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理论的生成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疆锋 《青年研究》2007,(12):14-20
亚文化是通过风格化的和另类的符号对主导文化进行挑战从而建立认同的附属性文化方式。青年亚文化研究是伯明翰学派和早期英国文化研究的探索重心所在。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的生成与英国的"文化-文明"传统、新左派、二战后的工人阶级成人教育和战后青年亚文化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青年亚文化研究中权力是个复杂的概念,阶级、性别、种族都在不断地强化权力观念,对文化研究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早期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研究建立在阶级分析基础上,他们将亚文化现象纳入到以"阶级"为轴心的权力关系之中。然而,这种研究模式被伯明翰中心内部的女权主义者打破,并将亚文化研究关注的焦点从阶级研究向性别研究迁移。但这种迁移并非终结,而是引出了与权力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亚文化研究的视角被无限延展。阶级、性别、种族等维度的阐释对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研究理论既有模式的修正,也将英国的文化研究推向多元文化研究的新阶段,最终使亚文化研究完成了后现代的转向。  相似文献   

3.
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自创立起,其青年亚文化研究一直存在着"男性中心主义"的倾向,女性在亚文化研究中未获得应有的重视。20世纪70年代,以默克罗比为代表的妇女研究小组开始关注青年亚文化中的性别问题,将女性主义引入青年亚文化研究,后来又对女性青年亚文化内部的种族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思考。这一时期,受现代主义与结构主义的影响,研究者多采取整体性思路对女性青年亚文化进行探讨。80年代中期,女性青年亚文化的研究范式发生了巨大转换。研究者开始从女性受压迫的个体性与复杂性着手分析;同时也改变了之前对女性青年亚文化的浪漫看法,不再将消费主义与亚文化视为互不相容的力量,而是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伯明翰学派中女性青年亚文化研究的经验、视角与方法值得当代中国学界批判地进行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黄玉良  冯驰 《学理论》2008,(4):72-73
浏览了一下三五味业的文化中心与《三五文化宝典》,笔者认为王军对某些事情特别执着,为之倾其热情和精力,姑且称之为“情结”。屈指算来大概有这样几个:即将军情结,龙的情结,火锅情结,炼石情结,乡土情结。因笔者曾专门写过一篇他的将军情结的文章.所以今天着重介绍和分析一下其他情结。总的来看,我以为这些情结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有的成为三五集团着重培育已成气候的文化,有的直接为企业的发展注人了动力,成了企业主打产品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企业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保障。企业员工是企业重要人力资源,是企业创造财富的实践者,做好企业员工日常管理与生产,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增强员工"四个意识";以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养员工"五个素质";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三个结合",推动企业发展,提高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6.
吴玲 《学理论》2013,(15):45-47
作为新马克思主义者重要代表的大卫·哈维以空间生产理论为视角,将后现代主义发展为一种"文化—地理后现代主义",即后现代主义既是一种文化转移,又是一种地理现象;以"时空压缩"体验为中介,在探究后现代主义的深层根源:福特-凯恩斯主义向灵活积累体制的转变,得出结论,即后现代状况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文化的一种转移,而非全新社会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韩敏  卢松岩 《理论导刊》2023,(7):124-128
进入后亚文化时代,以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青年亚文化理论范式逐渐丧失解释力。立足中国本土实践可以发现,当下中国“粉丝”身上表现出典型的伦理特性,即融合与离散的主体性伦理、陌生与亲密的亲缘性伦理以及游走于“丧”与“燃”两种情感之间的国族性伦理,但也存在着主体性、文化性以及交往上的伦理困境。对此,可借鉴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濡化”概念,从父辈与子辈的代际濡化、主文化与亚文化的文化濡化以及传统与现代的价值濡化出发,引导中国青年亚文化群体走向正轨。  相似文献   

8.
赵凯 《理论视野》2001,(6):14-14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深刻指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认真理解和准确把握“三个代表”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无疑具有重大的作用。 一、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二者之间,体现了物质生产和文化生产之间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张秉文 《学理论》2013,(19):161-162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是先进性,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就是要永葆党的先进性。为使创先争优长效机制落到实处,必须切实做到"五个坚守":坚守"学习情结",构建学习型团队;坚守"文化自觉",培育文化型城乡;坚守"发展要义",营造创业型氛围;坚守"民生尊严",建设和谐型社会;坚守"精英再造",锻造领航型组织。  相似文献   

10.
已有打工子弟学校研究揭示了农民工子女反学校文化与阶级再生产的底层叙事。然而,当前不断开放的公办学校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借鉴威利斯的研究范式,通过田野调查,本文发现:学校类型影响农民工子女的文化生产。相比之下,在薄弱型公办学校就学的他们更符合"自弃文化":价值目标上呈现推崇与淡漠并举的矛盾情结;在校行为上演绎学习之时的应付之混和学习之余的娱乐之混,但无故意挑战、刁难与抗拒。他们绝非甘愿如此,自我放弃是其对当前制度结构下的多重劣势消极调试的一种体现。因此,期待包容性发展以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就学处境。  相似文献   

11.
金沙人 《瞭望》2020,(15):55-55
复兴文化、再创辉煌,是我们挥之不去的情结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彰显文化魅力,强化文化功能,发挥文化作用,需要我们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把握规律,探索路径。日前,偶遇扬力集团董事长林国富,他的一席话让人茅塞顿开。扬力这个"中国锻压机床排头兵",四十多年专注冲剪折、激光等各类中高端金属板材加工设备及成套生产线的研发制造.规模从小到大,技术由低到高,市场由内而外,国内大奖斩获不断,经济效益连年攀升,社会形象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2.
胡晓研  宋奇洋 《学理论》2012,(3):110-111
在中国绵延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文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陶渊明就是其中之一。他率真、刚正不阿、自然"真"爱的文人气质和独特的"陶诗"风格,深受后人的追随和模仿。经过日积月累的组建和凝练,演化成一种情结,这种因蕴藏着"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而产生的强烈的无意识冲动,有个体发展成"普遍存在",我称之为"渊明情结"。这个具有浓重文化背景和深蕴的情结,一直对中国社会的个体、群体以及未来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涛 《侨园》1996,(Z1)
坐在轮椅上的一名名残疾人,在专用车的护送下,一车车行驶三四个小时从医院赶至伯明翰市,为的是亲眼目睹来自陕西的古老中国文化;一列列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来看《中国秦始皇珍宝展》,是把展厅当作课堂,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世界历史;一些旅美多年的华人带着孩子来看此展,为的是让后代不要忘记自己是龙的传人……这是《中国秦始皇珍宝展》在美国伯明翰市艺术馆展出的几个镜头。  相似文献   

14.
田义 《学理论》2013,(24):177-178
张爱玲,中国20世纪文坛上的天才作家,犹如寂静夜空中滑落的流星,璀璨夺目,光彩照人。张爱玲的作品在美的背后,潜藏着无尽的感伤。感伤的根源在于张爱玲无意识中形成的"家"情结,这种"家"情结影响到张爱玲的文学创作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当代先进生产力的系统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维度分析,信息生产力是当代先进科学技术的集中体现,表征着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生产力发展的价值维度分析,文化生产力在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以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体现着当代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新变化;从生产力发展的生态维度分析,生态生产力体现了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总体趋势,代表了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把当代社会先进生产力的系统结构描述为:以"信息生产力"为科技平台和物质基础,以"文化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为重要特征,以"生态生产力"为目标指向和发展趋势的生产力系统。  相似文献   

16.
中英两国芭蕾艺术交流全新起点世界四大芭蕾舞团之一——英国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团将于明年1月首次来华巡演。在广州、北京、上海三站巡回演出中,将为中国观众献上《罗密欧与朱丽叶》《美女与野兽》两大经典剧目,巡演首站选定伯明翰市的友好兄弟城市广州。广州和伯明翰自2004年签订《友好合作备忘录》起,成为两国友好城市。短短几年间,双方已经开始了多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17.
"红色经典"热与当代语境下的信仰焦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审美文化语境下的"红色经典"改编热,表面上是当代大众对红色年代的一种怀旧和商家利用"激情年代"积累的观众赢利的手段,但倘若对其中投射出的大众"红色情结"进一步探究,不难发现,当代造"星"运动中人们对红色精神的渴望和回归,实际上揭示出了"非英雄"偶像时代里,偶像与偶像崇拜者们深层心态上的精神危机和信仰焦虑.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27)
《源氏物语》与《俄狄浦斯王》的主人公均出生高贵,且皆因"俄狄浦斯情结"而使人生充满悲剧。但由于文化内核的本质差异,前者的悲剧命运既无惊心动魄的叙事情节,更无尖锐剧烈的矛盾斗争,于"诸行无常"之中求"物哀"之风雅,显现一种静态的诗化悲剧性;而后者则饱含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充满阳刚之气,崇高严肃,追求的是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行动悲剧美学。  相似文献   

19.
<正>福田区位于深圳经济特区中部,是深圳的行政文化中心。2013年,作为广东省唯一代表,按照"深圳创建、福田申报;深圳文化,福田表达"的工作理念,代表深圳市取得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同年11月,被确定为全国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的大趋势下,福田着眼中央改革导向,搭建文化发展"智库",借力文化决策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虽然气候寒冷 ,但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然而 ,就是这样一块丰饶的沃土 ,在历史的车轮驶进改革开放的年代 ,却没有结出应有的硕果。与东南沿海和其他发达省份相比 ,经济发展步伐相对缓慢 ,这是困扰黑龙江的一大根本问题。笔者认为 ,这种现象与龙江人传统、落后的心理习惯密切相关 ,而这种心理习惯则寻源于龙江人的“黑土情结”。可以说 ,黑龙江的文化就是一部黑土文化。黑黑的土地养育了世代沿袭的龙江人 ,黑土就是他们的生命 ,是财富的来源。因而 ,人们自然对黑土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结———“黑土情结”。“黑土情结”在正反两方面对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