在完善残损等级评定方法、提高评定的准确程度、增强评定结论的可信度,并使评定系数标准化,为残损评定提供稳定的、完备的方法。《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最终目的在于,使利用该指南进行残损等级评定的结论具有权威性、公正性,并为评定所涉及的各方所认可。《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的检查方法、术语以及分析架构以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为基础,涵盖了当今美国及国际社会最新有关残损等级评定研究成果,包括更为复杂、广泛的医学诊断手段,和更为准确功能丧失系数的解释说明等内容。所有的这些更新内容均有利于帮助鉴定人,在残损等级评定过程中消除争议,提高评定准确率。本文简要介绍了《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第六版的基础概念,为我国法医临床学研究、借鉴《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进行伤残评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郭兆明  王旭 《证据科学》2004,11(4):315-320
本文主要依据《永久残损评定指南(第五版)》介绍上肢肢体缺损评定、感觉功能障碍评定、运动功能障碍评定以及外周神经损伤后遗留功能障碍评定等标准。  相似文献   

13.
肢体伤残评介(Ⅱ)--上肢功能评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依据《永久残损评定指南(第五版)》介绍上肢肢体缺损评定、感觉功能障碍评定、运动功能障碍评定以及外周神经损伤后遗留功能障碍评定等标准。一、关于上肢复合损伤评定结果的计算方法在上肢复合损伤功能障碍评定中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A+B复合法,另外一种是直接相加。(一)AB复合法AB复合法(AB复合值=A+B(1-A)),适用于不同类型残损评定时,如同一手指存在缺失、感觉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即将各种缺损值复合后得出该手指功能总损失值;或者不同部位损伤后功能障碍评定,如手功能、肘关节、腕关节和肩关节功能障碍,就是先将各部…  相似文献   

14.
下肢关节功能状况在交通事故伤残程度司法鉴定中缺乏统一、准确、客观的检验方法与评价体系,而临床医学多种评价指标已经使用多年,体系相对完善和标准化.检验过程中虽需要患者配合,不能直接适用于司法鉴定具体实践,但仍可为客观评价各关节的功能状况提供借鉴.综合临床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及关节运动活动度检验方法,可以为道路交通事故伤残程度鉴定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Zhang M  Fan LH  Xia Q  Chen F 《法医学杂志》2011,27(2):98-101
目的 比较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简称<道标>)与美国<永久残损评定指南>(简称GEPI)对肘关节活动功能障碍致上肢功能丧失程度的评价结果.方法 对70例肘关节活动功能障碍者分别用上述两种方法评价上肢功能丧失程度,并对两种方法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评价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当肘关节屈伸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14)与美国医学会制定的《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第6版)在手功能评定方面的规定进行比较研究。从解剖结构缺损功能缺失、运动功能丧失、感觉功能丧失和综合评定等方面分析两者的异同,并评析手功能评定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工伤赔偿体系中,美国医学会的《永久性评定指南》是强制性使用标准,全美各州均在使用第3版、第4版、第5版和第6版的《永久性评定指南》.但由于《永久性评定指南》相对复杂、难于理解,而且有很多可以引起法律争议内容.因此本文通过介绍《永久性评定指南》在美国工伤赔偿体系中的适用情况,期为我国法医临床学研究、借鉴《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进行残损评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和《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等国内伤残评定标准,对《永久性残损评定指南》中有关多项伤残向整体伤残转化以及复合计算的方法进行溯源研究.从复合计算、GEPI的复合计算和概率论加法公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我国伤残评定的晋级原则进行比较.为我国伤残评定体系构建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英]AudnyG.w,etalTheJournalofTrauma1997;42(1):54~61该调查目的在于分析严重复合损伤后残损及残疾的流行病学特征。绝大部分严重损伤都经过ISS评分和GCS评分,而缺乏对残损和残疾的评估。该调查基于健康、疾病/损伤、生活满意度这一理论模式:损伤导致残损(在组织水平上的功能障碍,生理学解剖学上的功能障碍或异常),这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引起残疾。对于个体,可以表现为日常生活能力、非工作能力和工作能力受限或丧失,这种障碍通常是由于心理学和其他压力所致。在这一阶段给予有效支持和适当处理十分重要。个体差异、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踝关节在下肢功能中合理的权重系数。方法通过LUKOtronic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动态标记记录健康受试者踝关节在正常状态下的下肢运动情况以及踝关节在功能位、背伸位和跖屈位强直时下肢运动情况,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价表计算得出踝关节在上述三个不同强直位时下肢功能丧失程度,最后通过统计学方法推算踝关节合理的权重系数范围。结果踝关节在功能位、背伸位、跖屈位强直时导致的下肢功能丧失程度具有组间统计学差异;进行多重比较时,功能位强直与背伸位强直导致的下肢功能丧失程度、功能位强直与跖屈位强直导致的下肢功能丧失程度两组比对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在95%的置信区间,踝关节在下肢功能中的权重系数范围为45.78%~53.26%。结论定义不合理的权重系数以及独立考虑踝关节功能而忽视踝关节与其他关节的协调作用都不是评估下肢功能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