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义  吴芬苑 《共产党人》2010,(19):38-39
十年前,头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重庆市"争光奖"诸多光环的巴山仪器厂原厂长李俊峰,可以说是意气风发、春风得意。十年后,58岁的他却从人生巅峰坠入人生低谷,沦为被判处无期徒刑的阶下囚。  相似文献   

2.
张灵霞  郭玉奇 《先锋队》2013,(19):26-27
6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来到太原六十三中,见到了史建如校长。见到他时,他正在写《中国梦·校长梦》的论文,于是我们从他的校长梦开始聊起。"人生的价值在哪里,我在育人中能找到;人生的快乐在哪里,我在工作中能找到。不是我矫情,在我内心最深处,我是真的爱着这些孩子,爱着我的工作。所以,作  相似文献   

3.
巴图 《党史纵横》2004,(3):9-12
陈伯达在"文化大革命"中地位急剧上升,又在"文化大革命"中跌人人生低谷.他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浮与沉,为人们提供了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4.
读书     
季羡林新作感悟 人生今年8月,季羡林先生将迎来他的95岁寿诞,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季羡林的新作《我的人生感悟》,收录了他不同时期所写的人生经历、人生体验与人生回忆的散文.  相似文献   

5.
《奋斗》2015,(2)
<正>我从小就知道满锐的名字。上世纪70年代,他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做编辑,曾把自己的长篇叙事诗《关成富》和编辑的《大庆工人诗选》、韩作荣的诗集《万山军号鸣》送给我的父亲,并还附信谦虚地请我的父亲指正。那封信我至今还保存着。他的字体圆润流畅,特别是"满锐"二字在我的心里留下一个慈爱的印象。上世纪80年代,我在北方文艺出版社第一次见到了他。案牍上是垒得一米多高的书稿和书籍,他坐在这个"壁垒"里,满脸笑容地向我讲述他和  相似文献   

6.
<正>2003年年初,《党的生活》举办"激情岁月"征文活动。刚开始,我并没在意,感觉自己的人生平平,没什么"激情"可言。后来,几位年轻同事也看到了这则"征文启事",便拿着杂志找到我说:"潘大哥,把你以前给我们讲过的边疆生活写出来,准行!"大家的鼓励增强了我的信心。于是,我把自己以前在祖国北疆边防部队执勤站哨的经历整理出来,经过反复修改,郑重地邮寄给了《党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正>高尔基,是所有外国作家里我最不陌生的名字,也是我仰慕的作家。早在60年前,我就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学过他的散文诗《海燕》,不止一遍充满感情地朗读过,还能流利地背诵下来。语文老师在介绍高尔基这位伟大的作家时,也提到了他的自传体小说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就这样,高尔基与奥斯特洛夫斯基一样,成为年少的我的人生楷模。  相似文献   

8.
正"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评价40多年前他扎根梁家河这个小山村七年的经历。这引起了我要读《梁家河》(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新书的浓厚兴趣。一口气读完《梁家河》,徜徉在那个逝去的年代,不时为书中字里行间淳朴的乡土气息和血  相似文献   

9.
法国著名数学家安德烈·韦伊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无意中道出了一个著名的人力资源管理定律,叫"对数定律"。其具体表述是:"一流人选择一流人当下属;但是,二流人则会选出三流人当下属。"后来,美国数学家保罗·哈尔莫斯在《我要当数学家》一书中反复提到韦伊的这个定律,大约是在他的人生经历中频频遇到这种事情,并且屡试不爽的原因吧!  相似文献   

10.
博览之窗     
《党史博览》2016,(12):28-29
正毛泽东是怎样把《红楼梦》当作历史读的1961年12月20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大区第一书记会议上,毛泽东讲:"《红楼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1964年8月18日在同哲学工作者谈话时,他再次明确说:"我是把它当作历史读的。"那么,毛泽东是怎样把《红楼梦》当作历史来读的呢?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16,(10)
正习近平主席2015年11月5日在越南《人民报》发表文章指出:"洪水响应胡志明主席号召,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参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成为新中国开国将领中唯一的外籍将军和世界上少有的‘两国将军’。""两国将军"洪水,在中、越两国演绎他的传奇人生。★把青春年华献给了中国革命洪水原名武元博,又名阮山,1908年10月1日出生于越南河内市。1923年夏天,年仅15岁的洪水就远赴法国,追寻革命真理。在那里,他结识了越南革命家胡志明和中国革命家周  相似文献   

12.
正"我把党徽挂在胸前,我把党章记在心间,我把党旗高高举起,我把生命为党奉献……"这是歌曲《要做一名合格党员》中的几句歌词,也唱出了做一名合格党员标准。而在二师三十团双丰镇,也有一群这样的党员,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张忠宝:干好在岗的每一天"张副连长明年就退休了,可他每天起早贪黑在地里跑,就连周末都不休息,我一定要向他学习,学习他的管理技术,学习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干好  相似文献   

13.
在中药界,他被尊为"国药泰斗"。作为货真质优、药效独特的代名词,"地道药材"被他大力推崇、积极倡导。在他看来,人生如药,做人、做药都是一个道理。"师父一开始就教育我,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1926年,金世元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4岁那年,他被父亲送到北京  相似文献   

14.
正一封《答学生问: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公开信,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政教师徐川"火了一把"。他将这个严肃的话题写得让年轻人纷纷点赞,把"有意义"的事描述得"有意思"。接到同学留言,说他最近很困惑,不知道如何选择。他有资格被发展为党员,但是他还没想好,问我怎么看。我大三入党前,学校宣传部部长让我谈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我讲了一个故事。我大学读书是在外国语学院,外语学院当时的党委书记是毕可友。他有个亲侄女小毕在我们班读书。后来,小毕参加学院保  相似文献   

15.
汤涛 《党建》2021,(3):39-40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他一生为党、国家、人民和人民军队建立了卓著功勋,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是中国共产党人加强党性修养的光辉典范. 早在青少年时代,周恩来就十分看重思想品德修养,并在如何看待名誉、如何立志等方面提出"思深笔健,议论明通"的见解.他在天津南开学校求学时,曾在《论名誉》《尚志论》等作文中明确提出应该把名誉视为"人生第二生命",强调个人不能"存邀名之心,当以正义以绳其轻重",还提出人应该立志高远,即"立志者,当计其大舍其细,则所成之事业,当不至限于一隅,私于个人矣".在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之后,周恩来更是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并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思想理论观点.其中,他按照整风精神撰写的《我的修养要则》,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党性修养要义.  相似文献   

16.
正龙应台是我非常喜欢的女作家之一,她的文笔多变,有着"横眉冷对千夫指"时的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也有"俯首甘为孺子牛"时的温柔婉转彷佛微风吹过麦田。读她的人生三部曲《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再到《目送》,她的写作境界从恬淡的喜悦、成长的焦虑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一桩桩一件件平凡生活里的小事小情,却蕴含了人生中最真实、最纯粹的温  相似文献   

17.
《晏子春秋》有这么一段记载:历任齐国三公大夫的晏子委派高纠为自己管理家政,三年之后把他辞去了。身边人问晏子":高纠为你做事整整三年,你不仅不提拔他,反而把他赶走,他有什么过错呢?"晏子回答说:"只有圣人才谈得上十全十美。我晏婴是一个出身卑微的人,如果身边没有人随时替我指出缺点错误,我在礼、义、廉、耻等方面将存  相似文献   

18.
刘歌 《理论导报》2014,(9):62-63
正虽然已从外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好几年,但李肇星从未远离公众视线。让我们倾听李肇星讲述的外交人生。生命中的外交印记李肇星说,最初竟是误打误撞才入了外交这一行。"我小时候家里穷,10岁时,才第一次看到汽车。"回忆往事他感慨不已,"我当时就想,长大后要当一名汽车司机。这是我人生中第一个理想。""第二个理想,是做记者。"李肇星说,从1953年读中学开始,自己几乎天天看《人民日报》,也一直梦想着当记者,直到进了外交部,每  相似文献   

19.
我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走进剧场,观看了话剧《杨为民》。杨为民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个人。他生前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4系的系主任和学科带头人,也是一位呕心沥血为我国国防事业奋斗了一生的航空航天专家。《杨为民》的剧作者刘陈德是一位对宣传先进典型颇有热情的资深记者。他从12年前,在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十杰”表彰会上,认识了杨为民之后,就一直在追踪采访杨为民的先进事迹。杨为民那种“只干事,不张扬,只出成绩,不要荣誉”的高尚人生境界,始终深深感动着他,激发着他的创作热情,下决心要把杨为民的事迹搬上舞台。如今《杨为民》上演了,杨为…  相似文献   

20.
正心系曲里村,情铸《十里店》1964年上半年,黄碾公社党委书记李藏粟来曲里蹲点包队,他让负责派饭的张秋胜特意把饭派到我家。晚饭时,李书记避开家人给我讲,是赵树理老师建议他来曲里包队的,并拿出赵老师的信让我看,信中主要说了两点:第一是为巩固"四清"成果,探索"四清"运动斗争的复杂性,建议一把手应在曲里蹲点。第二是让我利用教学课余时间,协助李书记写一份《"四清"运动后的曲里村》文字材料。李书记吩咐我说:"调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