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一门以历史叙事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梳理、了解和牢牢把握了课程的线索,才能将中国近现代史主流、本质和课程教学目的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还需坚持课程的历史性、凸显课程的思想性和把握课程的连贯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主线式专题教学,才能更有效地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8·19"讲话中重申,意识形态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虚无主义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存在着尖锐对立。"纲要"课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历史虚无主义得以乘虚而入的重要原因。我们要深刻认识其危害,深化教学改革,防止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思想的渗透、侵蚀。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点课程,该课程教师应从提高认识、搞好结合、做好策划等三个方面着力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进"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④,教学目标为"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⑤。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决定了"纲要"既是一门历史课程,更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承载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和历史素养,它更需要求真、求善,需要"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在于让大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及其规律,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将大学生塑造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用唯物史观解读历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但在传统教学中也存在着教学针对性不足、价值引领不够、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削弱了学生对"纲要"课教学的获得感。新时代在推进"纲要"课教学改革中应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解答大学生最关心、最需要回答的问题;坚持正确价值导向,注重思想引导;强化需求导向,激发学习兴趣;注重目标导向,发挥好课程以史育人功能。不断从知识、价值、能力以及素质等层面提升大学生对"纲要"课教学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点课程,该课程教师应从提高认识、搞好结合、做好策划等三个方面着力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进工作。  相似文献   

8.
刘振清  姜秀英 《世纪桥》2011,(11):53-5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新增设的一门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自开设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的现象令人担忧。文章对其进行分析并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5,(5)
移情的核心在于使局外人体会局中人所做选择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进而使当事人对历史场景中的选择产生认同,它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要求高度契合。本文以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例,探讨移情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运用,以期丰富"纲要"课教学方法,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纲要"课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同"三个选择"一样,改革开放也是近代以来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理应成为贯穿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一个基本线索。这有助于帮助大学生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上认识到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树立正确的改革观,厘清对于改革与革命等基本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是反映课程性质的重要指标,教学内容设计得恰当如否,必然深刻影响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本文在现有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和教育评价、课程设计的相关理论,参考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相关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适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课程性质与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在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为指导,按照认知、理解、情感和行动的四步教学法,以《中国近现代史功能纲要》课为依托把中国梦融入到大学信仰教育教学中。一是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凸显中国梦,实现认知到深入理解的飞跃;二是从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彰显中国梦,实现理解到情感认同的飞跃;三是从理论体系向行动体系转化践行中国梦,实现情感认同到自觉行动的升华,使大学生把个人的政治信仰、梦想追求与中国梦的实现紧密结合,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一,要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根据“纲要”课程的特点,从更新教育理念、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贯穿和渗透民族历史文化认同教育。有了历史文化认同的共鸣性,才能增强课程的感染力,使学生在了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真正深刻领会“三个选择”,从而主动接受和认可民族历史文化,进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在通过师生互动完成的对民族历史文化认知、认同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也得到发展,这样“纲要”课才能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相似文献   

14.
魏雪青 《世纪桥》2023,(4):48-5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助于增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时代新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理论来源、教学内容、价值引领等方面具有天然契合性,因此提升教学主体的价值引领作用、形成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实现教学方法的形式创新,是提升“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中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直接体现在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互渗透的过程之中,体现在以情感为媒介实现由知识向价值的转化过程之中。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能够丰富"纲要"课的知识性,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效提升"纲要"课教学的价值性。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还存在众多薄弱环节。通过"纲要"课程课堂专题教学、课堂实践教学和课程网络平台等路径将红色文化融入"纲要"课教学改革创新中,能够有效实现"纲要"课教学中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适当融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地方特色,是党和国家一贯提倡并深得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湖南近现代历史上涌现了一批批杰出的人才群体,发生过大量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如能将这些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合理地加以运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中华儿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交流交融、共生共荣,尤其是近现代在探索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奋斗过程中,孕育生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且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强"的飞跃。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理应铸牢坚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具有理论性与历史性相统一、政治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知识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等特征,是培育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在具体实践中,要不断加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建设,在"纲要"课教学过程中有效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作为具有历史学科特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课程目标既有和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的要求,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文章借鉴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性质与特征,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进一步细化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三维立体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启示我们,近现代史教学须重视全球地方化向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尤需以地方化的教学行为培育学生的全球化思维,从全球和地方的双重视角审视国史、国情,方能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全国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讲授中国近现代历史,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包括《纲要》在内的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成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能否达成这门课程教学之目的,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教学效果的好坏。而教学效果的好坏,又直接取决于大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认同。为了培养大学生对《纲要》课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