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书由美国约翰·圣·马丁出版社于1985年首次出版。作者贝拉·巴拉萨是美国约翰·霍普金大学的政治经济学教授、世界银行顾问。他写有多种国际经济方面的论著,并于1984年获伯尔尼哈特·哈姆斯奖金。 本书论述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80年代所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上述国家目前实施的政策,以及哪些国家将发生提高对付挑战能力的可能的政策变化,考察  相似文献   

2.
【美国《时代》周刊报道】:本世纪重大事件●文艺界:1900年美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著作《吉姆老爷》出版。1913年美国导演塞西尔·德米尔拍摄了第一部故事片《异种婚姻》。1922年詹姆斯·乔伊斯的名著《尤里西斯》出版。1937年毕加索创作巨幅油画《格尔尼卡》。1942年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存在主义著作《局外人》出版。1956年“猫王”普雷斯利的歌曲《心碎旅社》首次荣登榜首。1972年美国美术家安迪·沃霍尔展出汤罐头画和布利洛肥皂盒“雕刻”。1980年甲壳虫乐队的约翰·列侬遇害。1993年美国小说家托妮·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3.
尤金·奥尼尔开始了美国戏剧重于分析社会现实的严肃戏剧传统,美国戏剧中出现了大批的"逃遁者"形象.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姆斯、阿瑟·米勒和爱德华·阿尔比四位大师的多部经典剧作中的"逃遁者"形象,他们因其各自背景不同而选择了不同的逃遁者方式.这些"雾中人"使观众走出迷雾,看到生活的真相.  相似文献   

4.
死刑判决与美国最高法院内部的死刑之争(美)戴维·欧·斯图尔特一、美国的死刑现状美国现有37个州执行死刑条例。1994年9月美国国会根据克林顿总统签署的刑法法案所列种种犯罪行为通过了死刑适用范围。1994年夏天美国监狱中共有2575名死刑犯羁押候决。从...  相似文献   

5.
吕迅 《理论前沿》2005,(21):38-38
1966年美国富布赖特听证会历时一个月,是在美国国内反战舆论不断高涨,有关中国问题的辩论也空前热烈起来的背景下举行的。1966年3月8日,鲍大可与费正清、斯卡拉彼诺、戴德华、汉斯·摩根索等14位中国和国际问题专家出席了听证会。鲍大可在发言中指出:“过去近17年间,我们对共产党中国采取的是一种最好被形容为旨在遏制与孤立的政策。在我看来,  相似文献   

6.
20 0 4年 8月 9日下午 ,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第二次讲坛对话如期举行。来自英国、美国及中国的七位校长共同探讨了“大学如何有效开发科研资源 ,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此次讲坛对话由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教授主持。参加论坛的其他六位嘉宾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难宁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教授、英国华威大学校长戴维·范得莱德 (DavidVandeLinde)教授、英国牛津大学第一副校长威廉姆·D·麦克米伦(WilliamD .Macmillan)教授和美国德州奥斯汀大学校长拉里·R·福克纳 (LarryR .Faulkner…  相似文献   

7.
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使得国际社会对防范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或许,坏事能够变成好事,9·11事件很有可能为各国共同参与防范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更加密切各国的合作,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基于此种观点,进行反恐怖主义国际合作应坚持"多边主义"原则,重视和发挥专门性国际组织的作用,采取预防和打击相结合的方针.  相似文献   

8.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小说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1896—1940)的代表作。菲茨杰拉德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美国小说家,他一生中写出了不少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经济危机爆发前美国青年一代的“美国梦”的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战略目标与东南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后,美国全力重返东南亚,这在东南亚及其周边引起了震撼。美国关注东南亚由来已久,但当前政治、经济与安全等国家利益的需要和东南亚特殊的战略地位,使美国在东南亚倍加用心。冷战后,特别是"9·11"事件后,美国将其全球战略三大目标:安全保证、经济振兴和全球民主化,与东南亚结合起来,开拓性地把东南亚在美国战略中的角色定位为反恐第二战区、地缘战略区、经济利益区和民主扩展区。  相似文献   

10.
"9·11"事件是美国霸权战略的分水岭."9·11"事件为美国送来一个明晰的战略对手,强化了美国以保守主义为基础的霸权战略大调整.美国霸权由主导型霸权向帝国式霸权转化.美国的这一霸权战略必将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但现实的图景则使美国霸权的前景似乎不被看好.  相似文献   

11.
“赫什是美国新闻界为数不多从事侦探性报道的记者”,西摩·赫什的朋友默里·瓦阿斯说。  相似文献   

12.
今年9月18日至10月12日有幸参加了以公安部纪委书记罗锋为团长,教育局局长程志勇为副团长的中国警察院校长赴美研修培训团,在美国进行了为期25天的学习、考察。此间,除了在芝加哥伊利诺大学国际管理与司法交流中心的课堂上听了大卫·史柯夫、约瑟夫·皮特森、高登·麦森纳以及杰斯·梅翰等教授的讲课外,还实地考察了纽约、华盛顿、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等大城市的一些警察院校及警察局、监狱等国家执法管理机构。通过此次学习、考察,深感大开眼界,得益非浅。这里仅就所了解到美国警察高等教育的一些情况发表一点议论,以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3.
陈冯富珍,被正式任命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铁凝,任中国作协主席,邢质斌,获“金话筒奖”暗示将告别央视;伊恩·索普,澳大利亚“鱼雷”饱受伤病困扰后宣布退役;沃伦·巴菲特,美国“股神”荣登美国慈善家榜榜首;拉姆斯·菲尔德,挥别白宫;霍英东,其遗体在香港安葬;  相似文献   

14.
作为当今美国刑法哲学的奠基者,杰摩·霍尔第一次从宏观层面对于美国刑法理论加以反思与整合,并且将刑法基本概念范畴以不同层级加以划分为原则、准则与规则,并对其加以逐一反思。更为重要的是,杰摩·霍尔基于道德视角,以超越刑法本身的宏大视野对于犯意、精神耗弱以及抗辩事由等刑法基本理念进行哲学反思,从而为美国刑法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1944年10月19日,在蒋介石的一再坚持下,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召回了美国驻华军事代表、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约瑟夫·华伦·史迪威。这在中国外交史及中美关系史上是一件颇为引人注目的大事。至今,对这一事件的剖析仍是不少中美史学家们探讨的课题。本文仅就蒋介石要求召回史迪威的根本原因略陈己见,以供切磋。  相似文献   

16.
美国政府处理9·11事件的政府职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恐怖主义事件的发生,给美国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本已衰退的国内经济又来了个雪上加霜,社会秩序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人民生活也受到严重的影响。针对这样的突发事件,美国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有效地阻止了突发事件的破坏性蔓延。这些积极有效的政府措施,既是美国政府职能的根本体现,也可以给我国以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1992年的美国总统竞选终于降下了帷幕。年轻气盛的民主党人比尔·克林顿终于战胜了乔治·布什,赢得了总统的宝座。为这场大选马不停蹄奔忙喧嚣了一年的美国新闻媒介当可暂喘一口气.养精蓄锐,待3年后再披挂上马,重复这4年一次的“文字音像战”。  相似文献   

18.
美国刑事审判中的简易陪审制度(美)吉乐尔德·D·罗宾在美国,审理刑事案件使用的传统的陪审团由十二:人组成,陪审团在法官的指导下,独立地参与法庭审理,并对被告人是否有罪作出判决。美国一直把陪审制度作为其司法民主的象征。但近二十多年以来,典型的十二人陪审...  相似文献   

19.
“9·11”事件后 ,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单边主义倾向有所增强 ,明显表现在其反恐战争和外交行动之中。美国在国际体系中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其他国际行为体对美国制约的乏力以及美国自身的制度和文化属性共同构成了美国单边主义倾向加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美国哈佛商业学校商业管理学教授乔·C·洛奇和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埃兹拉·F·沃格尔主编的《观念形态与民族竞争力》一书,1987年由哈佛商业学校出版社出版。 在本书中,观念形态被分为个人主义与团体主义两大类。基于这种分析法,本书用九章分别对九个国家进行了比较分析。各国不同的观念形态产生了不同的竞争优势,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