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欣 《证据科学》2009,17(6):659-661
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审判工作大局,把“案结事了”作为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强化法官调查取证和诉讼指导以及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发挥法院审判职能作用,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促进当事人服判息诉。  相似文献   

2.
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审判工作大局,把案结事了作为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强化法官调查取证和诉讼指导以及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发挥法院审判职能作用,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促进当事人服判息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涉及法医学鉴定的刑事案例,导出司法鉴定对案结事了的积极作用,重点论述了目前司法鉴定制度影响案结事了存在的问题.司法鉴定制度与案结事了密切相关,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决定案结事了这一司法目的.特别强调案结事了背后,可能因对司法鉴定所谓权威性的迷信或盲目遵从而丧失最基本的公平正义.指出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建立将有助于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相似文献   

4.
调解作为人民法院审理民商事案件的结案方式之一,具有迅速化解矛盾、解决纠纷、提高办案效率、节约诉讼成本等优势。近年来,在全国倡导合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逢案必调"成为法院共同认定和倡导的普遍原则,"调解率"也成为司法体系内部评价机制的重中之重。然而,当调解从手段变成目的,伴之而来的就是为追求高调解率而产生的强制调解、消极调解等现象,对实现案结事了的司法价值已产生严峻考验。本文从法院追求高调解率的背景入手,分析了当前法院在调解过程中存在的非法手段及后果,并提出了重构法院调解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常林 《证据科学》2009,(5):629-634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涉及法医学鉴定的刑事案例,导出司法鉴定对案结事了的积极作用,重点论述了目前司法鉴定制度影响案结事了存在的问题。司法鉴定制度与案结事了密切相关,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决定案结事了这一司法目的。特别强调案结事了背后.可能因对司法鉴定所谓权威性的迷信或盲目遵从而丧失最基本的公平正义。指出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建立将有助于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相似文献   

6.
王艳雯  张双华 《法制与社会》2010,(11):128-128,134
本文从“案结事了”被倡导的社会原因,对“案结事不了”现象和本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如何加强刑事案件审判效果,增强法官大局意识和政治敏锐性,注重司法理念、方式,运用审判的智慧,把依法办案和讲法说理、外部协调等结合起来,实现刑事审判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审判职能、说服责任与“案结事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保生 《证据科学》2009,17(6):645-658
本文从司法审判的特点、说服责任的性质与和谐价值的实现等方面。探讨了它们与“案结事了”的关系。在法治社会。法院的角色是根据证据裁判原则解决社会争端。诉讼各方必须履行说服责任,才能使法院判决具有可接受性,使争端得到终局性解决。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不应以调解优先,而应以增强证据意识、完善证据制度来实现案结事了。在刑事诉讼中.只有强化公诉人的说服责任,达到使事实认定者确信无疑的证明标准.才能减少冤假错案,实现案结事了。在民事诉讼中,应当遵循体现和谐价值的“不能采纳用以证明过错或责任的”证据规则.才能避免“善有恶报”、“案结事坏”的恶果。  相似文献   

8.
宋豫  李健 《河北法学》2013,(2):184-190
"案结事了"与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关系紧密,互为因果。自从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把"案结事了"作为审判工作追求的目标以来,全国各级法院积极响应,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但是,人民法院在努力实现"案结事了"过程中,无论是司法说服力的弱化、不信任司法的非理性泛化,还是司法路径的偏颇,均影响司法公信力的树立,从而阻碍了"案结事了"目标的实现。要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惟有从提高司法公信力着手,同时走主动认同和强制认同两条道路。人民法院既要充分发挥调解柔性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又要注重法的指引、评价、预测甚至教育等功能的发挥,在确保司法公开、公正之基础上建立司法权威,通过司法引导、确立社会规则之治。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涉及法医学鉴定的刑事案例,导出司法鉴定对案结事了的积极作用,重点论述了目前司法鉴定制度影响案结事了存在的问题。司法鉴定制度与案结事了密切相关,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决定案结事了这一司法目的。特别强调案结事了背后,可能因对司法鉴定所谓权威性的迷信或盲目遵从而丧失最基本的公平正义。指出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建立将有助于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司法审判的特点、说服责任的性质与和谐价值的实现等方面,探讨了它们与案结事了的关系。在法治社会,法院的角色是根据证据裁判原则解决社会争端,诉讼各方必须履行说服责任,才能使法院判决具有可接受性,使争端得到终局性解决。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不应以调解优先,而应以增强证据意识、完善证据制度来实现案结事了。在刑事诉讼中,只有强化公诉人的说服责任,达到使事实认定者确信无疑的证明标准,才能减少冤假错案,实现案结事了。在民事诉讼中,应当遵循体现和谐价值的不能采纳用以证明过错或责任的证据规则,才能避免善有恶报、案结事坏的恶果。  相似文献   

11.
李训虎 《证据科学》2009,17(6):668-676
为了应对数量庞大的涉法涉诉上访问题,人民法院一直采取诸多措施予以遏制。然而,最令司法实务部门主政者关注的“千方百计上京城”形势依然严峻。“案结事不了”成为摆在司法实务部门主政者面前的难题。在治理上访问题上,最高司法实务部门漂移在两种理念之间,提出“案结事了”的新型司法观。“案结事了”的司法观作为价值目标与行动指南的统一体将调解作为首要的结案方式,改变了调解在当下法院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定位,成为主导全国法院的不同于既往司法观的主流司法意识形态。这样一种司法观却使得裁判事实可接受性的来源建立在当事人对于自身权利的放弃以及模糊的事实认定的基础之上,改变了当下裁判事实可接受性的来源,危及了将来可能的裁判事实可接受性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为了应对数量庞大的涉法涉诉上访问题,人民法院一直采取诸多措施予以遏制。然而,最令司法实务部门主政者关注的千方百计上京城形势依然严峻。案结事不了成为摆在司法实务部门主政者面前的难题。在治理上访问题上,最高司法实务部门漂移在两种理念之间,提出案结事了的新型司法观。案结事了的司法观作为价值目标与行动指南的统一体将调解作为首要的结案方式,改变了调解在当下法院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定位,成为主导全国法院的不同于既往司法观的主流司法意识形态。这样一种司法观却使得裁判事实可接受性的来源建立在当事人对于自身权利的放弃以及模糊的事实认定的基础之上,改变了当下裁判事实可接受性的来源,危及了将来可能的裁判事实可接受性的来源。  相似文献   

13.
14.
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将以案结事了人和为目标,突出抓好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回头看”、重复信访治理、控告申诉案件公开听证、国家司法救助、律师执业权利保障、非公经济保护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控告申诉检察工作质效。  相似文献   

15.
柴秋瑾 《证据科学》2009,17(6):677-679,699
法院调解在我国纠纷解决机制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调解并不意味着抛弃事实“和稀泥”。只有注重证据在调解中的运用,建构相应的证据规则,才能真正实现调解的自由与自愿,才能充分发挥调解促进纷争的柔性解决以及实现社会稳定方面的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16.
《法学》2007,(9):142-145
从行政诉讼制度建立之前到制度建立之后,行政和解经历了一个在制度上肯定到否定的历程。不可否认,行政和解在实践中大量存在,对该制度的探讨也一直延续着。近期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发布并开始实施的《关于加强行政案件协调和解工作的若干意见》又将学界的目光集中于行政和解。作为一项针对行政和解的专门规范,该意见极具重要意义,但是这项规范并未解决行政法传统理论上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法院调解在我国纠纷解决机制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调解并不意味着抛弃事实和稀泥。只有注重证据在调解中的运用,建构相应的证据规则,才能真正实现调解的自由与自愿,才能充分发挥调解促进纷争的柔性解决以及实现社会稳定方面的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18.
2020年初,上海市虹口区检察院在走访调研区内民营企业时,收到某服装企业反映的线索:有网红主播在电商平台直播间内销售假冒该企业品牌的服饰。检察机关迅速将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并共同研判,经过侦查,公安机关锁定网红主播廖某。2020年8月28日,廖某在直播间直播“带假货”时,被警方当场带走。  相似文献   

19.
范磊 《中国司法》2009,(12):99-100
作为一种不同于适用法律的特殊程序,调解有其特殊的技巧。笔者认为在庭前准备阶段做好与当事人的沟通工作和在庭审阶段向当事人解释执行中所面临的风险并灵活调整调解协议书,有助于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调解协议的达成。  相似文献   

20.
案结事了意即纠纷经司法机关最终裁决后,当事人各方均不再对此事有任何异议。本文指出要做到案结事了就要树立司法公信力,树立司法公信力有两种途径:一是司法机关在处理纠纷时,充分考虑当事人的利益诉求,尽量让案件处理结果使当事人各方利益最大化,从而从实体上解决冲突;二是司法机关在处理纠纷时,司法人员通过正当的程序,运用法律知识、经验、素养、技巧等独立地做出裁判,裁判已经做出即产生既判力,任何人非因法定事由,不得"无理取闹",否则将承担不利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