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盟国家(本文不包括文莱和越南)与西欧国家,尤其是英、荷、西、德等国,长期以来就有密切的联系。自80年代以来,东盟国家普遍采取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西欧国家更是成了东盟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和外资来源地。 东盟国家积极发展与西欧国家的经济关系 欧共体是与东盟最早建立对话关系的区域外组织。为了减少对美国和日本的依赖,早在70年代初东盟就决定加强与欧共体的关系,并成立了特别协调委员会和东盟—布鲁塞尔委员会(包括东盟驻欧共体的大使)。1974年东盟一欧共体联合研究小组的成立标志着两个组织正式建立关系。1980年东盟和欧共体签署了《东盟-欧洲共同体合作协议》,成立了东盟—欧洲  相似文献   

2.
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援助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战后日本的东南亚政策历史上,经济援助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正如一位美国学者所指出的:“日本在东盟国家的利益以及它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所做的一切,最明显地表现在它对它们的经济援助努力上。”①战后年代,日本对东南亚的援助占其双边官方发展援助(ODA,OfficialDevelopmentAssistance)的45%以上。80年代尽管东盟在人均国民总产值上已达到世界银行的“中等业人”的发展水平,以东盟国家为主体的东南亚国家仍然获得35-40%的日本双边ODA。亚洲是日本援助的重点,而东南亚又可谓“重点之重点”。自80年代初…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历史比较悠久.进入21世纪,中国与东盟的农业合作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2001年11月,中国与东盟第五次领导人会议把农业确定为面向21世纪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2002年11月,中国农业部与东盟秘书处正式签署了<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农业部、商务部、科技部等相继在东盟国家开展了一些农业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4.
一种传统的理性主义观点认为,东盟国家已经开始进行了公开坦诚的讨论,以便有效地对付诸如经济与环境等问题的挑战。构成主义者着重从那种强调了人权和民主的全球性准则转变来解释东盟发生变化的原因。 引 言 近年来东盟一直在发生变化。在东盟的年度部长会议和其它的环境中,东南亚国家都开始以一种比较公开和坦诚的态度来讨论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如此坦诚的讨论有可能违反东盟的传统准则。东盟国家,特别是五个最早的成员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和菲律宾),几十年来一直实行着一系列独特的外交准则——“东盟外交方式”—…  相似文献   

5.
东盟国家的国体问题,是一个被当地资产阶级学者、政客弄得混乱不堪的问题。他们在有关东盟各国国家本质这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上制造了许多混乱:有的宣称东盟各国及其政府是“超阶级的”、“代表全民利益的”;有的则标榜东盟各国“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是个主权在民”的国家;亦有的说东盟各国是“社会福利国家”等等,以此来掩盖东盟各国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中国是东盟国家的近邻,在如何对待中国这位身边巨人的问题上,东盟国家一直非常谨慎。就国际关系中的政治因素而言,东盟一直把中国视为仅次于美国的重要因素。因此,尽管东盟与中国之间历史上曾有许多恩恩怨怨,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也出现过许多坎坎坷坷,但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东盟对华政策也随之作出了由对抗到缓和,由对话到合作的重大调整。一、东盟对华政策的演变东盟对华政策的演变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敌视与对立阶段(50年代到60年代末)。在这一时期,东盟与中国全面对立,双边关系打上了中美…  相似文献   

7.
独立以来,尤其是在六十年代后期和七十年代期间,东盟五国的对外贸易均有较迅速的发展,其外贸总额年平均增长率,已由五、六十年代期间的低于世界年平均增长率,增至七十年代期间的高于世界年平均增长率。外贸的繁荣有力地促进了东盟各国经济的发展。七十年代期间,东盟五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实际增长率高达7.3%,是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东盟国家外贸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国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本文仅就  相似文献   

8.
林淑惠 《东南亚》2003,(4):25-29
本文选取制成品出口这个角度,以美国市场为例,运用修正后的RCA指数,测算了19 98年至2 0 0 2年中国与东盟五国在第三市场的显示比例优势指数值。结果表明,中国与印尼、泰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竞争比较激烈,与新加坡的互补性则比较强。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中国、东盟国家的经济、贸易发展迅速,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易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成为世界上最有潜力的新兴市场和消费品市场。那么,“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出口比较优势如何?”、“出口品在第三市场上的竞争程度怎么样?”,这些问题引人思索。现有的文章中,大多数学者都侧重于分析东亚各…  相似文献   

9.
东盟国防现代化的进程和基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1991,(2)
近年来,东盟6国在国防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有的国际战略家评论说:“东盟国家军队的结构和装备有一种扩大化和现代化的趋势”。的确,今天的东盟国家,无论是在军队的结构及其装备的数量和质量方面,还是在军队所执行的任务方面,都与60年代中期东盟作为一个地区合作组织成立前完全不同了,本文打算对东盟国防现代化的进程及东盟各国军队装备现代化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15年年底,东盟将正式宣布建成东盟共同体,这标志着东盟国家将迈进共同体时代。在迈进共同体时代前夕,东盟经济发展引人关注。2014年,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东盟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普遍减缓,各国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新进展。2015年,东盟仍将是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东盟共同体建设也将进入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东盟国家加强合作交流有利于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体育交流是深化中国—东盟友好关系的有效方式,不仅有利于中国的体育发展、有利于提升东盟国家体育的国际竞争力,而且有利于促进国际体坛公平新秩序的建立.本文对中国和东盟体育产业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实现中国—东盟体育产业携手并进,共同打造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合作发展的空间和路径.  相似文献   

12.
广西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基础及协调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作为中国西南门户与东盟国家直接接壤,有着独特的地缘、人文优势.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进程的推进,广西与东盟国家产业的合作趋势日益明显.广西与东盟各国在自然条件、资源要素禀赋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东盟国家中,既有经济发达的国家新加坡,又有中等经济水平的马来西亚,还有经济水平欠发达的老挝等.尽管广西与东盟在外贸发展、吸引FDI等方面存在着竞争关系,但双方在比较优势方面的多样性,使得彼此间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了多层次、多阶梯的特点,这构成了广西-东盟间产业合作的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将探讨广西与东盟各国三大产业情况,探讨双方合作存在的基础,并提出双方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前言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功 ,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和东盟在互信互利的基础上发展了友好合作关系 ,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 ,良好的周边环境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巨大的市场对东盟国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20世纪90年代初东盟已把目光投向中国 ,1996年中国正式成为东盟的对话伙伴国。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风暴给东盟国家造成严重的破坏 ,为了跟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步伐 ,东盟国家需要搭上中国的经济快车 ,以重现昔日的繁荣。世纪之交 ,中国与东盟领导人构建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4.
尽管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在1967年就已经成立,但在7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国际形势的影响,中国同东盟国家和东盟组织基本上没有来往。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以及东南亚地区形势的变化,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逐步得到改善。中国开始公开赞扬东盟的促进地区和平与繁荣作出的巨大努力,支持东盟的地区中立化主张,明确地将东盟视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并且注意加强同东盟的关系。80年代期间,中国同东盟在一系列涉及地区安全的国际政治问题上加强了合作。同时,在相互交往中也各自程度不同地增加了经济方面的份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东盟国家不仅地理位置相邻,而且在自然资源、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具有互补性,这是双方进一步发展经贸关系的有利条件.目前,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达到了历史最佳水平.东盟是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若包括香港在内,中国是东盟的第三大出口国.东盟已累积对华投资170多亿美元,占中国吸引外资的7%.进入90年代,中国产业界对东盟投资开始增加.目前东盟国家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劳务输出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小私人资本是东盟国家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基础,它在民族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拟就东盟国家国内中小私人资本发展状况及其经济地位作一分析。一、中小私人资本的形成与发展东盟国家中小民族资本萌发和生长于战前殖民地经济。在西方殖民者入侵之前,东盟  相似文献   

17.
自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首先在泰国爆发以后,中国不仅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经济上对东盟国家特别是对受危机影响较为严重的泰国、印尼等国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而且始终坚持承诺保持人民币不贬值。因此深受东盟国家的欢迎和赞赏,东盟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金融危机对东盟与中国经贸关系的影响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与新加坡、印尼等更多的东盟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也进一步发展。实际上,东盟已成为继日本、美国和欧盟之后的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但是,1997年…  相似文献   

18.
东盟国家语言状况及广西语言人才培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11月,在文莱召开的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共同决定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3年10月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第七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为促进双方商界合作,中方建议从2004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随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加强和双方人民的往来日益频繁,语言的交流与沟通将会愈发凸显其重要性,关注东盟国家的语言状况有助于更深入和更全面地了解东盟各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状况,促进双方经贸合作和友好关系的发展。一、东盟国家语言…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东盟的政治与经济格局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2006年,东盟国家经历了政权更替、经济重组和区域整合的过程。展望2007年,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将呈现出新的格局。  相似文献   

20.
东盟区域内FDI流动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宏 《东南亚》2006,(3):1-5
长期以来,东盟国家利用外资主要来源于欧美、日本及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东盟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东盟国家的对外投资、包括区域内部投资日趋活跃。到90年代初,区域内FDI已经成为东盟国家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之一。但随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东盟区域内FDI流动出现了大幅下降。近几年,随着东盟国家经济的复苏,区域内FDI开始走出低谷,呈现出恢复性增长的态势。同时,这一时期,区域内FDI的来源地、行业构成也表现出一些引人关注的特点。一、区域内FDI流动出现恢复性增长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东盟国家经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