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马晓燕 《前沿》2005,1(5):29-31
自由不仅是指人进行选择的权利而且还包括这种选择权利实现的过程。本文试从政治维度角度探讨马克思主义自由的主体、现实基础和自由的限制问题, 说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历史性、现实性和理想性。  相似文献   

2.
韩军芳 《前沿》2012,(14):45-47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理论、人与人的交往关系理论和思想观念形成理论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克服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的要求和人的思想意识发展变化的需要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有四种:对话模式、活动模式、生活模式和网络模式.  相似文献   

3.
石长起 《前沿》2013,(10):6-7
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基于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批判和对未来自由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构想之上。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方向选取、行为准则、评判标准,还是东西方政治实践的结果,都有力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念的现实性和正确的指导性作用。本文从马克思以人为本的人学思想探析马克思的政治观念及其时代价值,分析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实践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林峰 《长江论坛》2013,(6):70-73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既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中国化创新成果,又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性政治产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实践中,要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中,并且只有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才能引导社会成员深化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在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与建设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及理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其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也十分明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在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群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三位一体"的综合中发展的,如何不偏不倚提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范畴及时而又重要;其次本学科借鉴的理论与方法有机融合问题十分突出;最后是如何有效糅合本学科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问题是现实性难题。  相似文献   

6.
正确认识普世价值 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普世价值,有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指导意义.在当代中国,坚持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张运松 《前沿》2005,4(7):120-123
在社会主义社会,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赋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时代的内容”和“理论思维”、现实的社会意义和精神价值。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都必须认真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找出适合于时代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适合于社会状况和教育对象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中西政治观念都一贯追求公共性,但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模式。西方以公共领域为本,强调政治参与的普遍性与规则化,假定私利互动能够自动达成公共价值;中国坚持公共价值在先,强调将“全体民生之长久”作为政治生活先定的最高权威,以之决定具体制度。公共领域为本的政治观在理论和现实中与公共价值的达成出现明显断裂,理论界从公民理性和公民德性两个方向进行了补救,但有效性存疑。古代中国借“天”喻指公共价值的合法性与权威性,以君主专制式的集权政治承担公共价值的落实,并都有着内在困境。现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对公共价值进行科学化阐释,以使命型政党的领导为落实公共价值的政治组织方式,实现了公共价值主导的政治传统的现代化升级。  相似文献   

9.
薛利锋 《传承》2013,(2):73-73
党的十八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提出“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战略任务。“三个倡导”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集体、个人三者辩证关系在价值观上的集中体现,体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包容性和超越性的统一,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具备大众认同的理论品质和前提。  相似文献   

10.
岳慧  岳鹏 《传承》2009,(14):38-39
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理论对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出发点;同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理论也具有重大的影响,它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理论,为人的科学、理性、和谐交往提供了实现方法和途径。在新的全球化背景下,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有利于推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列宁意识形态思想具有深厚的哲学根基,从捍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元史观的本体论、追求“科学的意识形态”的价值论、到揭示两大意识形态根本对立的矛盾论和实现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的方法论,共同构成了政治哲学范畴的出场逻辑。在政治哲学范式的意蕴嬗变中,列宁意识形态思想呈现出从“意识形态”概念到“意识形态”思想体系、从批判术语到建设话语、从建党理论到灌输理论的内在张力。从政治哲学视角下分析列宁意识形态思想,对于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在于:要植根鲜活实践,在创新发展中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时俱进;把握战略需求,在破立并举中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坚守价值立场,在规律遵循中把牢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理论对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出发点;同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理论也具有重大的影响,它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交往理论,为人的科学、理性、和谐交往提供了实现方法和途径.在新的全球化背景下,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有利于推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丽艳 《传承》2008,(22):42-43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但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关注主要停留在社会层面,而它对个人发展的价值常常被忽略。实现政治教育的人本价值要循人性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夯实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价值的理论基础,借鉴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但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关注主要停留在社会层面,而它对个人发展的价值常常被忽略.实现政治教育的人本价值要循人性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夯实思想政治教育人本价值的理论基础,借鉴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价值目标是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存在,以及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流派的标志之一。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向往和追求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社会主义世界性价值目标具有丰富的内涵。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对于推动当今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方政治文化现代性源于对前现代性政治哲学的变革,即从神性走向人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确立了自己的理论支柱:自然法理论、天赋人权观念、契约精神。同时,西方政治文化现代性也经历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论争。经典的政治现代性遭遇了西方后现代性多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后资本主义政治模式的批判,而社会主义政治现代性构成了马克思"后政治民主"与资本主义政治现代性之间的一个现实环节。  相似文献   

17.
牟新博  郝玉玲 《前沿》2014,(11):188-189
依据和谐社会的道德要求,以及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知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现在的多元社会。“协商对话”式的教育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为我们开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辟了新思路。进一步地探索“协商对话”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能够提高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李明 《桂海论丛》2008,24(2):28-30
从历时态上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理论分为早期、中生代、后现代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表现出了鲜明的理论特征,并且各个阶段之间又呈现出了逻辑上的“贯通”与“断裂”。从共时态上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理论主要包括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四种学理向度,深入研究该理论对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理论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了风格显著的政治价值观。平等、自由、民主、发展、法治等观念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政治价值观体系的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政治价值观的鲜明特征,一是在政治价值排序上把"发展"放在优先位置;二是在政治价值构建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目标信念;三是在政治价值实现上对政治权力的作用持积极态度。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先进性和民族性等共同特质。它们的同质,源于共同的思想渊源、实践基础和本质规定性。  相似文献   

20.
高振岗 《求索》2008,(9):46-48
政治伦理是政治主体在政治实践中逐渐生成的一整套伦理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主要以正义、平等、责任、宽容为基本伦理价值诉求。行为主义政治学期望用科学主义的方式解决一切政治领域问题。但是人类政治实践表明,企图用纯技术的方式和手段并不能解决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审视政治的合法性问题,追问政治的伦理诉求,探寻政治伦理的最佳实现方式重新成为新的理论旨趣。政治伦理能够外化为“良制”,“良制”又能够保障社会治理方面做到“善治”。政治伦理也能够内化于人们的心里,增强整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形成整个社会的一种伦理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