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尔兰文学对"原乡神话"的追逐起源于叶芝,然而希尼却看到了它的局限性.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怀疑和反思,希尼有意识地创造出一系列日常生活化的乡土意象来摆脱对"原乡神话"的乌托邦式寄托,并将这些意象与文化价值的相互指涉和冲击相关联.这一极具个人气质的表达方式使得北爱尔兰的乡土经验最终达到了普泛化.  相似文献   

2.
论杜甫早期诗歌的审美情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圣杜甫在早期诗歌创作中即表现出丰富而高尚的审美情趣,脱弃凡近,卓荦不群,主要呈现方式为注重色彩、崇尚飞动、讲求韵律,这一切都对诗人以后的审美实践活动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惠玲 《求索》2015,(3):130-134
谢默斯·希尼以一种带有现代文明的眼光试图找到语言与历史的根,冷静地挖掘品味着爱尔兰民族精神。面对爱尔兰文化与英国文化、爱尔兰人身份与英国人身份的矛盾,希尼在其诗歌中展开了一条自我挖掘、自我救赎之路。诗人通过他熟悉的生活,不停地"向更深处""挖掘"爱尔兰的传统"民族历史"政治和宗教冲突的根源,在后来他通过构建"字母——符号"平台,找到了解决民族性矛盾的途径,唤醒了凝结于土地下的爱尔兰民族历史。他的诗歌彰显了爱尔兰民族精神内在的张力与力量,把爱尔兰民族精神的"荒芜之地"变成了"重生之地",最终让爱尔兰民族精神像"带着露珠的空壳一样重新出现"。最终,诗人希尼自己也完成了从"丰饶角"到"空壳"的自我"纠正"之路。  相似文献   

4.
刘德岗 《前沿》2009,(9):185-188
北岛和舒婷是新时期以来蜚声诗坛的两位有重要影响的朦胧诗人,他们在人生阅历、诗美追求上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他们在诗歌美学方面还是表现出了诸多不同:在诗意内容上,北岛以"恨"为主基调,而舒婷则以"爱"为主旋律;在诗歌切入点上,北岛从思想切入,而舒婷则从情感切入;在意境营造上,北岛使用的是"缘情造景",而舒婷运用的则是"触景生情";在诗歌风格上,北岛表现出的是壮美,而舒婷表现出的则是优美。  相似文献   

5.
杜梅 《前沿》2013,(17):199-200
李贺和龚自珍是我们所熟知的著名文人,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后世文人有着一定的影响。他们有着某些相似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两位文人诗歌创作过程中运用共有的意象——“神鬼”和“剑”。本文的中心在于探究两位文学巨人诗歌意象的相同之处,同时作为文学独立的个体,两位诗人的文学作品又“同中有异”,因此意象的相异性也当成为文章比较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王兴邦 《传承》2009,(17):52-53
诗歌中曲子格律规定之外增加的字叫衬字,是和正字相对而言的。就形式而言,衬字好像是多余的字,就内容讲却不是可有可无的字,而是按格律不算字数,吟唱时可以不占音节,意思却与全句形成补充作用的字。衬字在词曲和配乐作品中常见,在近体诗中则绝对没有。  相似文献   

7.
王立霞 《新东方》2013,(5):67-71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既有史家的广阔视野,又有政治家的实践真知,还有文学家的丰富感触。身处北宋严峻的社会现实背景,欧阳修对于宋代及前朝的民族问题进行了积极思考。欧阳修的诗歌显示,其民族思想既有积极性,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李国辉 《求索》2008,(1):193-195
含混和复意是中英诗学中的两个重要术语,它们都属于意蕴论范畴,具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它们都认为诗歌的意义有难以解释的地方,都推崇诗意的丰富复杂,都依赖于读者的作用。但作为不同文化中的观念,它们也有巨大的差异。本文深入到中英诗学传统之中,来探索这些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它们的理论背景不同,对诗意的限制条件不同,对作者在意义中的作用看法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学习的理论,如整体性、直觉性、心物同形、完形压强等,对古典诗歌教学有极大的启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整体感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二、反复体味,阅读自悟;三、心物同形,情景交融,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四、发挥想象,填补缺陷,加深对诗歌意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兰世惠  吴红 《前沿》2005,(5):213-215
中日两国早期现代化都发生在外敌入侵、民族独立受到威胁的情况下, 但两国对此却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与做法, 以致产生了不同结局: 日本一跃而成为世界强国, 中国则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力的快速提升,近年来有关中国模式的讨论成为了国内外学者和政治家们所关注的重要议题。那么,究竟我国的发展是否已形成了一种模式?尤其在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相比较,如何客观认识其优势及尚存在的问题,这些理当成为每一个关注中国前途命运的本土学者所应肩负的基本责任。鉴此,浙江行政学院考察团前往俄罗斯等国进行实地考察求证,形成了我们初步的观察与省思。  相似文献   

12.
民族文化独有的特质是其存在的真正价值,扎根于文化本位的民族认同在根本上蕴含着一个民族的尊严和独立。民族文学是民族文化的语符化,蕴含着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民族思想等民族意识形态。文化归属视角下,民族文学的传播必须保留审美在内的民族意识形态。民族诗歌英译过程中,由于语言差异、译者主体性、诗歌的文体特征等因素制约,诗歌的思想性、审美价值往往会受到影响,诗歌原作的民族审美意识不能得到全方位体现,偏离了民族诗歌文化传播的根本目的。在此分析了影响民族诗歌英译中审美意识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从诗歌所属民族的文化理解、意境构建、语言对应、诗歌的主题精神把握等方面来延伸和保留民族诗歌英译中的民族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3.
汉语和英语完全属于不同的两种语系,各自的语义表达和构词方法都不相同。通过对两种语言中共同存在的词缀进行对比研究,在英汉两种语系中,词缀的构词方法存在着异同之处。就词缀的性质而言,英语和汉语两种语系具有相同的构词性等特点,但就词缀的数量和来源等方面又存在差异。词缀是从西方语言学概念中引入的,所谓词缀,在汉语中也称辅助成分,具体表示一个词汇意义的词根和某一附加意义的语素词缀。由于汉语和英语的构词方法不同,英语和汉语词缀拥有相同之处,都是依附于词根的语素成分,就英语和汉语两种不同的语系间的词缀特点、词缀的语法功能、词缀的性质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4.
发现不仅是自然科学的一个起点,也是比较政治学研究的起点。发现从来是在一种比较中进行的:文献的收集、经验的获得和专业感觉都可以有所“发现”,并在这种发现中提出研究的主题,通过一定的叙述将一些潜在的或是人们视为司空见惯的事物或本质显现出来,并加以系统表达,因而发现也就成为了一种创新。比较政治学的“发现”是指通过对人类政治生活中的比较,对已有或即将发生的政治现象、政治观念和政治经验的某些差异和新颖之处进行审视、论证和再现活动。涉及主题提炼、方法运用、核心概念的提出和叙述的展开等诸多方面,尤其是后两者更反映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创新特点。由于比较政治学研究本身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决定了在比较政治学的“发现”中,既要同中求异,也要异中求同。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十五”计划的开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处身于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如何抓住机遇,充分发挥我国在经济发展各要素上的优势,继续保持现有的经济增长态势,就我国在劳动力、市场需求、产业结构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展开了一些讨论并相应提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安琳 《前沿》2008,(3):110-113
尽管有着不同的称呼,大陆法系国家刑法中的“正当行为”和英美法系国家刑法中的“抗辩事由”在认定犯罪构成和是否承担刑事责任这一重大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正当行为和抗辩事由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各自内在的涵义也不尽相同,我国刑法中的正当行为理论可以从中得到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康丹 《湖北社会科学》2007,(12):143-144
夏洛蒂.勃朗特的妇女观是其整体社会观的一部分。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性经济独立意识、妇女自我觉醒意识,可以解读小说《简·爱》中主人公的自我意识和自卑心理。她在作品中通过塑造外貌与智慧强烈反差对比的女性形象达到一种自卑心理的补偿,与此同时,她并不满足于灰姑娘故事的重现,敢于追求女性自我的价值,并极力营造她理想中的和谐爱情。  相似文献   

18.
“郑成功”是台湾古典诗歌中延续不断的重要题材之一,但不同时代,对郑成功的评价不尽相同。清代前中期评价偏于负面,牡丹社事件时,发生了由负面到正面的大翻转,并在乙未时达到高潮。其原因,在于面对异族入侵,人们想从郑成功身上吸取反殖抗敌的民族精神。日据后内渡使连横等跳出狭小空间而有了横跨两岸的宽阔视野,他们吸收了民主革命思想,建立了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岛内情况则较为复杂,《台湾》等报刊的征诗表达民间未曾改变的郑成功尊崇,瀛社的课题则有呼应“皇民化”之嫌,但仍以彰扬郑成功遗民忠义精神和驱荷复土、辟垦台湾的历史功绩为主流。这一演变反映了因应不同时代面临的现实问题,人们思想感情、认同状况的变化,其本身亦为台湾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胡遂  欧阳慧娟 《求索》2007,(5):165-167
胡适在其《白话文学史》第十一章“唐初的白话诗”中曾将诗僧王梵志、寒山与田园诗人王绩并列为唐代三大白话诗人,自此以后,寒山诗歌开始为现代学术界乃至西方世界所重视。我们认为,寒山诗歌其所以能够对古今中外读者产生较大影响,并非因为其中具有许多优秀的具有文学价值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塞舌尔群岛和西沙群岛在地域位置上和旅游资源上都有很多共性,作为有着“世界最后的伊甸园”地位的塞舌尔群岛,它今日的成功经验对西沙旅游资源的开发有着很重要的借鉴作用。笔者以开发条件和开发模式作为切入点,对塞舌尔群岛和西沙群岛的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对比研究。提出西沙群岛旅游资源开发可从开发规划、开发理念、环保机制和管理体制等几方面向塞舌尔群岛的旅游资源开发中获取经验;根据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从科学规划、资源整合、生态旅游建设以及监督管理体制四方面对西沙群岛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