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理的标准问题,是哲学的一个基本的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认识,目前比较趋于一致的看法是,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其原因和理由,不仅仅是这个观点曾经被革命导师毛泽东同志写进了有关哲学理论著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经过长期的实践选择,人们才形成了这样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2.
理论界对检验实践的标准问题的争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真理是检验实践正确性的标准。真理是客观规律的主观存在方式,离开这种客观规律的主观存在方式,人类将无法把握任何客观规律。因而它也就成为人们行为是否符合客观规律的唯一的科学尺度。真理能够成为检验实践的正确性标准,理由是:①真理具有科学性。②真理具有绝对性。③真理具有客观性。有的论者指出,在真理形成过程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一种认识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为真理。  相似文献   

3.
沈明瑞同志撰写的《饶和埔诏苏区简介》(见《党史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1期,下称《简介》)认为饶和埔诏中心县委,饶和埔诏苏维埃政府成立于1927年的春夏间。笔者查阅有关史料,发现历史上并没有饶和埔诏县委这个组织机构,饶和埔诏苏维埃政府也并非成立于1929年6月。  相似文献   

4.
最近《中共党史研究》开辟了“探索与争鸣”栏目,刊登了韩钢关于《对毛泽东思想形成问题的探讨》一文(以下简称《探讨》)。作为一个党史工作者,对编辑部开辟这个栏目,贯彻党的“双百”方针,活跃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空气,我是衷心拥护的。也正是本着这种精神,我想对韩钢的某些论点提出一些看法,与其商榷。一、关于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准问题我同意韩钢提出的毛泽东思想形成不同  相似文献   

5.
《福建党史月刊》1990年第4期登载了郑澄桂同志《闽浙赣省委称谓究竟始于何时》一文(下称郑文),对闽浙赣区党委改称闽浙赣省委的“起始”时间作了新的考证,否定了他自己原将改称一时间判定为“1947年11月15日”的说法(详见《福建党史通讯》1987年第7期)。这种求真求实的治学态度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郑文仅凭一份华东局“辰灰电”,断然得出“证明了上级  相似文献   

6.
杜润生同志在1999年第10期《百年潮》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新区土地改革的回忆》的文章 ,其中“反左出右 ,反右出左 ,决策两难”部分 ,有一段关于解放初期广东土改的文字(以下简称杜文)。杜当年是中共中央中南局秘书长、中南土委会副主任 ,曾到广东指导土改运动。对广东土改 ,他是这么写的 :当时广东、湖南两省是我们的两个重点。广东工作由华南分局领导 ,书记是叶剑英 ,主持土改工作的是方方同志。他们很重视搞好土改。运动开始后 ,南下干部反映放手精神不够。中南局就派我去协助一下叶剑英和方方同志。我们去了以后强调放手发动…  相似文献   

7.
指导改革的方法论原则涉及改革的战略选择,中国的改革以怎样的方法论指导,对于改革的成败得失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这里发表的顾乃忠同志的《抓住主要矛盾 深入推进改革》是一篇就中国改革的方法论问题同乌杰同志商榷的文章.乌杰问志关于改革方法论的谈话发表于1993年11月24日《光明日报》.两篇文章对中国改革的万法论问题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见解.本刊在发表顾乃忠同志文章的同时全文转载乌杰同志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被访谈录,以供读者比较和思考.我们相信,关于改革方法论的讨论,对于当今中国的改革必将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4期上发表了黄少群同志一篇题为《对中央苏区第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几点新议》的文章(以下简称《新议》)。读后颇受启发,但我们对文章中有些观点和史实有不同的看法。下面仅就第二次反“围剿”中有关建宁战斗问题,提出我们的看法,以求教于黄少群同志以及党史和革命史界的朋友们。一、关于建宁战斗该不该打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笔者曾在《红旗文稿》2005年第3期撰文认为,虽然廉政保证金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反腐举措,但是它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并且我国尚不具备实施这一制度必要的制度配合,所以目前不宜急于推行。吴迪同志在本刊21期对拙作提出了不同看法。结合当前尽管社会公众对廉政保证金  相似文献   

10.
关于邓小平理论起点的几个问题——兼与吕书正博士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茅生荣 《探索》2000,1(1):24-27
事物形成过程的起点有两个特性,一、它是从潜在到显在的变易中取得的;二、它是向前发展的。邓小平理论的起点,是邓小平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以提出或强调毛泽东思想某些规定性的方式来体现的、有邓小平个性特点的思想理论活动,因此,它的出现应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吕书正博士否定“起点”在三中全会之前,而把三中全会看成“起点”的种种理由,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有关人们之间利益矛盾与人们共同利益即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历史本质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对政治学研究的重要理论贡献。基于这一科学理论,政治学第一次成为真正的科学——可对政治现象做出正确解释与预测的科学。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本质特征。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的任务是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提供指导政治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人民根本利益,同时注重研究政治思想、意识形态与政治教育及其客观作用。政治定义是政治学体系对政治的第一个理论规定,不需要揭示政治的所有本质特征,只需要揭示政治现象的最初、最简单的本质属性。为此,可以这样界定政治:政治是基于人们共同利益——利益相互冲突又必须生活于同一社会共同体的各阶级、阶层人民的共同利益即人民根本利益——而以特殊方式重新组织社会所产生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2.
甲:前些年在全党和全国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最近,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请您讲讲两者的关系好吗? 乙:好哇!我很愿意同你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其实,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与实践标准是完全一致的,并不是互不相同的两个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一、改变预期有可能导致从通缩跳向通胀时下,为了扩大内需,阻止经济衰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项接一项地出台。最近,又有人提出“搞点通货膨胀”,并以多种理由证明其“有益无害”(沈立人:《能否搞点通货膨胀?》,《内部文稿》1999年第19期)。我以为此论实不足取。面对中国当前特殊的经济背景,必须高度警惕通货膨胀。主张“搞点通货膨胀”的同志虽然出发点是好的,想用多发票子的办法消化存货,刺激经济,但是“适度通货膨胀”的  相似文献   

14.
制度的价值探析--兼与江荣海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类价值观演变史及其制度价值观演变史的角度,研究了制度价值二元性的矛盾,提出制度价值评价的二元标准,并对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的评价提出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15.
怎样搞好国有企业,人们提出了各种方案,杨承训同志提出的“以设集体股为突破口优化国有经济”是其中的一种。不过,这种方案并不新鲜,已故经济学家蒋一苇10年前就提出过。蒋一苇同志不叫“集体股”,叫“企业所有制”,提法不同,性质没有什么两样。据闻蒋一苇同志还曾把他的主张在一部分企业中进行试验,结果是除了造成国有资产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被称为:某某阶段的最低纲领(或基本纲领)。把中国革命“两步走”的理论视为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低纲领是不正确的;而党的二大提出的反帝反封建主张亦仅仅是该纲领的核心内容,当时这一纲领方才“提出”,尚未“形成”,更不可能“全面、系统”。二大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是正确的,又是不完善的,当时还不可能形成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低纲领的“初步理论体系”。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伴随着理论的成熟,该纲领才形成。  相似文献   

17.
朱晞 《探索》2008,25(1):154-160
马克思说:"在古代世界,商业的影响和商人资本的发展,总是以奴隶经济为其结果".恩格斯说:"或者是像古代那样,城市在经济上统治乡村".上述经济情况是存在的,但只是雅典、罗马的一种局部现象,所以,奴隶制,作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只是雅典、罗马的一种局部现象.除雅典、罗马外,恩格斯说:"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毫无疑问,农奴制和依附关系并不是某种特有的中世纪封建形式……例如在特萨利亚很早就有了";赫罗泰"处于农奴地位".肯定了农奴制和依附关系在古代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一段时期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党的工作怎么做,引起了党内外同志的注意。究竟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或者在以后的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国有大中型企业党的工作要不要加强和改进?怎么加强和改进?目前看法不一,并且有的看法在基层引起了较大的反映。这个问题不回答和解决,不但会引起混乱,影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影响党的领导的加强和改善,而且会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深化改革,对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不利。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党的工作的影响有两种可能:一种  相似文献   

19.
《党史博采》1996年第4期刊登了方培虎同志的《少共国际师——一支特殊的红军队伍》(以下简称方文)一文,我们读后获益匪浅。但文中有几处提法是否确切,值得商榷。我们愿与方培虎同志共同探讨。 一、“少共国际师”是何时成立的? 方文中所阐述的“少共国际师”成立之原因及过程,我们的看法与之相同。但方文认为“少共国际师”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不断强化多项有效措施, 加大反腐倡廉工作的力度,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但当前腐败现象依然屡禁不止,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这就使人们不得不深思,究竟如何大力创新手段,深入推进当前我国的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