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杨抡籍贯虽是云南,但是他长期生活在金陵,其与古琴谱之缘也就是很自然之事了。并且,在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琴界,杨抡还是"琴歌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杨抡辑《真传正宗琴谱》(又名《太古遗音》),后又加入《伯牙心法》作为后编,是明代三大琴歌曲谱之一,具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杨抡,号桐庵,又号鹤浦,明云南鹤庆府(今鹤庆等县)白族人。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载,杨抡是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举人第42名、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  相似文献   

2.
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所藏的《福珠哩殒难碑》拓片作为反映"同治新疆民变"的个案,不仅见证了同治三年由库车作为民变的中心点向回疆八城逐渐蔓延的动态过程,而且也反映了清政府收复天山南路及其善后事宜。传世的清代文献对这一事件经过的记载不仅内容较少,且前后矛盾。本文探讨《福珠哩殒难碑》的相关问题,希望从一个侧面纠正"同治新疆民变"后世记载的错误,为新疆近代史研究提供信实的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福年 《春秋》2013,(4):33-35
《喜盈门》是中国农村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问世以来,久映不衰,对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影片先后荣获了"金鸡奖"荣誉奖,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第一名,"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第一名,国家优秀农村题材创作奖第一名。放映半年的准确统计:观众人次三亿一千六百五十万,一年后统计五亿人次,此后又多年放映,观众人次总共有六亿多。当年,胡耀邦总书记曾两次观看《喜盈门》,给予高度评价。有一次在接见全国电影创作会议代表时,他突然脱稿发问:"《喜盈门》的编导来了没有?"可见,从亿  相似文献   

4.
从《白鹿原》到《丁庄梦》,是一个农村人自我德行逐渐丧失殆尽的过程,是从"仁义白鹿原"蜕变到"末世梦魇的丁庄"的过程。《白鹿原》人的自我始终生活在祠堂里,个人自我以道德自认,其外在表现则为"学为好人"。丁庄人丢了《白鹿原》的"魂’,人死如灯灭,完全去意义化。表现在丁庄人现世的生命如同果戈里笔下的"死魂灵"。丁庄最后的悲惨结局可想而知:人去村空,"穿过丁庄时,像穿过没头没尾的沟壑一样"。  相似文献   

5.
一九七九年暑期,一位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一年级的女学生,由北京回到香港探望阔别三十年的父亲.三年后,她以一部反映香港社会生活的多幕话剧《好运大厦》作为她的毕业论文.这位剧作者叫何冀平,目前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编剧. 《好运大厦》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大陆上第一部描写香港社会、塑造出形形色色的香岛人物的戏剧作品.何冀平不但对目前的香港社会生活有着深切的感受,而且在同香港各阶层居民的接触中产生了一定的感情,有着反映他(她)们的痛苦、困惑和希望的强烈要求. 《好运大厦》着重写了香港的一家人:  相似文献   

6.
何远鸣从大洋彼岸的美国旧金山寄来最近出版的他的两本画册,一本是《旅美画家何远鸣作品集》,另一本是他主编的《新世纪国际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大赛优秀作品选》,这是何远鸣旅美4年来艺术创作的结晶。一个大巴山深处的农村放牛娃,走过50年艰辛而又漫长的人生之路,飘洋过海,终于成为美国人民敬仰的艺术大师,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使者。1951年,何远鸣出生在川北旺苍县黄洋镇农村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童年是在"晚笛数声牛背滑,满村红雨落桃花"的牧童生活中度过的,由于背上"家庭出身不好"的黑锅,1965年他上完初中就失学回乡当了农民。然而…  相似文献   

7.
《南诏德化碑》是我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是研究唐史特别是南诏史的第一手资料。公元766年(唐大历元年),南诏阁罗凤立此碑于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表明南诏“世奉中国”,辩解他的“叛唐”是出于“不得已”;(《新唐书·南诏传》)后代“归唐”,“但指太和城碑及表疏旧本呈示汉使,足以雪吾前过也”(《蛮书》)卷3)。从而在他的继承者异牟寻时,南诏又归属唐王朝。《碑》文记述了南诏在唐王朝的扶植下统一  相似文献   

8.
书讯     
《台声》2016,(1)
正《生活的艺术》《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旅美专事创后的第一部书,也是继《吾国与吾民》之后再次获成功的又一英文作品。他将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予以充分的传达,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效仿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影的告别》在主体领域,排演了一次对主体的突围活动,用影的选择宣告了作为主体的人的失败,塑造了一个彷徨于无地的他者形象,是鲁迅对主体身份和出路的一次现代意义上的思考。全篇的意义:只有从《影的告别》中的"影"的形象——告别自我的他者形象——出发,才能将《野草》各篇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解读,从而真正理解《野草》主体形象的后现代内涵。  相似文献   

10.
《尹宙碑》和蔡邕葛国峥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我来到鄢陵县城东关,拜谒了慕名已久的书法瑰宝、河南省重点保护文物《尹宙碑》。《尹宙碑》现保存在鄢陵县初中院内(原文庙戟门内),碑高2.09米,宽96厘米,碑文叙述汉代豫州从事尹宙的家世及其功这。尹宙,字...  相似文献   

11.
曾小梦 《求索》2010,(11):244-246,252
《晏子春秋》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形象。这些故事虽不能完全作信史看待,但多数是有一定根据的,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史籍相互印证,作为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全书共引《诗》24次,引诗者多为晏子,兼有齐景公、叔向等人。晏子引《诗》主要是将《诗》作为论说礼治、德治、仁政以及民本思想的依据,增强劝谏的说服力,可见《诗》在其中发挥着理论依据的功能。《晏子春秋》引《诗》,反映了春秋末期《诗》的流传与接受情况。晏子等人对《诗》的接受,主要代表了当时儒家以外的人对《诗》的接受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国务院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公布实施,这是今后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保障农村五保对象的正常生活、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依据。现结合我省实际,就做好贯彻实施《条例》工作通知如下:一、认真学习宣传《条例》,进一步提高对农村五保供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是农村最困难的群体.解决这部分人的生活问题,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中的形象。贯彻实施《条例》,进一步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条例》的精神,掌握政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反映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生动实践的专题纪录片《一家人过日子——云南故事》,已由云南教育出版社所属云南教育音像电子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在"2017北京图书订货会"一号馆亮相。本片分上下两集,共80分钟,围绕"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展开。上集《一家人》通过民族团结誓词碑、独龙江隧道、孟连事件、佤山幸福工程、喜洲镇喜林苑、纳西东巴和桂生等故事,融入珍贵的历史影像,生动阐释了60多年来云南各民族怎样成为一家人;下集《过日子》则讲述了发生在通海纳古镇、巍山西莲花村、永仁诸葛营村、洱源郑家庄  相似文献   

14.
“当地烟,外国烟,成瘾苦海都无边.前人唱,后人和,饭后一支,神仙生活,错!错!错!烟如泪,人苦透,咳嗽气喘罪受够.喜乐少、愁苦多,一朝上瘾,终身枷锁,莫!莫!莫!”这是台湾社会流行的一首模仿宋代陆游的《钗头凤》填写的《戒烟歌》.这首《戒烟歌》是一位台湾同胞寄给他在牡丹江市的亲属的.他在信中写道,台湾吸烟人大部分靠此戒了烟,他也是其中一员,希望大陆吸烟同胞都来试试.我本人已经试过了.我靠《戒烟歌》度过了最初几天的关键时刻,每当烟瘾袭来,我便默诵戒烟歌,几遍之后,烟瘾也就过去了.清早起床后是吸烟愿望最强烈的时刻,我除反复背诵戒烟歌外,并结合回顾自己吸烟带来的害处,脑际里尽量浮现“喜乐少、愁苦多”的情形,从而树立决不动摇砸碎“终身枷锁”  相似文献   

15.
生而为人,那么,人的价值是什么?有的人可能向自己或向别人提出过这个问题;也有些人活了一辈子却从来不曾想过这个问题,但他们仍以其人生实践表明了他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可以说,人的价值问题是谁也避不开绕不了的大问题。孙观懋的小说集《撒旦的礼物》通过对丰富而又复杂的人生的表现,对人的价值问题作了艺术的探索。《撒旦的礼物》小说集共收小说22篇,是孙观懋10年来小说创作的选集。他说:"小说是用放大镜、显微镜看人生,要在一个个血肉存在丰满的人生中找回人的价值":"小说拒绝忘却,恰恰相反,它要把一切有价值的存在,用鲜活的文字固定下来,让人们永远记住。"(《后记》)他是这样认识小说的,在《撒旦的礼物》中也是这样从事艺术实践的。《小巷幽默曲》中的老段,生活很不称心,但他勤于思索,善于考虑问题。他发现,"时代的标志","不是牛仔裤,不是日立家用电器,不是奥琪系列化妆用品,也不是矗立在市中心的摩天大楼,是对  相似文献   

16.
5·12注定要铭刻在世人的记忆里,因为那场无情的浩劫夺去了数万条鲜活的生命;也因为在灾难面前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团结、互助、仁爱和坚韧的巨大力量。死者已矣,生活还要继续。灾难留下的心理创伤要愈合,废墟需要重建,收拾起对亲人的思念、对家园的不舍,灾区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恢复重建。转眼又到5月12日,一年过去了,为着那一份牵挂和祝福,本刊特别策划了《灾后一年间》专题报道,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展现了灾区人生活和工作的点点滴滴。《灾区检察官的工作和生活》表现了在心理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困难面前,检察官们自强奋发的奉献精神;《马国湘:永远放不下那一片土地》展示了一个政协人对灾区住房和校舍问题的关切和深刻思考;《特殊的牵手需要特殊的爱》则反映了灾区人灾后心理和婚姻重组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全国大后方的倾力支持,我们相信并祝愿,灾区人民一定可以尽快重建美好的新家园。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东明县政协编辑的《南华真人在南华探寻之路》一书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内容涵盖了发现探索、研讨论证、四方回声、文献资料四部分,计32万字,同时还收录了照片30余幅。全书讲述了从1981年夏在东明县发现《庄氏族谱》、"先贤庄子例应优免差徭碑",后又发现15通记有"漆园""南华"字样的明清时代的各类石刻及"普河桥"遗址等,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揭示了庄子故里的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文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再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丰富和发展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主题;构建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新的伟大工程;反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和任务;把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外交策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江泽民文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对当今和以后的社会主义发展起着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生活"是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所关注的主题。在他看来,生活首先是一个立体的呈现,以人的生命存在为根基,直接呈现为生产活动,整体呈现为社会关系的全貌,精神呈现则表现为意识。现实的人作为生活的主角,在社会关系搭建的这个大舞台上,以感性活动演绎着丰富的剧情,从而揭示着生活的真谛——实现人的解放。对生活的阐释实现了马克思哲学观的彻底变革:回归人本,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实现了主客体在人类历史活动中的统一;反观现实,确立了生产实践的中心地位,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异化的生活状态;展望未来,昭示了人的自由与解放的可能性,构建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生活图景。  相似文献   

20.
社会救助程序,即行政主体实施救助、行政相对人申请和获得救助的方式、步骤、过程、时限和顺序.在我国,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和城市"三无"人员供养、自然灾害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主要内容,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配套,以政策优惠和临时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但我国社会救助的法治化水平还不高,尚未出台《社会救助法》,除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等按救助项目立法的行政法规外,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主要由部委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各级政策性文件构成,其中各级政策性文件所占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