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莱茵河全长1320公里,流域面积22.4平方公里,是欧洲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由于沿岸各国过去只顾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使河流的生态系统遭到致命破坏,从而被人们斥之为“欧洲的阴沟”。为此,沿岸各国组建了“保护莱茵河委员会”,从1970~1990年,投入800亿马克建污水处理厂。1987年莱茵河沿岸各国政府推出了“莱茵河行动计划”。计划规定到2000年,要改善莱茵河生态系统。计划被简称为“大马哈鱼2000”计划。到1995年,50年代就已在莱茵河绝迹的大马哈鱼在法国的斯特拉斯堡附近出现了。水生生物也从1971年的27种,增加到如今150种以上…  相似文献   

2.
<正>共读民进淮安市委会 经典论述一条河活起来,一段历史就有了逆流而上的可能,穿梭在水上的那些我们的先祖,面目也便有了愈加清晰的希望。对我来说,运河之所以这么重要,不是因为它是一个大题材,而是因为我从小对这条河很熟悉,很多年来我一直是靠着这条河想象世界。这条河流得越远,它带着我的想象力,带着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越走越远。这条河开拓了我对这个世界的想象,认识了对它的虚构,所以,运河就是我文学意义上的原乡。  相似文献   

3.
在距开罗一百三十多公里的苏伊士城北的沙鲁法地区,有一条世界驰名的、横穿苏伊士运河的水下隧道。这条以在中东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埃及烈士“哈姆迪”命名的隧道,使原来横跨亚、非两洲的、而后被苏伊士运河隔开的埃及陆地,重新连接了起来。 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向往在这条水底隧道上穿行。汽车进入隧道口,只需两分钟,即可从非洲到  相似文献   

4.
德国莱茵河素以清澈闻名,莱茵河畔,一直以来,大大小小企业不少于3000家,它们产生的污水也绝不会是少量的,然而,莱茵河的水为什么总那么清澈呢?  相似文献   

5.
明代胶莱河之议,是关于是否开凿胶莱运河工程这一问题在朝臣中进行的大讨论。元代开凿胶莱运河的历史借鉴,黄河泛滥,泥沙淤积阻塞河道,直接海运风险大,胶莱河天然的河道雏形这四个方面原因的作用下,使胶莱河之议屡次被提及。然这一河海联运的构想,终明一代,仅仅停留在议案上,并未实现真正的通航。  相似文献   

6.
正从儿子住宅的后院穿过一条公路,再穿过一条绿色的丛林带,眼前豁然开朗:绿油油的草坪有七八十米宽,草坪前边就是一条宽阔而清澈的大河,它就是世界上闻名的人工河——里多运河!没想到的是,里多运河离我们的住处这么近,步行也就五六分钟。里多运河全长202公里,从1812年开凿到1832年竣工,整个工程耗时20年。里多运河是北美至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运河,共有47个石建水闸和53个水坝,是19世纪工程技术的奇迹之一,  相似文献   

7.
德国莱茵河素以清澈闻名,莱茵河畔,一直以来,大大小小企业不少于3000家,它们产生的污水也绝不会是少量的,然而,莱茵河的水为什么总那么清澈呢?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企业界看来,污水处理都是一种成本负担,因为要处理污水,就势必要采购大量设备和仪器,增加用地并且建设工程,还要长期配备人工和电力、物力,可谓消耗不小。  相似文献   

8.
<正>长江,一直都被誉为黄金水道,但全长3倍于西欧第一大河——莱茵河的长江干线,然而其货运量却不到莱茵河的十分之一。每年4.8亿吨的泥沙在长江口淤积,形成了长约60公里的混浊浅滩,严重制约了长江流域的货物运输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政论坛》2010,(19):F0004-F0004
长江,一直都被誉为黄金水道.但全长3倍于西欧第一大河——莱茵河的长江干线.然而其货运量却不到莱茵河的十分之一。每年4.8亿吨的泥沙在长江口淤积,形成了长约60公里的混浊浅滩,严重制约了长江流域的货物运输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政论坛》2010,(20):F0004-F0004
长江.一直都被誉为黄金水道.但全长3倍于西欧第一大河——莱茵河的长江干线.然而其货运量却不到莱茵河的十分之一。每年48亿吨的泥沙在长江口淤积,形成了长约60公里的混浊浅滩.严重制约了长江流域的货物运输和经济发展。从1978年起.尽管每年都对长江口航道进行疏浚.但收效甚微.水深也只能勉强达到7米。长江口的“拦门沙“扼住了中国第一大江——长江的“咽喉”。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9)
京杭大运河如一条玉带沟通南北,促进了江苏段运河沿岸地区的发展与对外交流。在东亚文化坐标中,近代日本汉学家是一支推动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他们行舟运河,留下内容极其丰富的文字与图片。从内容和情感方面看,他们的江苏段运河游记既是运河沿岸城乡的写真、访书求问的交流实录,也是情感复杂纠结的踏勘记述,折射着特定时代下的中日力量对比及诸汉学家的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12.
再觅淮河治本之策(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淮河灾害频繁导致今天整个流域的贫穷落后。而在历史上,淮河流域曾是富庶之地——“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从历史上的一条利河、好河到今天的害河,灾河,淮河还能够根治吗?  相似文献   

13.
美国有条田纳西河,我曾去游览过。它蜿蜒曲折于美国东阿巴拉契亚山的西麓,长一千多公里,流经七个州,从上游最高海拔约1,800米降到下游仅110米,以平均每秒1,800立方米的水流量注入密西西比河。这条河的长度和淮河差不多,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却只有淮河流域的2/5。这条河过去也是灾害频仍、林木遭伐,水土流失,土壤贫瘠,人民贫困。但自从1933年开始进行综合治理和全面开发以来,经过了50多年的建设,已呈现一派碧水青山、  相似文献   

14.
南西奈纪行     
开罗专讯 今年4月25日是埃及收复西奈半岛8周年纪念日。为此,埃及新闻中心于5月组织了18名外国记者到南西奈参观。 5月11日清晨,记者团分乘2辆旅游车从首都开罗出发,驶向著名的苏伊士运河的地下隧道——艾哈迈德·哈姆迪隧道。这条隧道建于1981年,长1640米,宽11.8米,距地面51米,耗资1亿美元。为了纪念1973年10月阿、以战争爆发时指挥部队在运河上架桥牺牲的原埃及工程兵部队司令艾哈迈德·哈姆迪,埃及政府把这一连接非、亚两洲大陆的纽带以他的名字命名。 南西奈是埃及新设置的一个省,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略小于整个西奈半岛面积的1/2,人口约2万  相似文献   

15.
<莱茵报>时期是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内研究多侧重于探讨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思想的某一或某几个方面,较少从整体上加以探讨.从整体上关注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思想以研究其精神实质即是理性批判主义.理性批判主义的根基在于批判理性,根源于马克思的批判理性观,理性批判主义具有内在的困境,这一困境存在于理性批判主义的出发点、对象与目的之间,在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国家观中集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王殊 《瞭望》1992,(50)
10月下旬,我率领中德友协代表团应邀访问了德国12天。中德友协是今年两国建交20周年前夕于4月中在北京成立的。这是中德友协成立之后第一个代表团出访德国,看望老朋友,结识新朋友,促进中德两国人民友好并使友协进一步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我来到了阔别多年的波恩,很激动。我在波恩工作过7年,先是新华社的常驻记者,两国建交后又担任使馆的参赞和大使。今年冬天来到莱茵河特别早。两岸山岭上的丛林已是一片片枯黄和枯红,山坡上成片的葡萄园都已收摘干净。莱茵河谷的景色,引起了我很多的  相似文献   

17.
位于埃及东北部、亚非两洲分界线上的苏伊士运河是一条世界闻名的人工航道。 1859年,英法殖民主义者操纵的“苏伊士运河公司”利用红海和地中海之间的苏伊士地峡,征用数十万埃及民工,在霍乱猖獗的工地上施工,开凿苏伊士运河,12万人为之献出了生命。可以说苏伊士运河“每块石板下都压着一根埃及民工的白骨”。1869年11月17日,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  相似文献   

18.
德国:鲁尔区转型有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位于德国北威州中部的鲁尔区曾经是、现在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面积4970平方公里,人口550万。它同时也是全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它因莱茵河的支流鲁尔区蜿蜒穿过而得名。 本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由于石油和核能运用所带来的能  相似文献   

19.
汽车沿着比利时被誉为“光的长城”的公路南驶,把我们送到欧洲最年轻的首都——成立于1949年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政府所在地波恩。这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占地141平方公里,3/4为森林、绿地和田野。城东郭西重峦叠嶂,蓝色的莱茵河居中而过。拥有930多个大小公园的城区,满目葱茏,景色宜人,没有一般都会的那种喧嚣。我们穿过集市广场,来到欧洲著名的波恩大学。这座普鲁士王朝时期宫殿式建筑的全称为“波恩弗里德里希·威  相似文献   

20.
我的故乡有一条河叫南勐河,它自北向南纵贯勐勐坝,把十里长坝滋润得秀美多姿。一到冬天,河面上蒸腾起一层白皑皑的雾,南勐河畔的勐勐坝便像裹着婚纱的美人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