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红色文化的理论来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是红色文化的实践基础。红色文化具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精神内核,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表征,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发挥重大影响。坚定文化自信,蕴含着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只有克服当前弘扬红色文化的一系列梗阻,才能实现对这一价值的塑造。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体。河北太行山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革命圣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但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区域化突出、管理不规范、吸引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河北太行山地区应从制度体系构建、区域间整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好该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3.
应琛 《新民周刊》2019,(1):32-35
茫茫天海间,数十台漆成红色的岸桥、轨道吊依次排开,在东海的波涛间巍然矗立。这里是全球最大集装箱全自动化码头、被称为全球港口建设"珠穆朗玛"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工程。这块方寸之地,是上海以及她所背靠的长三角进出口的中枢节点。长三角产业发展急需的物资从这里集散,中国日益发达工业体系的制成品从这里走向全球。11月5日,首届中...  相似文献   

4.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来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互动中磨砺出的鲜明精神品质,也是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进程中凝聚出的宝贵精神力量。其作为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特有精神禀赋,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历史主动精神的思想根脉,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厚植历史主动精神的红色基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聚历史主动精神的内在力量。深刻认识历史主动精神的文化根基,以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5.
《新民周刊》2024,(13):6-7
<正>对于开埠较早、早已成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而言,面包是许多上海人的主食之一。据说上海人有100种吃面包的方法。而对于外地朋友来说,在社交平台上,“上海土特产”点赞数最高的帖子中,经典海派西点、网红面包被认为是“上海制造”的随礼佳品。可以说,上海有着全国最卷的烘焙市场,但也因此成了“面包脑袋”的天堂。而具有海派文化印记的面包产业,涵养了独特的城市品格和精神气质,成为上海城市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6.
公共图书馆是上海市的标志和窗口,理应通过它们的平台,面向上海市民以及外地到上海来的新上海人,去弘扬海派文化,推动海派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绿茵荣光     
刘朝晖 《新民周刊》2023,(29):12-17
<正>足球,一直是凝聚这座城市人心的一种力量,也一直是上海积极的城市精神和独特城市文化的标牌与名片。2023年的7月,中超赛程过半,上海海港和上海申花暂列积分榜前两位,在中国足球顶级职业联赛中领跑。沪上双雄的精彩表现,再次为申城的球迷带来了惊喜,人们也期盼着,在赛季结束时,能够以足球的名义,让上海再次骄傲。  相似文献   

8.
汪涤 《新民周刊》2012,(9):89-89
刚刚在文汇报"上海文化新人"榜单上看到邵仄炯的名字,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提到美术新人,人们往往会想到使用各种新媒体至少是各种西方艺术媒介进行的创作,以符合"新人"的表情与文化界定。所以"新人"邵仄炯则在这些新人中显得有些另类,因为他从事的是中国最为传统的山水画创作。  相似文献   

9.
红色的源泉     
张莹 《法国研究》2006,(1):83-87
色彩的历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历史。研究一种色彩需要对与这种色彩相关的各种领域进行研究。红色是最为突出的色彩,最有活力的色彩,最为原始的色彩;在多种语言中,红色是美丽、富有的同义词;与此同时,红色又是一种最为暧昧的色彩。所谓暧昧是指一方面红色既代表了血和火,是生命所必须,而另一方面它又是死亡的象征,长期以来它都扮演了一种让人又爱又怕的角色。本文从词源学、纹章学、炼金术、神话学、染料及其印染、宗教、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讲述了红色的发展历史,也就找出了红色之所以在今天仍然那么重要的根源。红色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也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它是荣誉的标志;是革命、平等和团结的象征;它表示危险,用于警戒和惩罚;它同时也是爱和激情的化身……本文着力于红色在西方尤其是在法国的运用,以此角度来“窥视”法国社会以致西方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与变革。最后,在如今全球化趋势之下,不论是在法国还是在中国,文化趋同不可避免,红色的运用必将更为广泛,意义也越来越多元化。  相似文献   

10.
澳门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地区,从中西方宗教在这块土地上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文化共存的独特景观,也可以了解澳门社会文化身份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1.
“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了独特文化——党史文化。大力弘扬党史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无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皇越春秋》是一部越南古代汉文长篇历史小说,记述1400—1428年间的越南史事,侧重描写越南与中国封建王朝的深刻矛盾纠葛。在越南民族历史文化的独特语境中,《皇越春秋》以不同于中国古代叙事文本的话语,对中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了他者的文学虚构和文化阐述,传达了越南古代汉文历史小说所承载的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3.
吴雪 《新民周刊》2022,(6):26-29
当时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是最能展现中国经济状况的城市。中美20多年相互隔绝对抗关系,也让美国民众对中国有非常强的了解意愿。当年尼克松与周恩来那个“跨越最辽阔海洋的握手”为世界带来了震撼。但《联合公报》的发表不是在北京,而是在上海。至于为何会选择上海,知名作家、海派文化研究者马尚龙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上海,在当时,是一个足以回答世界许多问题的城市。  相似文献   

14.
任蕙兰 《新民周刊》2017,(11):18-23
因为开放,所以宽容,才会开明睿智。在一个文化比较多元的社会,人们更容易理解跟自己不同的其他文化,承认其他文化的价值。海派文化到底是怎样的?和京派文化、岭南文化有什么区别?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也难以说得全面。上海自元代设县以来,曾是南北运输的重要中转港口,近代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建国后为全国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5.
王悦阳 《新民周刊》2022,(34):62-65
一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总在博物馆、美术馆与剧场、图书馆之间显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来上海看美展”已经成为市民美好生活和游客体验上海的优选。无论是博物馆里丰富、浩瀚的历史珍存藏品,让人们直观且动情地意识到中华文化的璀璨多姿,恢宏浩渺,抑或是各大美术馆中精彩纷呈的艺术展览,古今中外,远至宋元时期的艺术珍品,近到现当代艺术大师的经典之作,在上海大大小小的美术馆中,观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心头好”,花上一整天的时间,来进行一次既可远及古代,又能穿越未来的艺术之旅。  相似文献   

16.
日本文化是在外化与异化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混合文化”(1)有人称之为“杂种文化”。(2)从一万年前到公元前三世纪是日本的绳纹文化时代。此时日本人与大陆来往甚少。在这一段时间里,日本一直是一个狩猎国,并且具有自己独特的优秀文化。从事水稻种植的农耕民族开始从中国的长江流域经过朝鲜半岛而到达日本列岛,与当地人形成此后的“复合民族”,(3)也就是今天的日本人。徐福入海东渡对日本社会变革及文明  相似文献   

17.
小美好     
《新民周刊》2022,(1):6-7
武康大楼对面,每天站满拍照打卡的游客,圣诞老人也爬上了武康大楼的窗户,一抹红色带来一抹嘴角的微笑和心头的甜蜜。上海的小美好自然远远不止武康大楼,社区里、街道旁、河边、桥下……不需要刻意寻找,你常常能在不经意间邂逅一方小小的角落。这些小角落并非仅仅供人观赏,而是可以休憩、可以玩要、可以走神想一想诗与远方。  相似文献   

18.
最热的夏天     
2022年7月5日至14日,上海经历了有史以来最热的10天。这10天最高温均超过35℃,其中3天超过40℃,13日那天徐家汇气象站最高温达40.9℃,追平1873年有观测史以来最高值,同时7月上中旬出现3天超40℃高温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在上海经历酷热同时,临近的浙江省7月12日全省发布了54条高温红色预警,打破了历史纪录。杭州当天气温超过40℃,创下最早达到这个温度纪录。在相对凉爽的夜晚,如果最低温超过28℃则被称为“热夜”,在12日那夜,351个城市中有18%出现了“热夜”,比2021年同期增加了46.5%,比2020年同期增加了2.86倍。  相似文献   

19.
李娟  杨杰 《当代韩国》2010,(1):72-79
朝鲜朝后期,小说作品数量众多,题材多样。其中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的小说占了很大的比重,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类小说用其所选取的"家庭生活"这一独特的视角,来表现作家对社会问题的探求。从根本意义上讲,"家庭小说"的这种"平凡"叙事突破了韩国古代传统的小说叙事观念,蕴含着作家看待生活的独特价值观和心态。也正是因为它能深入到具体生活中,去表现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才使得它能用忠于生活而又不照搬生活的现实主义艺术去创作。深入剖析那个特定时代的作品、人物塑造和创造这些作品的作家,能够把握朝鲜朝后期家庭小说作品所体现出的深刻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在广告传播中数字常常被视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传播要素,因为数字作为传播符号,它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承载寓意独特的文化价值。本文力图通过对几则法国现代广告中的数字符号分析,试图展示法国广告如何利用既简单而又极赋感染力的数字符号达到传播产品个性及企业形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