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儿童福利财政是儿童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背景下,探讨儿童福利财政保障的具体举措具有重大意义。现代儿童福利财政制度应具有法治性、回应性、均衡性、公共性的法学品格。中国儿童福利财政保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其完善思路应立足于四个维度的法学品格,加快儿童福利财政保障的法治顶层设计,同时应采取强化预算监督、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坚持儿童福利财政保障的社会福利导向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军事法既然属于法律范畴,就具有法的基本特征,其构成必须具有法的要素,同时也应体现法的主要价值追求.军事法学属于法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应遵循法学的研究规律和研究范式.同时,法治是军队正规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基本标志和根本保障,军事需要与法治是可以相融的.  相似文献   

3.
蔡家华 《传承》2014,(1):142-143
法律人品格是法律人的基本素质,中国法治梦的实现要从法学学生的法律人品格培养抓起。当今中国法学教育模式对法律人品格培养的缺失,有必要通过建构法学学生多元知识结构体系及培养全面的精神品质来加以补充完善,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法治梦,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4.
<正>人文精神是强调一切从人出发,以人自身为中心,把人作为评价万事万物的尺度;高扬人的主体性,以人的自由、解放、幸福、全面发展为终极关怀;集中体现人性尊严、人格魅力、人之良善本性与核心价值的文化精神。法律职业和法学教育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人文性,这是由法治的人文基因和法学的內在品格共同决定的。法治的人文基因与法学专业人才的人文精神法治具有深厚的人文基因,蕴含着丰富  相似文献   

5.
公共财政是国家权力公共化的基础,失去了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就不能保证国家权力的公共性,更不能确保国家权力仅用于提供公共服务。为此,必须确保公共财政体制具有正义品性、民主品质和法治品格。财政正义体现为国家与公民财产征收关系的合理、适度。财政民主就是政府依法按照民众意愿,通过民主程序,运用民主方式来理政府之财。财政法治要求遵循法律保留原则,实行财政法定。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市260余万儿童中,各类困境儿童2万余名。为加强全市儿童福利和保护工作,提升儿童民生保障水平,北京市多措并举,努力构建具有首都特色的儿童福利制度体系和保护服务体系。加快儿童福利和保护基础能力建设。一是加强市、区两级儿童福利设施建设。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16所儿童福利机构,养育床位3300张。其中  相似文献   

7.
正2010年以来,我国以设立儿童主任为里程碑的基层儿童福利保护体系不断健全。十年间,我国儿童福利保护体系完成了从"兜底保障"向"分类保障"、从"补缺"向"适度普惠"、从"物质保障"向"物质保障+服务保障"的转型升级。2020年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还是《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实施收官之年。在新一轮国家五年规划和儿童工作十年规划之际,回顾与展望基层儿童福利保护体系机遇与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这一综合性的制度安排标志着我国儿童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的重大转型为构建我国现代儿童福利体系奠定了良好政策基础对儿童福利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儿童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有学者指出,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首先要看它怎样对待儿童。6月1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困境儿童的保障问题再次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儿童福利机构提质转型为抓手,全面提升儿童福利保障水平,取得积极成效。把握新形势,谋划制度创新这个"大事"。近年来,安徽省儿童福利保障水平逐年提升,但仍面临着儿童福利机构发展不平衡、市县服务水平有差距、资金人员不足等困境,特别是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养育水平普遍不高。同时,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机构养育儿童已经由过去的健康儿童为主向残疾患病儿童为主转变.  相似文献   

10.
《公安研究》2011,(6):95-96
门中敬在《法学论坛》2011年第1期撰文认为,行政软权力具有同化顺从和非国家强制性的内在属性和品格,在运行过程中表现为行政协商与对话、行政正当程序和社会价值评价的内在协调与约束关系。基于我国的政治体制和法治文化传统,形成西方法治国家司法主导与理性、自然法思想相契合的复合型的行政控权模式,还需要长期的法治发展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正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将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放到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这一新疆工作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审视、谋划和推进,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有力推动了以孤残儿童、流浪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为重点的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政策。拨付孤儿基本生活费15045万元,有效保障了全区2.36万孤儿基  相似文献   

12.
论宪法品格     
宪法品格是宪法彰显或应该彰显的重要特质,把握宪法的品格,对宪政和法治建设有重要意义。从本体的维度看,宪法具有政治品格;从价值的维度看,宪法具有公正性;从地位的维度看,宪法具有至上性;从作用的维度出发进行分析,宪法具有规范品格。  相似文献   

13.
西方法治思维的基本趋势是通过法律增进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公共福利,消除不平等、歧视、贫困,保障生命权、人身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报告均提出要建设法治中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应以史为鉴,为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社会转型中的矛盾和问题,为建设法治中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14.
赵明 《思想战线》2005,31(2):118-122
中国的法治理论有其不同于西方的独特语境.现代中国法学的开端与政治情势紧密相关,其合法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情景的变换,对政治话语的追随和演绎乃是"法治"话语表明其合理性和正当性的主要路径,它因此而难以持守学术的独立性品格.当代中国法治理论和学说得以深入开掘和成功建构的语境,从根本上说仍需要法学家独立人格和学术品格的培育与塑造.  相似文献   

15.
正通过制定专门的儿童福利法律保障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为推动儿童福利立法,7月12日,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在北京举办了"儿童福利立法座谈会",北京、吉林等7个省市民政厅(局)有关负责人、儿童福利机构负责人、联合国儿基会驻华代表处代表等30余人,围绕儿童福利立法的基本框架、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重点难点等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16.
正天津市民政局通过开展各项关爱服务活动,守住儿童福利机构疫情防控和儿童兜底保障两个战场,抓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和困境儿童保障两项工作。疫情期间,全市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内的服务对象及工作人员无一例感染,为孤弃儿童、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撑起健康安全"防护伞"。  相似文献   

17.
吕宁  张宇坤 《理论月刊》2010,(5):100-102
后现代法学是一个当代西方较为明确发展的法学流派,其质疑理性的法律主体和法律的自治性,否认法律的普遍性﹑确定性、和中立性,批判法学的一元本质论。后现代法学用怀疑、批判、否定的眼光看待现代法治,并对其理论和实践等问题进行再审视,再反思、再建构,这对于中国法治建设具有建设性的启示意义。但是后现代法学在具有合理性的同时也存在许多缺陷,对于正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法治建设来说,沿着现代法学的道路发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正长期以来,儿童福利机构作为集中养育孤儿、弃婴、特困儿童的场所,作为民政部门联系支持社会散居孤儿及其寄养家庭的纽带,在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相结合的领域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有效推动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特困儿童供养、儿童收养等政策的施行,有力保障了由政府履行监护人职责儿童的生存和发展权益。近年来,儿童福利机构开始探索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困境儿童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中新的职能作用,同时加强规范化、专业化、法制化建设,推动儿童福利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过硬政法队伍是法治中国建设和平安中国建设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印发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也分别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研究这些规范性文件对法学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包括坚持德法兼修、增强政治意识;培养法学伦理、强化职业操守;增强问题意识、明确实践导向等。  相似文献   

20.
刘露 《广东民政》2011,(6):32-32
一是加快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各地应加大公共财政对儿童福利机构及其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发挥福利彩票公益金的作用,不断完善儿童福利机构的康复设备。在“十二五”期间,各地将继续实施“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各市、县(县级市)要建设至少1所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儿童福利机构,配备和完善养护、医疗康复、特殊教育、技能培训的设施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