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石激起千层浪2012年12月2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高票通过"季马·雅科夫列夫法案"。不久,俄联邦委员会全票通过该法案并经普京总统签署。法案通过效率之高、获得支持之众、引发争议之强烈在俄联邦议会实不多见。法案一经提出,引起俄舆论界热议,褒贬之声此起彼伏。普京总统、梅德韦杰夫总理公开表示支持。俄一项民调表示,56%的公民支持该法案,23%表示反对。与此同时,反对声浪也十分巨大,反对者向国家杜马主席提交了10万人签名的请愿书,并在俄联  相似文献   

2.
立法议案提出程序1、立法创议。法国法律的创议权同时属于总理和议会议员。总理有权代表政府提出法律草案(简称法案)。在行政权力内部,总统往往要求总理拟定某项法案。总统经常通过“指导信函“的形式向总理和政府提出有关立法工作的方针来规范法案的内容。议员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总统普京2007年10月1日参加统一俄罗斯党第八次代表大会,表示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于2008年出任政府总理。普京的总统任期将于明年届满,根据宪法,他已做满两届,不能再连任。  相似文献   

4.
从法律、管理以及技术等层面分析了网络安全问题;分析了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从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健全预警检测体系、健全安全防护体系和建立响应恢复体系等方面阐述了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5.
2012年3月俄罗斯总统大选,普京虽以较大优势胜出,但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5月7日,普京宣誓就职,开启自己的第三个总统任期。与2000年首次就任总统相比,2012年的普京面临着同样复杂、却完全不同的问题。一、威权治理模式面对挑战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最近公布了普京及其夫人的收入和财产情况。现任总统1999年至2002年的总收人为779.9637万卢布(约合31.1985万美元--本报注)。 尽管在头两年的任期中,普京的工资一直在提高(2000年,总统的工资提高了50%;2002年年中,从3500卢布提高到6.3万卢布),但其工资仍不是主要收入。从申报中可以看出,普京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稿费和出售不动产。  相似文献   

7.
<正>俄罗斯总统普京6月8日在德国海利根达姆首次公开承认,他不排除自己离任后在2012年重新竞选总统的可能性。普京的豪言壮语再次如同2000年初次当选总统时的承诺一样震惊世界。当时他保证:“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这般豪情壮志和300年前彼得大帝的“若天假我以年,圣彼得堡将变成另一个阿姆斯特丹”如出一辙。上台后,重振俄罗斯大国雄风一直是普京总统孜孜以求的梦想。  相似文献   

8.
卿立新 《求索》2007,(10):82-83
叶利钦在俄罗斯的执政时期,政治和经济都充满了震荡和困难,总统、政府和议会之间矛盾不断。叶利钦时代被称之为失去许多机会的十年和失望的时代,值得人们称道的政治功绩很少。现在看来,叶利钦留给俄罗斯最重要的政治遗产就是选中了一位优秀的接班人——普京总统。当叶利钦知道健康状况不佳时,他就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1998年至1999年2年内7次撤换总理,他不停地寻找和启用新人。但这些人不是纸上谈兵,就是政治经验不足,没有称心如意的,  相似文献   

9.
记者:十届全国人大以来,关注民生,着力于社会领域立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成为立法工作一个显著特征。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首次审议的社会保险法草案就是这样一部标志性法案。请问,社会保险立法对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设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经过上世纪90年代跌宕起伏的改革,已基本摆脱苏联时期计划经济的模式,开始步入市场经济轨道。进入新世纪后,在普京总统领导下,俄政府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力图通过创造良好的国内外环境,为俄经济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在此前提下,经过10—15年的努力,力争使俄进入世界经济前十名国家的行列。一、经济现状自1992年至今,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转轨已经走过10年的历程。在这10年中,1998年前是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累计下降近40%,工业产值下降46%,农业产值下降40%。自1999年…  相似文献   

11.
胡健 《人大建设》2006,(2):43-45
《公司法》是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也是在规范市场主体方面起支架作用的法律。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通过的《公司法(修订案)》,认真总结了我国公司发展的实践经验,大胆吸收了国外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突出了法律规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说,本次修改是完善我国公司法律制度乃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2.
程琳 《公安研究》2014,(3):10-15
针对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和严峻的网络安全挑战,提出我国迫切需要将信息网络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做好国家信息网络安全顶层规划和顶层设计;通过总结现行互联网体系架构的优势和不足,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建议我国应立足自主创新,创建新一代安全可控的互联网络;面对网络安全新挑战,全面排查安全风险,总结分析重点安全问题,认为近期应集中力量尽快从技术、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综合措施,有效应对当前信息威胁,确保国家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6月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坦巴耶夫、俄罗斯总统普京、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出席会议。胡锦涛作为主席国元首主持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担负着总结过去、开辟未来的重大使命。胡锦涛主席在峰会上的讲话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进入第二个十年  相似文献   

14.
一、2006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本组织”或“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在上海举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吉尔吉斯共和国总统巴基耶夫、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拉赫莫诺夫、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总统卡里莫夫与会。本组织秘书长张德广、地区反恐怖机构执委会主任卡西莫夫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立法"并不仅仅指制定成文法。国家的财政预算、赋税、经济、贸易、宣战、外交、文化等各项重要内外政策的决策,均需由国会通过法案来进行,都属于立法的范畴。立法实际表现为一种直接的管理行为,行政部门只是执行国会通过的法律,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国会制定的各项法律,从法案的提出到法律的出台,在参、众两院要分别经过"三读"方能通过,两院通过后再由总统签署成为生效的法律。一、议案的提出。美国的宪法规定,所有的法案由国会自行提出。因此,在形式上只有参、众两院的议员才有权提出法律案。即使是预算法案,也是由与总统同党派的议员根据总统所提预算草案向议会提出的。  相似文献   

16.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施行。条例共分八章115条。△2日-12日,温家宝出访欧洲五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爱尔兰)及欧盟总部。这是继年初胡锦涛主席成功访问法国后,我国对欧洲的又一次重大外交活动。△3日,巴基斯坦南部瓜达尔港附近发生一起汽车炸弹爆炸事件,造成12名中国工程人员伤亡(其中3人遇难)。△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祝贺普京就职俄罗斯联邦总统,表示愿与普京共同努力,按照《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定的方向,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深入地向前发展,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7日普京在克里…  相似文献   

17.
<正>(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根据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修正)  相似文献   

18.
<正>一、信息安全专业人才需求自2014年我国成立由习近平总书记任组长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以来,国家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与法规,在2016年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1)信息网络安全俨然成为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家领导层的高度重视,然而  相似文献   

19.
美国是两院制,参众两院各自独立运作,在程序上虽有些差异,但基本相同。简言之,一件法案由提交到批准成为法律,大体要经过3个阶段:一是各院的市议和通过。二是两院之间的协商和通过。三是总统的批准。法案经两院通过后交由总统签字批准即变为法律;如果不签字,两院也可表决经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同意成为法律。具体而言,这套程序包括了法案的提交、审议、听证、辩论、表决、两院的协商、批准公布等方面。一、法案的提交提交法案是国会立法运作的第一步。除法案外,还包括共同决议、同时决议和简单决议。在这4种形式中,运用最广泛的是法案。法案分公共的和个人的两类。公共法案涉及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20.
网络安全漏洞挖掘是网络安全治理的中心议题,其存在对于维护网络安全非常有必要。由于网络安全漏洞挖掘是一个复杂、动态的问题,对其进行法律规制不能单凭一部法律,应以《网络安全法》为核心,构建多元化的法律法规体系,约束网络安全漏洞挖掘行为,让其既能为网络安全服务,又能不触碰法律红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