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对深圳提出了“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等五大战略定位。围绕五大战略定位,创新司法服务保障先行示范区建设,是当前深圳两级法院面临的重大课题。在粵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利好下,强化司法服务和保障,有利于推动粵港澳大湾区规则体系的相互融合,进一步释放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推动深圳沿着强国之路率先作出示范。  相似文献   

2.
宫雪  肖波 《中国审判》2020,(6):8-11
风起南海,潮涌珠江。因改革开放而生、而兴、而强的广东深圳,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社。2019年明,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相似文献   

3.
《中国审判》2020,(6):1-1
2018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作为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明确了深圳的发展方向与特殊使命,为深圳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革故鼎新,得宝而安。”从文天样“三过零仃洋”的不朽诗篇到客家、广府多元并存的民俗风情,从古代历史上的宝安县到改革开放中的深圳市,宝安不仅承载着深圳的历史渊源与文化积淀,也一路试水领跑,以“敢为天下先”的探索精神走在深圳改革的前沿。如今,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如火如荼,肩负着先行先试历史使命的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高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5.
2009年,中国司法改革承上启下的一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过三十余年的司法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但近年来,司法人民性的强调、调解政策的转变、“三侗至上”的提出等导致许多人对司法改革的前景担忧。鉴于中国司法改革相对平稳和保守,这些至多表明司法改革趋缓或进入休整期,迈向司法现代化的大方向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6.
中国司法建设三十年的成就、经验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昕 《政法学刊》2009,26(1):5-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司法经过三十年建设,基本形成了健全的司法制度,树立了科学的司法理念,取得了良好的司法效果,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司法建设的未来是现代司法、中国传统和社会主义司法三大元素合理配置的过程。未来中国的司法建设将以现代司法元素的扩张为主要方向,兼顾中国传统和社会主义司法两大元素中的优势,不断整合,最终迈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革命法制建设经历了从农村根据地到城市解放区,进而发展到新中国的历程,其中的司法建设也随之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并推进到全中国的重大转折.哈尔滨解放区将根据地时期的“便民”司法传统与城市司法实践相结合,注意满足城市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在法律术语、法庭形式、司法程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了哈尔滨解放区规范化、国际化的城市司法特色,实现了中国革命法制中司法建设“从农村到城市”的重要转折,为新中国的司法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作为正在建设中的国际化城市,在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中,坚持做到“3个结合”,有效提高了领导干部的依法执政和依法管理水平,推进了国际化城市建设进程。自1993年被广东省委确定为依法治省试点以来,我市先后被中央和省评为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全省“依法治省工作先进单位”。 努力营造良好的城市法治环境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在开放的过程中不断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新世纪新阶段,中央和省对深圳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制度创新方面走在前面,实现新发展。省委书记张德江实地考察后要求深圳“以提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改革道路概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丕祥 《法律科学》2008,26(5):3-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改革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建国近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经历了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历史行程。建国之初的废除“六法全书”、司法改革运动和“五四宪法”,奠定了新中国司法体制与制度的基础。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当代中国司法制度进入了恢复与重建的历史新时期,也由此揭开了司法改革的序幕。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到现在,当代中国司法改革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从以审判方式改革为主导的司法改革,逐步深入到体制性的司法改革。当代中国司法改革所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乃是坚持不懈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改革道路的过程,是一个在改革中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从2007年10月贵阳市清镇环保法庭成立,到2014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宣布成立环境资源审判庭,我国的环境司法专门化走过了7年,呈现出明显的“从地方到中央”、“从试点到推广”的特征。环保法庭成长及环境司法专门化的历程,既与“试点先行”的改革思路相契合,也有与司法体制机制相悖的疑问。7年风雨路,有得有失,都将对中国的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发展,乃至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影响,值得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1.
司法所作为司法行政机关的最基层单位,是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司法厅以打造“人民满意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为总目标,坚持政治引领、党建先行,坚持民意导向、实战转型,深入实施“365”工程,全面加强司法所组织建设、业务建设、队伍建设和装备设施建设。先后部署开展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年、达标年、深化年“三年行...  相似文献   

12.
王卿  王国龙 《河北法学》2024,(3):92-107
人民法庭是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为适应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以及回应基层社会法律治理的需要,围绕着基层矛盾纠纷的有效解决,新时代人民法庭正在通过“两化建设”和“示范化建设”,以法治的逻辑来型塑和重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并逐渐形成了新时代人民法庭的角色定位及建设模式。当然,对新时代人民法庭的角色定位及建设模式,也亟需理性反思和理论提炼,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司法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司法改革,其价值追求在于提高司法公信力,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司法改革的推进与司法公信力建设的核心在于司法公正和人权保障。司法只有坚守人权底线,才能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同和信任,才能助推司法公信力的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建设在于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强管理监督与推进司法的科技化。司法责任制将实现“权责统一”作为改革的目标之一,同时又强调管理监督,对司法权进行必要的限制。司法的科技化使司法理性与科技理性得以深度融合,并有效促进了司法的公正和效率。司法公信力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包括立法系统、司法系统、行政系统、社会组织系统等,各子系统之间还需要紧密合作、互相支持,形成一种“合力模式”,才能实现司法公信力建设这个统一的目标。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实现有赖于司法进步,而司法进步的标尺在于司法公信力的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提升除了需要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强对司法活动进行监督制约之外,还需要强化人权保障。今后的司法改革,将在改革战略上致力于推进司法公信力建设和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事业建设,并将其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整体框架加以建构。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密切结合中国实际,全面阐述了在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如何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推进司法体制和司法能力的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命题,形成了丰富、严谨的司法改革理论体系。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司法改革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邃的理论内涵,其以创新性为统领、以人民性为根本、以科学性为内涵、以实践性为导向,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理论与司法改革实践的创新发展,必将在深化司法改革、建设法治中国的道路上发挥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于泓源 《中国司法》2010,(12):21-23
“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步伐的加快,既为首都司法行政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才能实现首都司法行政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陆银辉 《行政与法》2022,(12):40-46
位于沿海发达地区的浙江省S革命老区坚持奋斗、勇于创新,曾成功创建了“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现在正致力于建设“新时代革命老区共同富裕的先行示范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浙江省是民营企业集聚地,民营企业家既是推动浙江省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重要构建者。因此,通过浙江省S革命老区建设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中民营企业家的助力实践,形成了民营企业家助力共同富裕的“六大机制”即“红色驱动机制、要素撬动机制、平台联动机制、文化融通机制、服务优化机制和示范带动机制”,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力推进,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刑事司法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检察机关协同各政法单位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推进刑事司法改革,着力破解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体制性障碍、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司法独立的另一种诠释:权、责、信的统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玉霞 《现代法学》2000,22(5):57-60
作为一种独立的制度有机体 ,司法必然包含着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品质和取得社会认同与支持的价值亲和性。从对司法独立的制度及中国背景的实在考察中 ,检视出中国司法之独立的根本障碍在于各级决策层对司法权的独立缺乏信任和中国司法责任机制的缺乏。因而 ,作者主张以责任先行来引导中国司法的全面独立。  相似文献   

19.
2001年是新世纪的开元之年,是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第一年。进入新的世纪,首都的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以及对外开放将全面持续发展。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为司法行政工作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年,北京市将以加快发展为目标,深化改革,开拓创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为新世纪司法行政事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作用 ──努力维护首都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北京作为首都,稳定…  相似文献   

20.
李林 《中国司法》2013,(2):18-19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战略任务,法学界法律界为此展开_『热烈讨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司法建设和司法改革取得显著成绩。这是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基础,也是保持司法改革连续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