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地方保护主义是指在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经济利益冲突中,某些地方政权机关采取违法手段以保护本地利益的行为。消除地方保护主义,除了中央权威进行行政控制之外,还必须建立完善行政诉讼与宪法审查等制度,实行全面、有效的司法控制。  相似文献   

2.
地方保护主义的利益攸关方追逐的是个人利益最大化,最终损害国家的整体利益。地方保护主义违背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扰乱市场经济,损害政府公信力,也是一种腐败。一些地方官员与市场经济主体存在关联利益,形成利益攸关关系,导致地方保护主义行为泛滥,须从晋升考核、政府执政理念以及执政职业化等制度设计上消除地方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3.
立法是执法的前提。但是,由于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的严重干扰,目前地方立法中存在着权力扩张、立法冒进、立法非法、各自为政等诸多问题。如不妥善解决,严肃地方立法,将会严重影响执法活动,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4.
(一)近几年来,我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等行政执法部门会同公安、司法部门,认真宣传贯彻有关法律法规,把打假、打私等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查处了一批案件,应当说是取得了比较明显成效的。但在执法中,也暴露和反映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地方保护主义问题,它已成为行政执法的严重障碍,干扰了打假、打私斗争的深入开展。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打假、打私执法实践来看,近年来,在执法中遇到的地方保护主义,已由原来的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直接非法干预,转为现在的以种种理由进行间接非法干预。比如:有的以扶持发展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5.
地方保护主义(LocalityTrotectionism)是指为了本地区的局部利益而不惜以违反公德,违反政策、违反法律法规甚至是犯罪的手段去损害全局利益的一切行为总和。它具有强烈的、明显的本位性,其实质就是一种被扩充放大了的自私自利主义、个人主义。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地方保护主义不断地产生且愈演愈烈,由个别地方的偶然现象发展成许多地方的普遍现象,由单一行政的手段发展成为采用经济的、行政的甚至是司法手段进行地方保护主义。其种类也发展成为有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单位保护主义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利益与中央利益出现了分化,由此产生了地方保护主义.目前,我国法院组织的人事权、财权均依附于地方党政权力,加上宪法对独立行使审判权的规定不够明确,法院容易沦为地方政府实行地方保护主义的工具,在此情况下,必须对现有的法院组织体制进行改变,以解决我国的审判权地方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简论防治检察环节执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侯锐锋,何向南执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近年来,在两种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执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倾向逐渐滋生抬头,且呈蔓延上升之势,危害相当严重,各界反映强烈。所谓执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8.
从民族经济法执行的主体、执行的对象、执行的相对人的范围、执行的性质等方面来看 ,民族经济法执行是指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 (主要是民族地区 )国家行政机关在对少数民族经济和民族地区经济行使管理权过程中 ,组织、贯彻和实施民族经济法的活动。民族经济法执行的形式也就是执法主体组织、贯彻和实施民族经济法的形式 ,主要包括许可行为、征收行为、给付行为、强制行为以及民族经济法执行中的处罚行为。执法者的“经济人”理性决定了他们在执法中不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而且还存在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 ,这一切都需要我们通过必要的法律措施加以补救。  相似文献   

9.
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文章从公安执法活动中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入手,对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危害、成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搞好公安执法活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立法工作中,影响法制统一的主要问题是部门利益倾向和地方保护主义比较突出。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立法涉及各个方面的利益,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的利益群体、阶层,都会通过立法来反映或维护其自身的利益。出现部门利益倾向和地方保护主义往往成为立法的难点。这个问题,地方立法有,国家立法也有,是个“老大难”,要下决心解决好。部门利益倾向,说穿了,是  相似文献   

11.
地方利益冲突、地方保护主义与政策选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利益是以地方政府官员、地方企业与本地居民为主体形成的共生型集团利益,涉及到地区产业发展、区域市场进入与竞争、公共资源与投资分配等多个方面;地方利益冲突与地方保护主义是地方利益主体围绕产业、市场、公共资源与投资利益竞争的结果,政绩显示与政治晋升作为地方政府官员行为的基本目标。受其他地方政府官员行为的影响。中央政府必须承担起协调地方利益冲突与统筹区域发展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执法是国家行政权的重要表现形式 ,应贯彻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目前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法律依据认识不清 ,执法行为随意性、强职权和趋利性突出 ,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执法条件不充分 ,对执法的监督力度不够 ,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要完善行政立法 ,健全执法程序 ,抑制地方保护主义 ,改善执法条件 ,加强完善监督机制和程序  相似文献   

13.
现在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有的地方还相当严重。要搞市场经济,不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经济不可能搞上去。如果不取消地方的行政保护,只注意地方利益,就不能形成全国的统一市场,就没有市场的力量。以啤酒这种商品为例,地方保护就很厉害,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啤酒厂,采取各种手段就是不准外地的啤酒进来,这不是政府、领导者应有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执法过程中的地方保护主义日益盛行,严重影响办案和公正执法。特别是在办理经济案件中表现尤为突出,增加了查破案件的难度,不利于及时打击犯罪,致使有的罪犯逍遥法外。 去年,我们办理的岳修国诈骗案,就是一起典型的有着浓厚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的案件。 岳修国是河南省信阳县工商联贸易公司(以下简称贸易公司)经理,1994年11月,岳在公司一无资金(证据证实该公司只有53.23元),二无货源的情况下,与广西区  相似文献   

15.
根据公共选择理论可知,公共组织有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面,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与相关联组织发生利益冲突,进而损害整体效益。体制上的缺陷造成我国各地各级警察组织为各自利益进行了持久的博弈,而地方警察组织的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各级警察组织利益追求最大化是当前我国警察组织间协作的诸多问题的主因。因此,完善组织制度、规范警察行为、深化改革警察组织结构和提高警务人员素质是解决当前警察组织间协作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阶段行政执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执法权来源不明 ,执法机关混乱 ;行政执法不依程序进行 ;执法干扰严重 ;执法趋利明显 ;执法权力与责任脱节 ;执法人员素质堪忧。原因 :执法环境较差 ;政策不够合理 ;立法存在缺陷 ;监督不力 ;利益格局不稳定。解决途径 :立法是根本 ;强化监督制度 ;改革执法体系 ;严格执法责任和评议考核制 ;大力推进改革 ,合理划分中央地方以及各层级之间的利益格局 ;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7.
财政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财政法制建设 ,要真正处理好立法与强化财政职能、中央与地方、权与法、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执法与监督、严格执法与文明服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司法审判中的地方保护主义 ,是司法腐败的最突出表现 ,是妨碍司法公正的一大弊害 ,它“不仅损害国家的全局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损害国家法制的统一 ,破坏中央的权威 ,而且最终也损害了本地区利益 ,对建立统一、开放、平等、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危害极大。”(任建新 :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的讲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1995年第1期)其危害性具体表现为 :第一 ,司法审判中的地方保护主义把地区利益、部门利益、本地当事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有法不依、执法不公 ,必然破坏国家的统一性和完整性。第二…  相似文献   

19.
完善地方分权与反对地方保护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分权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但也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地方保护主义产生和迅速生长的温床。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的体制性因素同时也正是使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地方分权如何导致地方保护主义,更要通过研究地方分权与地方保护主义之间的关系,找到完善分权、避免地方保护主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行政不作为的行为方式具一定的隐蔽性。应科学界定行政不作为的概念,从《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国家公务员法》等法律的完善、均衡部门和地方利益、明确执法期限等方面敦促行政机关及时、正确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