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因、过程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从根本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从历史的、实践的、文化的、学术的、发展的等不同视角对这一过程作出解读,将能更全面地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与实质。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土壤和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变革。因此,分析和总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经验和教训,对正确处理两者关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世界.从过程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文化自觉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文化自觉的必然结果.9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通过文化自觉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文化自觉对于我们当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艰巨而又复杂的过程。就其内涵来讲,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相结合;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加以马克思主义的解读、提炼和概括。延安整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者关系密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延安整风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延安整风运动作为一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个进程。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前提和一项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的需要。近年来,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涉及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结合的机制或途径等问题,大家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动态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是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基本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它孕育着悠远醇厚的华夏传统文化底蕴,且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的生命产物。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以唯物史观批判地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悟化认知的划时代的历史飞跃,并丰富、充实和演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硕果,从而建构着中华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理体系的韵味隽永的审美印证。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并获得民族形式、中国气派的具体过程。1953至1957年中国共产党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外交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问题,是学者们长期关注的理论热点。近年来,哲学界对二者的融合说形成共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相结合。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就是注重现实的重大实践课题研究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本土化和儒家哲学的现代化的同一过程两个方面分别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