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边区政府高度重视计划工作,把计划作为局部执政的重要管理手段,在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计划管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计划管理的经验,锻炼培养了一批计划管理人才,为新中国成立后宏观经济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销售计划管理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当前,企业的销售计划存在销售计划制定脱离市场实际;管理制度建立不健全,执行不到位;销售计划管理流程不顺畅;管理手段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提高企业销售计划管理水平一是要科学合理的制定销售计划;二是建立、健全严格规范的销售计划管理制度;三是简化销售计划管理流程,提高销售计划管理效率;四是建立积极、高效的绩效考核办法,并严格考核.  相似文献   

3.
共青团江苏省如东县委严永春同志在来稿中认为,计划管理不仅适用于行政、经济部门的工作,而且也同样适用于团的工作。目前,忽视和削弱计划管理的现象在一些团组织中仍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第一,团内的某些工作变化较快、频率较高,使原有的中、短期计划无法实施。这样久而久之,基层的一些同志就觉得工作计划似乎可有可无。第二,团内缺乏严格的计划管理程序,  相似文献   

4.
物资计划基础管理工作包括物资计划管理制度的建立,计划业务流程的规定,基本信息资料的储备、传送以及管理队伍的建设等。只有搞好了基础管理工作,理顺了基本的业务协作关系,才可能进一步提高物资计划管理的层次和效率。为此,细化基础管理工作,加强对物资计划的编制、申报、审批和执行的全过程要素的控制、管理与考核,成为物资计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欧债危机下企业生产规模计划管理对其全面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企业在规模计划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市场发展情况,按照计划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的要求开展有效的工作,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欧债危机下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需要根据市场战略情况制定企业发展计划,可以促使企业实现更高的效益,同时也为制定科学发展计划奠定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计划管理作为石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综合调控功能不可替代,不仅能弥补财务核算相对滞后的缺陷,而且可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但由于认识上的误差、片面强调操作效益、业务面偏窄等,制约着石油企业计划管理职能的进一步发挥;为此,石油企业计划系统要适应企业深化改革的要求,努力实现观念更新,建立“综合经营发展计划”模式,导入大型投资项目的运做方式和加强计划统计队伍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7.
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区域政策:国际经验及其对江苏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业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伴随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会使区域内的发达地区进一步形成自我强化的优势,比欠发达地区更加受益,从而抵消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方面所做的种种努力。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些国家正日益放弃组织严密的中央导向的区域政策,而把发展的责任交给地方政府,由此引发了区域间经济活动的激烈竞争。实践中政府的区域政策经常偏袒一些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韩国、巴西、日本和美国的经验表明,强调高技术产业发展和分散发展责任的区域政策,会进一步扩大地区间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方面的差异。本案例和经验研究的结果,对江苏在“十五”计划期间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促进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共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对生产计划管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ERP系统生产计划模块存在的问题。鉴于此,提出了ERP、APS、MES、PCS集成信息模式,并给出了传统ERP生产计划模块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9.
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是区域经济实现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积极主动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国家和地区加快产业升级、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加快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进程,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按照“鼓励先富,带动后富,东西联合,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和“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宗旨,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地区间的产业分工合理化。从区域联系、区域开发与区域开放的角度来看,保证东部沿海地区继续发展,促进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加快发展;保证发达地区经济水平的继续提高,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繁荣;在一部分地区率先富裕起来继续发展的基础上,合理调控地区差距,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对于实现中国国民经济增长和迈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热点之一。由于地区的差异性,近几年来关于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差异的研究越来越多。通过对山东省进行区域划分,利用1990-2009年的数据,运用泰尔指数来衡量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同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山东省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金融发展对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作用效果是有差异的,对东部的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相关,而对西部则是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区域经济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思想,实践基础是我国日益拉大的东中西部差距.江泽民的区域经济模式包括经济特区、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黄河流域、亚太经济组织、上海经济组织.区域经济发展应遵循协调发展原则,联系协作原则,互信、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13.
珠海是珠三角区域经济的重要棋子。加快该地区的区域经济整合速度、加大该地区的区域经济整合力度,将对珠海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挑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珠海城市定位的立足点和着眼点应突破自己的行政区划而放在大珠三角范围之中,在大格局中明确自己位置,树立“工业兴市、科教强市、环境立市、旅游旺市”的发展战略,做好借势、造势、蓄势和避势四篇文章,努力提升自身在珠三角城市网络中的地位,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特殊的资源禀赋,尤其是水电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水电开发的集中区域。四川民族地区的水电开发对当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区域空间结构、产业结构、资金流动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水电开发方和民族地区需共同配合,结合水电开发的优势提高民族地区经济自增长能力,发展优势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区域政府经济合作障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的内在联系、商品流向、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是特定地区国民经济整体的总称。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大多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形成行政区经济。作为行政区的政府自然成了经济发展的决策者和协调者,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协调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普遍,其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不利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与欠发达地区发展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可为解决我国区域经济问题和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观背景下,西部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分析我国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都有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以及经济基础等方面的原因,各地经济增长速度快慢不一,使得区域间差距越来越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而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美国、日本以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在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其区域协调发展立法进行比较研究,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在是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学术界围绕这方面做了不少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表明,我国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在扩大的同时,也存在群体趋同的现象。造成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原因比较多,要缩小区域经济差距,需要建立釜国统一市场,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投资环境,设法把生产要素吸引到这些地方。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组织是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一种,一般指特定地区内的若干国家为了实观一定经济目的依据条约而建立起来的常设机构,在经济学上称区域经济集团。区域经济组织的发展趋势就叫区域经济集团化或经济区域化。 二战以后,世界经济力量进行最新组合,逐步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格局,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到了90年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竞争开始从以权力为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