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息时代,报业竞争日益加剧。为了争夺更多的读者群,媒体不得不加大信息容量,加快信息传播速度以及拓宽新闻的阅读趣味。然而,一张报纸尤其是地市党报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如何让有限的版面应用新闻稿件来传播更多、更好、更快的信息,提升报纸尤其是地市党报的影响力,笔者认为,新闻创新是关键。新闻创新的原动力来自哪里?答案是:始终坚持党报的党性原则,坚持新闻工作的“三贴近”。  相似文献   

2.
就像文字新闻的功能必须通过报纸或刊物的传播才能得以发挥一样,新闻照片的作用也只有通过一些特定的传播媒介才能得以体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一张  相似文献   

3.
1990年8月,在银川召开的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对新闻照片有这么一段评价:“一般化的多,高质量的少,非新闻性的多,反映本质的少;组织拍摄的多,现场抓拍的少……”总之,概括起来说,无论图片的深层内涵,还是表层的视觉效果,都缺乏冲击力,换句话说,缺少精品新闻照片。 10年过去了,当年“银川会议”的评价是过时还是不过时?应该说两者兼有。说过时,是因为多年来,广大新闻摄影记者以心血和汗水执著追求,一张张精品新闻照片脱颖而出。如希望工程的《大眼睛》、火车窗口举杆兜售商品的《农民经商手艺高》、雨中无奈等待的《绝望的“传销客”》、汗水湿背的《60岁的陈爱莲有时也会力不从心》、痛别  相似文献   

4.
今天,视觉冲击力强的新闻照片,已不再是报纸媒体的点缀、文字的配角,而是现代报纸的“标题”,是最抢眼、最被广大读者看好的视觉中心。让新闻照片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震撼力,是提高党报的舆论引导水平,提升报纸的竞争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客观需要,也是满足广大读者的愿望、要求的具体体明。  相似文献   

5.
当今办报倡导“图文并茂,两翼齐飞”,报纸上“图文并茂”的“图”不仅指新闻照片,也包括新闻漫画。  相似文献   

6.
时下,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了,阅报时间也相对缩短,一张报纸读者究竟能否看下去,给读者第一印象的就是这张报纸的版面。因为报纸的表现力如何,决定着报纸对读者视觉的吸引程度。版面是报纸的一张门脸,不仅反映编辑的思想水平、业务素质和艺术风格,而且关系到这张报纸的整体形象优秀  相似文献   

7.
随着"读图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更倾向于短、平、快。如何凸现新闻照片的新闻价值,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确保新闻照片的"第一时效",摄影记者快速反应与新闻同步效率。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记者  相似文献   

8.
新闻信息资源是报纸赖以生存的根本,离开新闻信息资源,报纸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闻信息资源有其自身的规律,如果我们很好地把握和运用这些规律,就会办好我们的报纸,降低新闻成本,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新闻信息资源的特性1、新闻信息资源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它和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新闻信息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人多的地方,新闻信息资源便多;人少的地方,新闻信息资源便少。发展变化大以及动荡的地方,新闻信息资源便多;平稳的地方,新闻信息资源便少。换句话说,大城市比小城市新闻多,而小城市相对于大城市来说,在新闻信息资源的占有上,就先天不足,在办报上便难度加大。因此,对我们本溪这样100多万人口的中小城市来说,每天占有的新闻信息量是有限的。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好这有限的新闻信息资源,对我们办好地方党报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城市党报研究》2004,(3):42-42
目前,我国报业正处在一个充满竞争而又迅速发展的时期,报纸已悄然进入了“厚报”时代。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蔡雯认为: 厚报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读者的需求,社会发展越来越快,读者需求信息递增,媒介要满足读者的需求,就需要一定容量的版面。二是报纸信息产业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一张报纸就是一面战斗的旗帜。《前方日报》作为一张地方性报纸,在抗日战争中,为宣传进步,宣传抗战,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新闻照片,顾名思义,是用镜头拍摄于瞬间发生的新闻事实的照片。而现在有些新闻照片,虽然也是经记者或摄影师拍摄于瞬间的画面。但场景的摆布和人物的动静都是人为“导演”出来的,有时拍摄一次不成,两次、三次……还有一种新闻照片是编辑们把拍成的照片输入电脑,点击鼠标,“去伪存真”、“移花接木”造出来的景。用这两种方法“制造”出来的并见诸媒体的“新闻照片”,虽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内中“隐私”只有拍摄者和被拍摄者心知肚明,然而它却欺骗了读者,误导了公众,在社会上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能小视。摄影这门诞生于瞬间的艺术,说简单也挺简单,简单得甚至连孩子也能按下快门拍成画面;说其复杂亦复杂,复杂得能让摄影大师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世界来。以获2000年度  相似文献   

12.
报纸版面设计是一门艺术。行话讲,"版面一张脸"、"标题一双眼",一个好版面,会直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之在美的形式氛围中浏览丰富多彩的信息报道。现在是厚报时代,彩报时代,对办报人来说,提  相似文献   

13.
一张报纸就是一面战斗的旗帜.<前方日报>作为一张地方性报纸,在抗日战争中,为宣传进步,宣传抗战,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虽然行内人常说:"无错不成报",但一张报纸的差错多少,毕竟是衡量这张报纸质量好坏以及品位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对报纸的文字差错,小看不得。作为正在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城市报纸的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来说,将减少报纸差错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相似文献   

15.
张峻 《党史纵横》2009,(11):22-22
雷锋爱照相,是我初次接触他时留下的第一个印象。少年在家乡望城,青年来到鞍钢,应征入伍到部队,所到之处,他都想方设法找机会照张相。我和部队其他同志为他拍的新闻照片不算.仅在地方照相馆他照的单人相、合影,我在他牺牲后,先后收藏的就有五十多张。其中,就有雷锋在天安门前拍摄的两张珍贵照片。  相似文献   

16.
面对“读图时代”,让新闻照片成为“报纸的亮点”已成为报人的共识。然而对于地方党报来说,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一些形式雷同、新闻性不强的照片仍占据见报稿中不小的比例。而新闻价值高、形象表现力强、真正能吸引读者眼球的新闻照片却并不多见。其中,受读者青睐的突发性新闻摄影则更少。因此,重视突发性新闻摄影报道,让它成为地方党报的一个亮点,是地方党报摄影记者值得深思的问题。一、突发性新闻摄影是时代的要求读者关心身边发生的新闻,突发性新闻摄影以它的新闻性、地域性的独特魅力吸引读者。以往,当灾害性突发新闻发生后,地方党…  相似文献   

17.
办报人都知道读者是“上帝”。因为没有广大读者的关心和支持,是很难办好一张报纸的。认真听取读者的意见、建议,博采广议,对办好一张报纸很有益处。笔者认为,在这方面《呼和浩特晚报》做得较好。2003年1月20日《呼和  相似文献   

18.
1935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在榜罗镇召开政治局常委会,决定把长征的落脚点放到陕北。这一重大决策是英明、正确的。然而,有关这一决策形成的原因和经过尚有疑问。疑问的焦点在于这一重大决策是不是由“一张报纸”决定的?为了弄清事实的真象,笔者对此进行了专题调查考证。现就有关的几个问题辨正如下: 一、关于在哈达铺发现国统区报纸的几种说法及对“一张报纸”决定长征脚点的疑问。目前,关于在哈达铺发现国统区报纸的说法有以下三种: 1、没有报纸的名称和数量,只是笼统地说“从报纸上看到”、“感谢国民党的报纸”等。这种说法主要见于《彭德怀自述》和杨成武的《忆长征》等著述中。  相似文献   

19.
柳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干部廖六田同志,花了十多元从一个老人手中买得一张纸色发黄泛黑残破不堪的旧报纸?这张1926年的《柳江日报》,是老人维修旧房时从天花板上揭下来的:虽然残旧,但是它记载了很重要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20.
报纸改版如果说有一个原则,那么这个原则应是更加全面的资讯,更加合理的架构,更加清晰的脉络《财经时报》总编辑杨浪在《版面定位的十个关键词》一文中谈到版面的基本要求时指出:“如果没有对版面的独特要求和表现,便是一张不成熟的报纸对报纸内在素质的所有追求,最终必将由版面形式体现出来。一张有别于其它报纸的报纸,应当具有有别于其它报纸的版面风格”(《中国记者》2001.5) 一、货架版式的特征“货架版式”可用16个字来概括:“大路突破、边路兼顾、模块结构、都用横题”这种版式受英式报纸影响较大,清爽、明了、大气,所选字体通常只有宋体、黑体和楷体三种这一区别于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