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党建文汇》2014,(8):46-46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为对付入侵浙江沿海的倭寇.嘉靖帝命时任山东登州卫指挥佥事的戚继光,调任浙江都司充参将,负责抗倭。戚继光到达浙江后,看到明军纪律松弛、兵不习战,于是请求组建新的军队。  相似文献   

2.
正大鼓凉伞,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军队欢庆胜利时跳的一种群舞,享有"伞圆地方,鼓舞尽神"之美誉。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记载:"大鼓凉伞"亦称"药鼓阵",主要流传于漳州市市区周边的天宝、九湖、颜厝、程溪及台湾省一带。2008年被省文化厅授于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似文献   

3.
张经武     
张经武王锡堂张经武,又名张仁山,1906年7月15日出生于酃县沔渡乡下关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19年考入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因为家境贫寒,仅读了一期就辍学回家种田、学裁缝,整整两年。1922年上期,张经武在本族祠堂的资助下,重返三师续读。在"三师"他结...  相似文献   

4.
李祥石 《共产党人》2005,(19):51-52
贺兰口俗称豁了口,位于贺兰山中段,这里峰峦叠障,林木葱茏,清泉长流。贺兰口岩画是贺兰山岩画的代表。在贺兰口11平方公里的面积内,在山前洪积扇、石崖峭壁上镌刻了至少2000多组、5000多个个体岩画,此外,在这里有西夏文的题记和明代嘉靖及万历年间修筑关隘的文告,在贺兰口还保存着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墓葬、祭坛,西夏时期的遗址等等,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宗教的宝库。  相似文献   

5.
“屯垦戍边”是党中央赋于兵团的历史使命,也是兵团人的历史责任。一师阿拉尔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任务就是履行好“屯垦戍边”这一特殊的历史使命。半个多世纪以来,师市第一代和第二代兵团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无私奉献,认真履行了屯垦戍边的使命。师市第三代兵团人屯垦戍边使命感如何?如何增强他们屯垦戍边的使命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师市屯垦戍边事业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十分重要、紧迫和基础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履行好屯垦戍边的使命关键是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职工是发展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主力军,是体现兵团人综合素质和维稳戍边能力的基本群体,是承担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根本依靠力量。进入新时期,兵团建设农业“三大基地”和工业“六大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率先在西北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相似文献   

7.
临山镇     
临山镇位于余姚西北部,北濒杭州湾,南临四明山余脉,呈南山北海中平原的地貌特征。该镇子1992年撤区井镇,全镇境域面积46.5平方公里,海岸线2.9公里,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全镇人口4.1万人,是宁波市的西大门。临山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历经庸宋繁华,史称“江南小扬州”。明·洪武年间,朝廷在此设卫筑城,是浙东著名的“三卫”之一。嘉靖时期,抗倭名将戚继光曾与此屯兵杀敌,目前尚存有古城墙、烽火台、洗心池等遗迹。临山因其“军事重镇”和“经济重镇”的双重身份而在当时便声名遐迩。临山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  相似文献   

8.
经济是屯垦戍边的基础。边疆垦区要履行好戍边使命,必须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做支撑。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屯垦戍边的经济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坚持发展现代农业、优化产业结构和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期中,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的白话诗、海军元老萨镇冰的七绝、和空军战士陈禅心的集句诗,曾蜚声当年陪都重庆文坛,并分别享有陆军诗人、海军诗人和空军诗人的美誉。  相似文献   

10.
兵团精神是对屯垦戍边长期起主导作用的核心价值观。新时期为了推动屯垦戍边新实践,需要大力弘扬和提升兵团精神,把兵团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兵团精神是在屯垦戍边的实践中孕育凝结而成的;兵团精神的形成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动力源泉;兵团精神是一幅战天斗地的历史画卷;我们需要全面理解兵团精神的功能、内涵、弘扬兵团精神的重大意义,以及在屯垦戍边新实践中进一步弘扬和提升兵团精神。  相似文献   

11.
兵团肩负着屯垦戍边、“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神圣职责,面对城市和农村的就业“剪刀差”状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新疆高校毕业生投身兵团屯垦戍边事业,不仅有利于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也事关新疆稳定和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屯垦戍边价值观是对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长期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兵团事业中的深化和体现。新时期强化屯垦戍边价值观教育,对于中国屯垦戍边事业具有基础意义;对于推进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现实意义。尽管新时期强化屯垦戍边价值观教育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在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就能使之继续成为发展兵团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屯垦戍边是国家治国安邦的战略决策,是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团结的重要法宝。兵团团场经济向城市经济发展是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发展新的目标。坚持差别化、跨跃式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具有兵团特色的屯垦戍边新型城市,促进新疆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4.
邱橓的清廉     
正邱橓,字懋实,号月林,山东诸城人,明朝中叶的一代清官。据《明史》记载,他自幼生性聪颖,笃行好学,嘉靖十四年考中秀才,年方十九岁,二十二年举乡试第二,二十九年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万历十三年卒,享年70岁,赠太子少保,谥"简肃"。邱橓为官,一生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敢于犯颜直谏,勇于弹劾  相似文献   

15.
兵团党委党校长期以来,跟踪研究有关兵团屯垦戍边的实践性问题,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兵团更好发挥维稳戍边特殊作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了智力支撑,也为努力形成新时代兵团维稳戍边新优势提供了实践思考。  相似文献   

16.
要充分认识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重要性,把握全局、明确目标、统一思想,分析制定措施,推进新型团场建设,为新时期、新阶段的屯垦戍边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兵团50年的屯垦戍边历史,是百万军垦战士担负稳疆固边的重任、不断发展壮大新中国屯垦事业的历史。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兵团由17.5万人增加到现在的254万人。目前,兵团干部职工队伍的现状如何?人们关注着兵团职工队伍的变化,期待着兵团职工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的光荣使命。第18页的《兵团职工队伍素质状况分析》一文,是作者搜集了大量资料,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深思熟虑后撰写的,有一定的深度,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屯垦戍边思想是中国历代屯垦戍边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总结中国历代屯垦戍边历史经验特别是党所领导的屯垦戍边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党运用其基本理论创造性地解决我国边疆开发、国防建设、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国家统一等重大战略问题的产物;是关于采用屯垦戍边的方式开发建设边疆、增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巩固祖国边防、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体系;是党的思想体系的特殊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屯垦戍边事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开展兵团精神教育是兵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资源优势、特殊体制优势、理论指导优势以及实践经验优势构成了培育和弘扬兵团精神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推进屯垦戍边理论的创新,加强屯垦戍边制度建设,营造屯垦戍边文化氛围,紧扣奋起二次创业再造二次辉煌实践脉搏是培育和弘扬兵团精神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因为一篇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报刘一丈书》,明代文学家宗臣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在这篇脍炙人口的书信体散文中,宗臣的犀利文风、凛然正气和深刻思想都表现得酣畅淋漓。古人云,知人论世。当我们循着宗臣的文学作品去了解他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时,会惊奇地发现:这位卓越的文学家还是一位抗倭功臣,曾经在福建的抗倭战争中立下不朽功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