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邵玩玩 《今日浙江》2021,(21):48-49
文化如水,可知来处;文化如光,点亮思想繁星.浙江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提出"构建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新格局".2020年,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文化基因解码工程". "这是一项浙江文化事业、旅游产业发展的'筑基工程'.通过文化基因解码来描绘把握'文化力量',通过建设文化标识来探索推动'构建新格局'."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褚子育说,"通过三年左右时间,挖掘、研究、阐释优质文化基因,构建全省文化基因库,推进其转化利用,使之成为浙江文化标识,推动新时代江南文化高地、高品质精神文化服务体系的落地建设."  相似文献   

2.
宋舒 《今日浙江》2005,(4):44-45
近几年来,许多专家、学者探讨浙江精神的由来,探讨浙江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几乎不约而同地提到陈亮。省委书记习近平在给2004年10月下旬在杭州市召开的"陈亮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贺信中指出:陈亮"创立的永康学派,强调务实济世,为'浙江精神'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内涵。研究陈亮学说,就是要探寻浙江优秀文化传统,在研究浙江现象、总结浙江经验、提炼'浙江精神'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为我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黄敏 《政策瞭望》2017,(8):20-21
文化是灵魂和旗帜,文化是形象和品牌,文化又是创意,当文化与现代经济相融合,文化就是生产力。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指出:'要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文化浙江。'这对东阳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东阳是浙江省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歌山画水'之美称,又以'教育之乡、建筑之乡、工艺美术之乡、影视名城'(三乡一城)享誉海内外。  相似文献   

4.
项敏 《政策瞭望》2017,(8):22-24
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慈溪要在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建设创新活力之城和美丽幸福慈溪,向着成为长三角区域性中心的目标迈进。一、审视慈溪新型城市化演进,正处于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关键时期审视区位条件:全方位接轨上海蕴含重大发展机遇。慈溪地处'沪、杭、甬'经济金三角中心。  相似文献   

5.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紧围绕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浙江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的主题,深入研究、宣传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目标——建成"富强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聚焦推进"六个浙江"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6.
清廉文化是清廉浙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体推进"三不"机制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浙江深入推进清廉文化建设,不断挖掘清廉文化内涵,创新清廉文化传播形式,有力推动清廉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推进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持续改善,全社会共同参与清廉建设的氛围更加浓厚.  相似文献   

7.
《今日浙江》2020,(8):6-7
浙江发布高水平交通强省规划近日,浙江印发《浙江省推进高水平交通强省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高水平推进铁路、轨道、公路、港航、航空、管道、快递邮政、枢纽、绿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到2022年,全省基本形成省域、市域和城区3个1小时交通圈。  相似文献   

8.
和谐视野下高水平大学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作为文化的殿堂、思想的摇篮和科学的圣地,传承文化、培养人才、引领社会发展是其重要的使命。文化作为高校软实力对于提升高校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自实施985工程以来,如何加强高校内涵建设,如何构建与高水平大学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形态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阐述了高水平大学文化建设内涵及挑战,提出了高水平大学文化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9.
《今日浙江》2023,(15):6-6
浙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近日,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的决定》。《决定》对未来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引领性意义的重点事项提出明确要求,主要是“五个先行示范”,即推动生态环境全域提升、生态经济绿色低碳、生态生活共富和美、生态制度系统完备和生态文化繁荣发展先行示范。  相似文献   

10.
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一方面源于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另一方面则来源于浙江深厚的传统文化。王充在浙学经典《论衡》中提出的"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的政治观、"实事疾妄,无诽谤之辞"的真理观、"事有证验,以效实然"的认识论、"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的学术观,可谓是"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源头活水"。在浙江加快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今天,只有让这源头活水畅流于我们的实践中,才能不断滋润我们的生命,进一步开拓我们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省委十五届二次全会作出了全面建设文化强省的重大部署,浙江文化改革发展又一次站上了蓄力跃升、积势蝶变的时代风口。文化是“重要窗口”的闪亮“窗眼”。我们要始终对标最前列,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五届二次全会精神,高水平推进文化强省建设、高水平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于谋篇布势上取法其上、于出招落子上创新打法,努力以一域先行探索,为全国面上多出成果、多出经验,力争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大棋局”上赢得先机。  相似文献   

12.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椒江在更高水平上推进首善之区建设的关键五年。椒江作为台州'三区两市'协同发展的核心区域,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十三五'时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当前椒江在科技创新、有效投资、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基层基础等多个方面仍存在短板,不仅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3.
《政策瞭望》2016,(8):25-26
苍南位于浙江最南端,素有'浙江南大门'之称。2012年9月,省委夏宝龙书记在苍南调研时,提出苍南要打造'浙江美丽南大门'的要求,为苍南发展明确了定位、指明了方向。苍南县委按照省委有关要求,结合发展实践、发展态势,以打造'浙江美丽南大门'为目标,以'富裕南大门'靓丽南大门'活力南大门'文明南大门'和谐南大门'为五条路径,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助推区域化均衡化高质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在浙江开始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期,站在绍兴市'十三五'规划顺利开局的重大时间节点,观大势、谋大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按照'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部署,深入分析绍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杨志纯 《群众》2020,(5):44-45
公共文化服务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围绕更深层次推进“社会文明程度高”,完善先进文化引领制度机制,加快建设“三强三高”文化强省。站在“中国之治”迈向更高境界的崭新起点,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聚焦高品质产品、高效能阵地、高水平治理,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更好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我省强化基层公权力监督、社会共建清廉浙江大促进推进会在我市召开。会议要求以召开社会共建清廉浙江推进会为契机,以基层公权力监督为着力点,切实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为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为我省"两个高水平"建设提供坚强保障。会议指出,聚全省之力抓好清廉浙江建设是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强化基层公权力监督,是抓好清廉浙江建设的破题之举、开篇之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部  相似文献   

17.
<正>建设教育强省是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省必先强教,浙江实现现代化,必须首先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浙江素来是文化之邦、教育之乡,教育事业在浙江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和社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省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省之路,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  相似文献   

18.
<正>大学质量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质量文化建设与传承是加强一流本科教育,推进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和《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明确指出高校要加强并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大》2020,(7):F0003-F0003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一直秉持并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以“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内在要求,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奠定了这厢励志图强、勇做标杆的金院气质。学校始终坚持办好特色鲜明、人民满意、师生幸福的高职教育初心,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将继续坚持立足大财经、推进大融合、共建大文化的建设思路,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努力打造体现浙江特点、高职特征、金融特色、国际水平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标杆校。  相似文献   

20.
黄辉  赵嵩 《公安学刊》2006,(2):52-55
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过程,必然是法治之路,需要法的理性之治。法的理性之治,是民主政治国家的最高追求。文化建设的理性与法治的理性具有同一性。在现时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推进“法治浙江”建设,必须树立法治理性的观念,运用富于理性又切合国情省情的法治手段,推动文化建设切实走上法治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