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人之窗     
法国北方华人协会法国北方华人协会于1992年10月21日在法国北部名城里尔宣布成立。这是一个不分地域、不分宗亲的华人社团,其宗旨定联络和团结华人,促进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中法两国间的文化交流。目前旅居法国北部地区的华人总数逾万,分散在十多个城镇。法国北方华人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北部华人的团结,协会将成为法国北部的“华人之家”。吳靜雯获国际妇女论坛奖美国著名华裔女报人吴静雯在不久前于丹佛市召开的“国际妇女论坛”(IWF)第八届年会上荣获杰出贡献奖。  相似文献   

2.
美国《工程新闻记录》杂志是国际建筑界颇负盛名、最具权威性的专业刊物,每年8月该杂志根据全球建筑施工企业上一年度的国外营业额评选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其评选的结果得到国际建筑界的广泛认同,入选企业被誉为国际建筑施工企业225强。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逐渐走到世界舞台中央,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也出现了回流祖(籍)国的趋势。如何实施更有效的人才政策和统战政策,大力吸引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来华工作学习生活,已经成为我国人才工作、统战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本文梳理出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回流祖(籍)国的主要趋势及特点,从国际国内局势、人才政策作用、以及血缘乡缘和情缘等方面分析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回流的原因。分析发现,制约海外人才回流的主要因素有国际人才争夺、发达国家人为设置障碍和统战工作力度不够等等,文章从战略引才、环境引才、政策引才、平台引才、感情引才五个方面就推进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回流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华侨华人经济处在一个转变过程之中,其自身特点没有完全丧失,自然有其特定的涵义;正确认识华侨华人经济性质,关系到华侨华人在海外的生存发展;东南亚华人经济、华人企业集团和华人经济网络在所在国经济,以及在东盟国家之间,尤其在东南亚与中国的双向交流合作中,扮演着极为重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国际移民理论无法较好阐释新的移民类型—跨国移民的出现,跨国主义成为解释跨国移民的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华人移民群体日益庞大,而华人移民从传统意义上的"落叶归根"和"落地生根"向着"漂移移民"趋势发展,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即跨国华人。跨国华人作为典型的专门人才,是中国吸引海外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跨国华人环流成为中国人才引进计划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1999年国际建筑师大会组委会成立[本刊讯]1999年国际建筑师大会组委会不久前在北京成立。1993年6月,在国际建协芝加哥第19次代表会议上,中国建筑学会代表团经过同韩国、菲律宾、德国、土耳其等国的激烈竞争,以多数票赢得了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  相似文献   

7.
凡维公 《创造》2003,(8):53-53
云南国际华人总会,简称国际华人总会或华人总会。1993年成立以来,兴办了国际华人实业总公司等13家公司和3厂、一圆、一基地;成立了中国南方大学等3校、3院、3所、3社、9中心和10个专业委员会;组建了昆明中华公共事业社等3社、3艺术团和一报、三刊、一文库;创建了占地五万六千余亩、投资一百亿的“金山项目”既国际华人高等学府开发区;并在国内外设立了23家分支机构和代表机构。到1997年末,已发展个人会员、理事会员和团体(单位)会员计五万六千七百余人。从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华人总会注册登记的内容可以确信,中国的社团组织,具有很大的活…  相似文献   

8.
中国兴起华人文化研究热──“面向21世纪的华人文化”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马相武一门新兴学科──华人文化学正在中国大陆兴起。这是从1995年9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华人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传出的信息。这次学术会议是由北京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9.
彭瞾 《小康》2012,(8):43
建筑界中有人认为,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的央视新大楼和王澍的象山校区是城市建筑的两个极端,分别代表了现代与传统两种发展方向。在巴黎卢浮宫举行的本届"中欧跨文化高峰论坛"上,王澍与库哈斯展开了精彩对话王澍:您设计的央视大楼产生了非常热烈的讨论,背后隐含的问题是:中国的城市应该如何建造,城市的模式应该是什么样?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应该怎样?作为建筑师,您设计这个建筑的真实想法是什么?是想把北京建成像纽约那  相似文献   

10.
2015年9月25日至28日,“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暨“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华中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中心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务院侨办政策法规司、湖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武汉市侨务办公室、华中师范大学联合召开.来自丹麦、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华侨华人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前来参会,收到论文30余篇.会议主题围绕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展开,着重从华侨华人与“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华侨华人与华文教育、华侨华人与国际移民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二战前新加坡的华文教育曾一度蓬勃发展,但二战后尤其在1965年新加坡建国后华文教育却逐渐走向阶段性衰落。为什么在一个华人占多数的奉行多元文化政策的国家中华人的母语教育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本文将从新加坡所处的国际环境及国内状况这两方面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南大毕业生协会、亚洲研究学会以及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将于1994年1月21日至23日,主办“东南亚华人文化、经济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将有60名各国著名学者前往参加。这是新加坡有史以来由民间团体主办的最盛大的学术研讨会,也是第一个同时以双语举行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著名的海外华人研究学者王赓武教授(香港大学副校长)将在第一天的研讨会上作主题演讲。欧美、澳洲、日本、中国大陆、台湾、东盟国家以及本地的学者将分别在研讨会上发表专题演讲。研讨会讨论的课题包括东南亚华人经济、东南亚华人对中国投资、东南亚华社的变迁、宗乡会馆、民间宗教信仰与民俗,以及华人文学等。研讨会结束后,主办当局将把参加学者所提呈的  相似文献   

13.
南非现有华人20万左右,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大多集中在商业中心约翰内斯堡、首都比勒陀利亚、伊丽莎白港等沿海城市。南非华人以经商为主,从事零售、批发、进出口贸易和开餐馆等。近年来,华人在南非的投资日益增多,涉及纺织、制造、房地产等行业。华文教育推广不易,但在华人社团和华人报刊推动下,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前景看好。华人参政刚刚起步,但步伐很快,而且能代表和维护华人权益。2003年以来,南非华人屡遭劫难,安全处境甚忧,主要是南非社会治安的原因,也有华人社会内部的原因。随着中国在非洲的投资速度加快,南非华人移民的数量还会继续增加,不会因安全问题而止步。  相似文献   

14.
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在周边城市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中,也在积极谋求自己的发展,所以前几年有了一个轰动一时的举措,对郑州东部地区的开发方案举行了国际招标。评标结果是日本著名建筑师黑川纪章先生的方案中  相似文献   

15.
【封面人物】核心提示:一个放弃了人民警察的"铁饭碗",怀揣300元,只身到北京闯荡发展,在短短十五年时间里,他不但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还获得了三项国际殊荣:荣获"影响中国进程100位杰出华人企业家"、"全球十大华人青年企业家"、"世界经济十大华人新闻人物奖"。他就是被誉为"三峡之子"的吴世平。  相似文献   

16.
樊铓文图 《台声》2013,(7):68-69
又是一年粽香飘,6月12日,全世界华人又迎来了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到端阳,只要有华人的地方都会看到人们赛龙舟、采艾草、包粽子的身影,而今年台湾新竹市的节日气氛格外浓厚,庆祝活动格外热闹,因为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与台湾新竹市共同举办的“万粽飘香新竹传情——2013两岸共庆端午节大型文艺晚会”首次在这里举办。  相似文献   

17.
最近的《亚洲周刊》(1994年9月25日号,香港,华文杂志)继1993年之后刊载了“首500位华人国际企业名单”的调查结果.该名单按1994年3月底的“股票时价”为基准来确定华人国际企业的顺序地位,此名单不包括中国大陆的华人国际企业,因为它们绝大部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时代,海外华侨华人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启蒙力量和推动者。中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相关政府部门都非常重视针对海外华侨华人的"引智"工作。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成熟,尤其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引智工作应该有进一步的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七年十月十九日至二十五日,中国华侨摄影学会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华侨、华人摄影艺术展览.参展的一百七十六幅作品,是世界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上百名华侨、华人摄影家反映各自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生活以及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精品.其表现题材广泛、视野开阔、构思精巧、手法新颖.这作品以优美的画面构图和强烈的现代气息享誉国际影坛,有不少获得过国际摄影沙龙的颁奖.这里选刊的是这次摄影展览中的几幅作品.  相似文献   

20.
在苏哈托统治时期,印尼各地的华人群体都遭受了不小的冲击,其中包括西加里曼丹的华人社会,特别是坤甸和三口洋等华人较密集的地区。华人群体受到政府压制,华人文化特征也被迫在公众场合消失。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华人的地位也开始发生变化。印尼政府对外改变了对中国政府的政策,对内则开始逐渐转变对华人的态度,特别是在有关华人族群文化方面采取较为宽容的政策。坤甸和山口洋的华人社会也开始重新活跃。通过实证表明,历史的传承以及种种有利于促进华人文化认同的客观环境的变化和推动,加之坤甸和山口洋华裔自身对华人身份认同感的保持和追求,共同促成了目前坤甸和山口洋华人大部分能够保持华人族群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