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智敏 《民主与法制》2007,(6X):35-37
在小区花园内安家的流浪狗母子由于吠叫声影响了一位居民的休息,她一气之下和丈夫雇人将狗堵在洞内,用汽油欲将狗活活烧死。结果一只小狗被烧死,狗妈妈和另一只小狗被严重烧伤。烧狗夫妇的行为引发无数市民和网友的愤恨,他们运用多种方法向其讨伐、责骂;但也有人为烧狗夫妇鸣不平,认为人权毕竟大于“狗权”,当人的权利受到动物侵害的时候,谁的权利更应该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2.
宠狗经济     
有人说,人养狗是因它能满足一个人求乐的私欲;也有人说,人养狗是因为喜欢狗的忠诚可爱。很多人对宠狗的狂热迷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她)在志趣和嗜好上的某种向往。比如,主人下班时感觉“疲惫不堪”,但柔软心尚在,而忠实的狗像欢迎基督再次降临一样迎接主人回家,这就让他(她)确实感受到无限感恩和愉悦!  相似文献   

3.
我认为,狗伤人入刑、重罚是解决恶狗伤人的途径。应该把恶犬伤人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狗主人的刑事责任,对造成受害者重伤、死亡的,要重罚、重判。因为养犬就必须看护好,这是群众的呼声。恶犬伤人看起来是不懂事的动物造成的,其实是人的失职,是犬的主人没尽到看护责任造成的,真正的责任在人。  相似文献   

4.
人性中有道德的起点,叫恻隐之心。一个人,今天能虐待老鼠,明天就能虐待狗,后天就可能虐待人。因此,为了保证人不受虐待,必须反对虐待动物。这不是什么“动物福利”或者“狗权”,反倒是“人权”,是入与人的关系,是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狗咬人”说起王尔龄西方新闻学上出过一句“名言”,叫做“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构才是新闻”。当然,这不过是一个比喻。现在姑且只就喻体来说,倒也并不尽然可信。在刚成为时间过客的甲戍年(狗年)里,“人咬狗”的新闻见过一条,起因仍是狗咬了人,被咬者以牙还牙...  相似文献   

6.
人活这辈子,要想真干成一两件事,或认真地做几十年人,头一条当然是必须有极力想干、努力去干的事,但我认为与这一条同等重要乃至比这条还重要的是另一条:必须有绝对不想干也绝对不去干的事。难在“绝对”。世上的大多数人都是想当“全可人儿”,即在诸方面都有福气的人。例如眼下,有人就盼着当这样的人:一边下着海,哗啦哗啦地挣钱;一边写着文学作品,成为名作家;一边到大学兼  相似文献   

7.
近读不少文章,忽然发现中国经济学冒出了一个问题:经济学究竟讲不讲道格呢?这的确令人费解。当读了《“不道德”的经济学》、《道德·功利及其他》(分见《读书》1998年第6、第7期)等文章后.得出这样的推断:这是一场未直接挑明的经济学圈子内的争论.其代表人物一边是何清涟.另一边是一些所谓的“过渡经济学派”的人物,如盛洪、樊纲。(盛洪《经济学的中国学派》,载《学问中国》)这样说的根据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言说双方的基本言论何重点和风格的差异.作为当代经济问题的研究学者,他们研究的总体对象应该是一致的,即所谓的…  相似文献   

8.
《公民导刊》2009,(3):14-15
近年来,全国部分区县人大常委会从各自区(市)县人大代表和政府系统的专业人员中聘请部分专业人士担任各工作委员会的兼职委员。有人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弥补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的矛盾。是一种探索创新,值得肯定。但也有人认为,虽然聘任兼职委员用意是好的,但于法无据,这种做法应该叫停。对于这一做法是否可行。且看大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本来是一个有着明确答案的问题。然而,在一些人那里,这个问题却变得“复杂而敏感”。比如,有人问“你是替党讲话,还是替老百姓讲话”、“你是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群众一边”;有人振振有词地说群众人数超过党员,所以人民性大于党性。类似的说法,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加以碎片化,甚至对立起来,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0.
人常说,21世纪是一个视觉时代。男士们追求衣着光鲜,美女们追求高回头率。生活在中国600多座大大小小城市中的人,无论是城市管理者还是社区生活者亦渴望他们日夜居住的城市能强烈为人关注。于是,城市包装时代开始了。有人认为,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城市也不例外。有人认为,包装就等于在树立不朽的品牌。有人认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好的包装,高明的包装能改变一座城市的命运。有人认为,我们的城市是要好好地包装,但也别忘了城市应有的品质:并不刻意掩饰,并不刻意虚假城市的品质应该是内生的,让阳光照耀每个角落。城市包装的真谛是域市化——让我们和谐地、有技巧地包装城市。  相似文献   

11.
养狗伤人涉及法律问题。根据《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若饲养的动物致人受伤,动物主人需承担责任。但在两种情况下,动物饲养人不需承担责任:第一,伤者自身对动物有故意接触,如逗狗导致的被狗咬伤;第二,伤者自身有重大过失,如不小心走入狗圈或侵害狗的领地。除以上两种情况外,动物主人都需承担责任。所以,建议被饲养的狗体长应当限制在35厘米以下,饲养人需要持有养犬证,必须有拴狗链等安全措施。大型犬不得在室内饲养。  相似文献   

12.
《公民导刊》2016,(6):46-47
说起“加价提车”,想必很多人都很熟悉,这是快速发展的中国车市的一种特有情况。对此,有人认为,4 S 店与购车者就车辆价格达成新的合意,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表现,“加价提车”合法。但也有人认为,“加价提车”是一种行业潜规则,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应该“叫停”。4S店“加价提车”合法吗?请看本期争鸣。  相似文献   

13.
狗被认为是人类最亲密的动物"朋友",但与此同时,犬只伤人、犬吠扰民、宠物犬随地排泄、狂犬病疫情等情况时有发生,引发了犬与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许多市民呼吁尽快制定相关法规,来应对养犬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11月10日,备受关注的《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草案)》提交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一审。  相似文献   

14.
狗年说狗     
绿杨 《两岸关系》2006,(1):64-64
2006年是农历丙成年,正月初一(公历1月29日)一到,生肖属狗的人们就进入本命年了。狗,又称犬,古人认为“通而言之,狗犬通名,若分而言之,则大者为犬,小者为狗。”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也是和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物。从原始时代起,无论游猎、农牧,狗都是人类的好帮手。直至今日, 狗在许多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堪称人类无言的朋友。  相似文献   

15.
齐玉生 《前进》2006,(3):55-56
狗年话狗。早在1.5万年以前,狗就成为人类的伙伴。狗,也是我生来接触最早的动物朋友。人者,人类也。“惟人万物之灵”。狗者,犬也。“未成豪,狗。”“狗犬通名,若对文,大者名犬,小者名狗。”狗是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其特点是:听觉灵敏,嗅觉敏锐,性机警、可受训练,能看门和打  相似文献   

16.
上海掌故     
《上海支部生活》2011,(3):57-57
丽如银行 在上海近代史研究资料中,曾有人认为上海最早的外国银行是麦加利银行(1857年在上海开设分行),而实际上在上海出现的第一家外国银行应该是丽如银行(又称东方银行)。  相似文献   

17.
宇文正 《台声》2013,(2):45-46
脸书(Facebook)真是个超级八卦的玩意儿!过去如果有人批评我、赞美我,或者谈论某事时“扫到”我,除非他本人当面对我说,否则总得另有人在中间传话,我才能够得悉。而我的生活形态,孩子襁褓时,我在家一边带他,一边写小说,完全与世隔绝;孩子上幼儿园,我出来工作后,一下班便飞奔回家陪小孩,偶然社交也是频频看表。  相似文献   

18.
人心与狗运     
狗的矛盾化生存,在中国犹为典型。宠物狗活在天堂,宰食狗熬在地狱,同狗不同运。其实,在早先的年代,狗大抵分为看家和食用两种。所以总的来说,现在狗的地位还是有所上升的。通常认为,这归结于人的素质高了,过日子的条件好了。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养起了宠物狗,从众、跟风情结一散播,另一部分后富起来和还没富起来的人,也优哉游哉地遛起了狗。  相似文献   

19.
学习英语不必一味地排斥母语徐羡贞如何才能学到地道的外语?如何看待母语在学习外语中的作用?这是每个学习外语的人都必然面临和应该解决的问题。有人认为要想学好外语必须到所学语言的国家去,因为那里有良好的语言环境。要是能去,当然好。然而,这并不是所有学外语的...  相似文献   

20.
我曾在去年市政协全会上提过一件提案,内容是不赞成北京设立食用狗养殖场,缘由是看见《北京日报》上载有关于已建立这个场的报道。后来有关同志努力查找,既没有找到这张报纸,也没有找到这个场及其主管部门,于是这件事就搁浅了。但是关于这个问题,我还是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众所周知,许多动物是被人们食用的,但我认为,对待狗应当有所不同。在战争中,狗能帮助人同敌人斗争;在和平年代,狗能帮助公安人员捉拿凶犯;在地震及其它自然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