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预算法》的理念,是《预算法》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和灵魂,是反映《预算法》之实质、指明《预算法》之目的、揭示《预算法》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所应达到的应然状态、预期效果的总体的价值取向。它像一把标尺、一面镜子,测量和折射出现行《预算法》所存在的种种不合理之处;同时,它又像一条红线,应始终贯穿于《预算法》的修改过程及其修改内容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一、理念升级的现代性背景:国家治理与良法善治(一)"问题":管理模式与现代社会的不适配性本次修改之前的《预算法》颁行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1994年,所以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比较鲜明的"管理法"色彩。彼时的《预算法》宗旨可概括为"双重管理":一是将预算作为管理经济的工具,二是将《预算法》作为管理预算活动的工具;而《预算法》之所以要制定,根本上又是为了更好地发挥预算管理经济  相似文献   

3.
预算法的再定位与中国《预算法》的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预算法》的修改首先应准确定位预算和预算法的属性,并从法律体系整体协调的角度,设计自己的制度内容和体系。预算法是实现预算法律性之法,其价值功能是实现预算的法律性,从而实现预算的理性治理、民主统制。由此,预算法应是预算程序法、预算技术法、预算管理基本法,预算法应具有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4.
李建昌 《知识产权》2010,20(1):11-15
在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中国使用商标的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并未形成商标法律制度。1982年制定、1993年和2001年两次修订后的《商标法》为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商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有些内容已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工商总局对《商标法》的修订工作高度重视,自2003年开始,历时6年意见收集、调研和论证,形成《商标法(修订稿)》(送审稿)。《商标法》第三次修改既是商标战略的具体任务,同时也是实施商标战略的根本和源泉。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颁布迄今已经十五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使《预算法》能更加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该法的修订工作已经纳入全国人大的立法计划。下面就有关《预算法》修订中的几个重大问题逐一讨论。  相似文献   

6.
法理念视野下的预算法修改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算法理念是预算法的内在规定性和思想灵魂,决定并指导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修改的整体思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曲折的修改历程折射出预算法理念在立法实践中渗透的有限性。理念的模糊和观念的陈旧是社会转型期《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修改的掣肘,从而对预算民主的推进形成一种现实的梗阻。预算法理念可从多个向度予以描述和诠释,民主宪政、社会本位、正当程序和可诉性构成了现代预算法理念的基本维度。立法机关应当在信守上述法理念的基础上探求预算法的修改理路。  相似文献   

7.
雷新军 《检察风云》2010,(10):12-13
3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高强在接受记者集体采访时表示,修改现行《预算法》是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预工委会同15个部门,已经提出了《预算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近期就将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由此表明我国预算制度的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修改预算法、职业病防治法,制定精神卫生法、行政强制法……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明确了2011年的立法工作重点,一批社会关注、与百姓密切相关的重要法律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9.
汤维建 《中国法律》2007,(5):20-21,76-78
中国《民事诉讼法》正面临一次大的修改。此次修改的历史背景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快速发展.国家正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1991年民事诉讼立法的时代背景相比,当今中国社会的开放程度更高,市场经济更成熟,转型期间的社会矛盾也更加突出。正是这些客观社会环境决定了中国《民事诉讼法》修改必须应对的挑战和需要确立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修改行政诉讼法、预算法,制定粮食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3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明确了2014年的立法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1.
《预算法》的修订已经列入全国人大的议事日程,由全国人大预算工委和财政部共同起草的《预算法》修改稿已经完成,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曾听一位高层政府官员说,目前为止尚没有出现一个因违犯《预算法》而受到起诉的案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行《预算法》的问题,它只是确定了一些抽象原则,但在具体层面却缺乏明确的法律界限,因而不具有法律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修改决定,新的《预算法》将从2015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备受关注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在新《预算法》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10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也对外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胜债务管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1994年,我国启动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其出发点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至今日,它所依存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成为“一场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日前,包括《预算法》在内的系列公共财政法案的修改通过,预示着中国公共财政改革的大步迈进。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与我国《预算法》修订应予特别关注的五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预算法正面临修订。预算法的修订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但从科学发展、从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和谐社会发展需要的公共财政制度的要求来看,我国预算法修订的首要问题是应对立法宗旨加以修改,以确保人民群众公共需要最大化实现的目标能够在各具体预算制度中加以体现;同时,预算法的修订还应确立全口径预算管理原则,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财权与财力,科学配置同级人大和政府的预算权,依法确立和推进国家预算的公开透明。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这个角度来阐述预算法的修改,《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发行政府债券,但实践中地方政府利用其他方式规避该条规定变相发行举债,《预算法》应做出相应修改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  相似文献   

16.
张存美 《法制与经济》2009,(10):48-49,52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已经施行近十六年,该法对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但是,该法制定之时,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很多问题没有显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诸多不正当竞争行为充分暴露出来,并且出现很多新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已经很难适应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其缺陷日趋明显,亟待完善。目前,《反垄断法》已经颁布,加紧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立法机关的急迫任务。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颁布于1986年,十多年来,这部法律在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滥用耕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土地管理法》的一些内容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与切实保护耕地的需要.要改变这一“难以适应”的现状,就必须对《土地管理法》进行修改.当然,《土地管理法》要修改的内  相似文献   

18.
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以下简称《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了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重大修改,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它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宪法修改后,我国刑法也必须根据宪法的规定进行修改和补充,以便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刑法保障。如何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完善我国刑法,现提出如下建议供立法机关参考。  相似文献   

19.
自1992年我国确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以来,在现行民法通则和三个合同法的基础上,制定一部统一的,较为完备的、现代化的合同法,就成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1993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经济合同法的决定》后不久  相似文献   

20.
张克 《检察风云》2012,(6):9-10
自1994年中国进行了旨在划分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的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领域的基本法《预算法》奠定了现行的财政税收体制。但由于彼时立法技术以及各界对预算制度的了解还十分有限,致使《预算法》的制定并不完善,在实施不久就暴露出许多问题。曾任全国人大预算工委主任的高强将现行《预算法》问题概括为:对预算编制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