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广西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昔日相对与世隔绝的少数民族地区受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一些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灭失的严重危机。因此,精心打造广西民族文化特色,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抢救、整理、规划,对促进广西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甘安顺 《桂海论丛》2002,18(6):77-79
广西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 ,要把重视点的建设与重视线的规划和面的贯通相结合 ,改善广西民族文化景观资源发挥优势的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 ;要把坚持民族特色和流行时尚相结合 ,焕发广西民族文化风情资源的勃勃生机 ;要把重民族传统与重现代创新精神相结合 ,发挥广西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优势 ,才能实现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 ,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  相似文献   

3.
试论广西民族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继红 《桂海论丛》2003,19(1):92-94
广西具有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要使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 ,必须在充分认识广西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大力培育和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促进广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民间铜鼓文化,是一种跨民族综合性文化现象,它具有娱神、娱人以及权力和财富象征等文化功能,对加深了解生活在我国红水河畔的壮、汉、瑶、苗等民族的历史交融和文化互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文化部确定的首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工程10个试点项目中,广西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就是其中的一项。  相似文献   

5.
壮族人民从广西迁入贵州以后,受当地苗侗文化的影响,与其文化源头—广西壮族产生了不少的区别,从而也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贵州壮族风俗风情文化。通过这些具有鲜明地域性的壮族文化来揭示一个民族如何在迁徙的过程中,在经历不同区域、接触不同民族后,文化在表现形式和内涵上的区别,从中探讨文化"源"与"流"的发展与变异,以思考文化的采借问题。  相似文献   

6.
程林辉  张强 《桂海论丛》2014,(2):126-129
建设民族文化强区,应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结合广西区情、体现广西文化特色的基础上,选择"重点突破、民生为本、资源整合、多元发展、培育市场、人才优先"的发展路径,以促进广西文化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侗族大歌自从被专业音乐人士发现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它在世界民族民间音乐领域中那不平凡的影响和地位。伴随着侗族大歌从乡村走向城市,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光辉历程,它的存在与发展不断受到来自外界不同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使其难以逃避文化变迁的宿命。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从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出发,去感思它的未来和变化。  相似文献   

8.
阳光明媚的周末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感受这恢弘建筑中珍藏的民族经典是一件无比惬意的事。坐落在青环路上的广西民族博物馆,远离喧嚣,每周二到周日向市民免费开放,正是周末休闲的好去处。听闻1月15日~2月25日,由广西艺术学院和广西民族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博物馆·美与时尚"首届广西民族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展正在火热开展,记者在和煦的微风中踏上了探访之路。走进展厅,淡黄的光束投射在"博物馆·美与时尚"首届广西民族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展的展牌上,旁边是几十幅创意展品  相似文献   

9.
余益中 《传承》2012,(7):24-25
发展是硬道理,文化发展也是硬道理。加快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事关科学发展全局,事关富民强桂大业。“民族文化强区”就是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就是文化硬实力强、文化软实力强。民族文化强区是一个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有刚性指标作支撑。建设民族文化强区必须下真工夫,出硬措施,奋力赶超跨越,加快提升广西文化综合实力,让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广西民族文化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10.
杜精睛 《传承》2013,(9):144-145
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广西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然而,在广西乃至全国,一直存在开发式保护所带来的遗产现代性增强与遗产本真性消退和文化空间遭到破坏之间的价值等问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郭凤鸣 《前沿》2010,(24):150-153
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教育面临着较为突出的文化选择障碍,表现为:民族教育中民族语言的逐步失语;民族教育内容的悄然改变;教育大环境不断受到新生状况的挑战。既然这样,民族教育的文化选择就应以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以提升民族成员的文化素养为导向,以培育民族成员的文化自觉意识为根本。通过对民族文化的选择、编整和传播,教给民族成员辩证地认知、理解和诠释自身文化的角色与发展,调整心态,尊重与借鉴他文化的经验,与他族积极互动,相互走进,共同建构一个和谐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2.
吴毅 《桂海论丛》2002,18(4):70-73
广西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进行合理而科学地开发 ,使之转化为精神产品和文化产业 ,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进步 ,而且还有利于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因此我们要解放思想 ,深化改革 ,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加大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的力度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13,(10):2+153
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的魂。发展繁荣各民族文化是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民族创造力的催化剂广西是多民族的自治区,各民族文化精彩纷呈,各具特色。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发展繁荣各民族义化,精心打造各民族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使各民族文化根从更牢,枝叶更茂,花蕊更艳!  相似文献   

14.
对侗族大歌申遗后的保护状况与效果进行分析,梳理了侗族大歌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概述了侗族大歌的文化主体性在侗族大歌文化传承中的功能和作用,并对民族文化保护中的有效的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海巴根那 《前沿》2002,(9):59-61
关注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关注民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传统文化 ,是时代赋予我们民族教育者的历史使命。所以 ,担负着民族教育现代化责任的人 ,必须认清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关系 ,寻找适合自己民族发展的最佳道路  相似文献   

16.
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是广西重点打造的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该区域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民族风情淳朴浓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富集。要不断丰富该区域民族文化的内涵,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将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实施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促进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严庆  李彬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4):152-158
在实现民族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防止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遗失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在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中,民族文化从多方面影响和制约着民族教育,民族教育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民族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又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依据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相互关系原理,贵州省实施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实践表明,这一活动是一项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互动发展的助推工程,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可选道路。  相似文献   

18.
南桂香 《今日民族》2011,(12):30-31
耿马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民族文化资源富集之地。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着自己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以傣文化和佤文化为主体,其他世居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的多元民族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9.
刘绍卫 《传承》2012,(21):20-23
党的十六大以来,广西从提出建设"文化广西"构想到确立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目标,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文化事业机构不断完善,艺术门类逐步齐全,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各项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一条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人类文明的高度发达必然要建立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没有传统就没有今天,也不会有人类的未来。民族传统文化其内涵一方面表现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民族史观、人文风情,一方面表现着独特的经济生产活动方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突出和宣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环境和空间。鄂温克民族是世界民族之林中最优秀的民族之一,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发扬光大民族传统文化和探讨拓展适应新时期的民族经济新路子,是时势的要求,更是鄂温克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