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的中央委员会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四日全会:1.解除尼·谢·赫鲁晓夫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2.选举列·伊·勃列日涅夫为苏联中央第一书记,任命阿·尼·柯西金为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一九六四年十一月十六日全会:1.就尼·维·波德戈尔内《关于把州、边疆区的工业党组织和农业党组织合并、工业苏维埃机关和农业苏维埃机关合并》的报告通过决议。2.选  相似文献   

2.
现年54岁的阿纳托利·索布恰克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法学系,长期从事律师工作,索布恰克外表彬彬有礼能说会道,对民众特别是知识分子颇有一点吸引力。他在1990年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是跨地区议员团中的活跃分子,并担任了最高苏维埃立法委员会的副主席,从此开始在政坛崭露头角。1990年6月索布恰克当选为列宁格勒市最高苏维埃主席,一年后,他又在地方自由选举中获胜,当上了这个苏联第二大城市的首任市长。1991  相似文献   

3.
苏联实行“议行合一”原则。它是由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提出的:“公社不应当是议会式的,而应当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工作机关”(《法兰西内战》)。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制,虽然分设立法和行政机关,但以行政机关从属立法机关来体现“议行合一”原则。因此,苏联地方政府包含立法和行政两个机构。在苏联最高苏维埃、15个加盟共和国和20个自治共和国的最高苏维埃之下的所有苏维埃统称地方苏维埃,即地方政府。根据地区大小、人口多寡和民族聚居情况,地方政府划分为边疆  相似文献   

4.
苏共中央自从1984年4月通过《关于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基本方针》以来已三年有余,苏联普通教育改革进展如何,是人们关心的问题。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1987年4月在苏联共青团等二十次代表大会上就教育改革问题批评说:“教育改革在原地踏步,苏联教育部及其所有机关的工作都在原地踏步。”他把教改说成是“空转”。同年5月间,全苏一些地区、市、州、边疆区和加盟共和国分别召开了教育工作者会议,6月初,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也召开了教师代表会议。与会者和代表们对教改“空转”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建议和要求。他们的发言反映出三年来普通教育改革的真实情况,现就上述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法制是苏联国家体制的基本原则之一。正如苏联宪法第九条所指出的,巩固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法律基础乃是苏维埃政治体制发展的主要方针之一。苏联检察机关是苏维埃国家的专门机关,它的职责是保证执行独立于任何地方机关之外的统一法制,其基本任务是保卫苏联宪法所肯定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体制、国家财产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对正确而又划一地行施法律实施最高监督,并积极地执行苏共制定的有关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赫鲁晓夫在50年代初期执政开始,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苏联曾进行了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一系列改革。政权和管理机构的改革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一、政权和管理机构改革的三个阶段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进行的国家政权和管理机构方面的一些改革,在颇大程度上是围绕如何发挥苏维埃作用这个问题进行的。这场改革对苏联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苏维埃制度是苏联的政治制度,即政体。苏维埃制度改革是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苏联社会生活民主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决议》,制定了苏维埃制度改革的钢领性措施。1988年12月1日,第十一届苏联最高苏维埃非例行的第12次会议通过了《苏联关于修改和补充苏联  相似文献   

8.
苏联解体的轻率和突然令人震惊,但官方的苏联历史是神化的.并非国有制过度这种所谓的恶疾导致了苏维埃体制的崩溃.苏联经济落后及其被军备竞赛所耗尽只是意识形态的神话.石油价格波动同样未在苏联解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后苏联时期俄罗斯相当长时期内的危机,不是从苏联延续下来,而是在拆解苏联时形成的.只有极少数公民有意识地否定苏维埃制度的主要基础.厘清苏联解体的原因,需要我们应打破教条和陈词滥调以及意识形态语言的藩篱.应区分苏维埃构想和其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苏维埃制度.苏维埃构想并没有消灭自己,也没有退化或自我毁灭,而只是在成长中出现了疾病,其一系列制度无法适应苏联社会和苏联人发展的新形势.苏联体系的主要特点,或者说斯大林主义,是在 1905-1917年革命、内战、20 世纪 20 年代的新经济政策、30 年代的集体化和工业化、卫国战争期间形成的.当时的环境导致苏共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选择的范围很小,只能基于现实的威胁、资源潜力和历史上造就的具有惯性的文化环境.二战结束后,苏联的领导层未能妥善解决摆脱"斯大林主义",摆脱动员发展状态这样的复杂问题,进而导致了一系列的政治危机并由于冷战而深化其严重性.苏联既是被冷战的对手所扼杀,更死于自己的双手.苏联合法性的危机酝酿了 30年才成熟.苏维埃制度早期的合法性源自对群众对社会苦难的记忆.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至 20世纪 60-70年代,苏联社会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但城市化给对苏维埃的不满制造了客观的前提条件.一种隐性的危险日益增大,即以前的苏维埃制度的思想基础迅速急剧地衰弱乃至消失.苏联短期内有两代感觉自己毫无生活保障的年轻人被改革、公开性、集会以及文化多元论弄得神魂颠倒.精英阶层的反苏部分的行动利用了这种世界观危机并使之加剧.而新一代领导人既无法迅速揭示也无法预防社会上已经出现的矛盾,而且无法找到有效的方法解决成熟的问题.党的高层与苏联社会现实的脱离令人震惊,他们自以为掌控着国内进程,但实际上底层的干部掌握着形势.这使得戈尔巴乔夫日益激进的改革导致雪崩式的后果.从这一意义上讲,苏联的解体是文明和世界观危机的结果.其实质在于,苏联社会与国家没能胜任在代际更替的过程中更新社会制度合法性手段的任务;无法保障文化历史类型嬗变的延续性,这种递嬗发生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并和整个社会走出20世纪20至50年代的动员型发展状态的危机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戈尔巴乔夫在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发言中指出,苏联有100多个城市大气层中的有害物质超过了允许的标准。苏联读者写信给《劳动报》询问,到底有哪些城市?《劳动报》请求苏联国家水文气象委员会主席伊兹拉埃尔作了解答。伊兹拉埃尔说,大气层中有害物质超过允许标准的城市在100多一点范围内波动,1988年为103个。按照苏联国家水文气象委员会编制的复杂计算方法(经苏联卫生部和苏联国家自然委员会同意)测定的,大气层污染程度最高的有下列68个城市(按字母顺序排列):阿巴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阿拉木图,阿尔马雷克(塔什干州),安加尔斯克(伊尔库茨克州),阿尔汉格尔斯克,巴尔瑙尔,布拉茨克,伏尔加斯基(伏尔加格勒州),格罗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联邦是由89个主体(21个共和国、1个自治州、10个自治专区、6个边疆区、49个州、2个直辖市)和100多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在苏联解体前,俄联邦民族分立和地方分离主义思潮就已露头;苏联解体后,民族分立和地方分离主义思湖迅即蔓延,并已威胁到俄联邦的完整和统一。十月事件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虽有缓解,但基本矛盾并未解决。本文拟就有关情况作初步探析。 一、民族分立和地方分离主义的表现 (一)少数民族自治共和国要求政治上和法律上完全独立。在这方面最突出的是鞑靼斯坦共和国和车臣共和国。鞑靼斯坦共和国于1990年8月30日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4月18日颁布共和国基本法,1992年3月21日举行关于共和国“国家地位”的全民公决,61.4%的选民赞同鞑靼斯坦为“主权国家”。1992年11月6日,鞑靼斯坦议会不顾俄联邦中央的一再反对,执意通过了自己的宪法,宣称鞑靼斯坦是“主权国家”,“国际法主体”和“建立在条约基础上的俄罗斯联系国”。鞑靼斯坦宣布,鞑靼语是共和国国语,绿、白、红三色旗是共和国国旗、狮身鹰首兽是共和国象  相似文献   

11.
保加利亚的政治体制改革,实际上在50年代后期就已初露端倪。当时,为了纠正多年来过分集权、少数人专断、官僚主义盛行所造成的一系列错误,平息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长期积郁的愤懑情绪,防止波兰、匈牙利等国的悲剧在保加利亚重演,保共在加强法制建设、精简国家机构、改进工作方式、扩大国民议会和地方人民会议的权力、发挥人民群众和社会团体的作用方面,作了一些初步努力。1958年,保共第七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和干部群众的思思觉悟均已具备实行民主管理的条件的思想,为日后广泛持久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认识前提。但是,由于效法苏联的作法在当时依然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保共继续强调:“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将沿着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按照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基本规律需求前进”,这就很难使改革大步前进、其成效自然也就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2.
苏《鼓动员》发表文章说:苏联平均每小时约有一千人迁入新居。在1982年改善了住房条件的苏联公民为990万人。今天苏联已约有80%的公民拥有单独的住宅。现代住房的条件如何呢?作者在克林市人民代表苏维埃执委会副主席德鲁日宁的陪同下走进了该市车站附近居住区的一幢房子,任意地参观了一套住房。住房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1990年2月,苏联最高苏维埃在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通过了苏联新《土地法》。它宣布,土地是生活在这块地域上的苏联各族人民的财产;农民可终身占有并由其后代继承土地;当农民希望独立经营土地时,可以退出集体农庄或国营农场,并分得相应数量和质量的土地,土地的分配权归地方苏维埃;各种经营方式都被认为是平等的。显而易见,苏联是打算通过变更经济关系的办法来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达到扭转苏联农业困难局面的目的。新《土地法》于3月15日起生效。时隔二月,正当苏联广大农村处于紧张的春播阶段之际,5月21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  相似文献   

14.
基于评价地区投资吸引力的直接法和间接法,对俄罗斯各地区投资吸引力的排名及变化进行分析,并结合新制度经济学框架下的解释,为投资者到俄罗斯投资选择合理区位提供决策支持。分析认为,莫斯科市、鄂木斯克州、莫斯科州、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靼鞑斯坦共和国、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罗斯托夫州、下诺夫哥罗德州、萨马拉州、新西伯利亚州等10个地区最具投资吸引力;除了车臣共和国和印古什共和国,包括哈卡斯共和国、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库尔干州、犹太自治州、北奥塞梯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达吉斯坦共和国、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图瓦共和国在内的9个地区要注意合理规避。考察投资潜力和投资风险的单项指标,可以发现,治安风险、行政管理风险较小的地区即利佩茨克州、沃罗涅日州、坦波夫州、楚瓦什共和国、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等5个地区对风险规避型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而言,具有较大吸引力;而对旨在获取战略资源的大中型国有企业而言,可以推荐的地区仅为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  相似文献   

15.
(一)人们常常把合资企业看作是在80年代首次出现于苏联的新生事物,一些论述苏联合资企业的论著也往往是这样说的。其实,这并不完全符合历史。合资企业的本质是利用外资和技术。列宁早在苏维埃俄国建立的初期,在著名的“新经济政策”中,就对吸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和技术问题作了很多论述。列宁指出,苏维埃俄国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经济极其困难,资金短缺,技术薄弱。为了恢复、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政治教育》1988年第17期刊载题为《苏维埃民主发展的新事物》的文章,介绍苏联人民代表大会等几个政治概念,现全文翻译,供读者参考。★★★★★苏联人民代表大会——苏联国家政权的新的最高代表机构。它有权自己审理和决定有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所管辖的任何问题。预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将应该决定国家生活的最重要的立宪、政治和社会经济问题,诸如通过苏联宪法和对其进行修改;通过关于苏联组成问题的决定;在加盟共和国内确定建立新的自治共和国和自治州;确定苏联的国界;确立加盟共和国之间边界的变化,决定苏联内外政策的基本方针;确定国家的远景规划和最重要  相似文献   

17.
《苏联教育》一九八二年第十一期,刊登为纪念苏联成立六十周年写的一篇文章谈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文章说,苏联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从一九二二年的百分之一提高到现在的百分之二十。如果整个国家在苏维埃政权的年代里工业生产增长到169倍,那么白俄罗斯增  相似文献   

18.
冯玉祥在中原大战后试图再起的过程中,一直希望借助中共的关系再次获取苏联援助。由于当时诸多矛盾关系的同时存在,苏联对察哈尔抗日的态度和反应是复杂的。虽然苏联表示不愿因援助冯玉祥而得罪日本和南京政府,但当形势发展有利于实施其苏维埃革命的目标时,它会随时改变对同盟军政策。在具体的行动中,苏联将其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革命目标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9.
1971年勃列日涅夫谈到苏维埃时说它“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并最充分体现民主特性……人民权力的机构……它自下而上地管理我们整个全民国家的事务”。那么,苏维埃的工作是否没有改善的余地了呢?并不,苏联学者发现某些弱点,表明它们的职能并非如宣传家和某些领导人所说的那么完善。勃列日涅夫本人也说过“必须在进一步民主化的基础上改善苏维埃的活动”。事实上,1956年的苏共20大以后,政府当局着手消除苏维埃国家机关中的“个人崇拜的后果”,并发起“民主化过程和在今后几年内进一步改善苏维埃国家机关”。以1957年1月22日发表题为“论改善劳动者代表苏维埃的活动和加强与群众的联系”的权威性声明作为开  相似文献   

20.
1934年4月16日苏联颁布决议规定,苏联英雄称号为国家最高级奖励。这一荣誉的享受者是为苏维埃国家和社会立下英雄功绩的个人和集体。英雄称号确立的起因是,1934年“切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