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都应该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三农问题,只有全面地理解并掌握了有关农民、农业、农村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与物的现代化。一方面,中国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多数农民需要转移到城镇就业和生活,需要通过完善农民向城市转移的培训赋能机制和完善农民进城保障措施来实现。另一方面,在人口无法充分转移进入城市就业生活的实际情况下,在乡村地区发展以现代产业为核心内容的优势产业村镇(产业圈聚落),培育农村地区的生产增长极和生活宜居地,打造乡村地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3.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振兴乡村产业能为乡村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当前我国乡村产业存在着缺乏创新,产业协调性差,产品供需不平衡,农民参与感有待提高等问题。新时代,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要拓展农业功能,走创新发展之路;增强城乡合作,走城乡协调发展之路;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强国际化合作,走开放发展之路;增强政企民合作,走共建共享之路。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中国现代化以来形成的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三农问题)的总体方案,是新时代指导乡村发展的指南。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了从"农村改革"到"乡村发展"的主题转换。产业振兴、乡村文化复兴、农民社会保障和农业生态建设是乡村振兴的主题。内生动力和外部动力构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机制。学界普遍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在体制机制创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产业融合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四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5.
人类发展历经黄色文明、黑色文明,终将走向生态文明,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是农业农村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是基于生产力发展衍生的生态自觉。面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的根本路径在于生产力的充分发展,现实路径在于绿色市场消费理念的树立、生态友好产业的具体选择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文化构建。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农村区域差异显著,既有产业发展路径和制度改革路径下的相关研究,忽略了中西部普通农村的经济社会基础,导致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路和项目资源错配问题突出.秉持区域差异研究视角,基于治理型发展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当前,产业有所发展的地租经济村、旅游经济村、特产经济村、政治明星村等,属于中国农村当中的少数,占比有限,且难以复制;产业失败是中西部普通农村的普遍事实.对中西部普通农村而言,产业发展缺乏基本的经济社会基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突出,导致产业发展雄心勃勃而鲜有成功.因此,面向群众诉求的治理有效,理应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而有效的适配路径.  相似文献   

7.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  相似文献   

8.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眼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明确提出了2020年经济工作必须抓好的重点任务,为我们继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创造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兑现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显著优势。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贫困治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规范和引导我国贫困治理的重要依据。革命、观念、环境要素创设贫困治理的制度情境,贫困治理政策的路径依赖及关键节点成为催生制度变革的重要动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贫困治理,要强化政策调试力与现实匹配力,实现政策优势利好向治理效能提升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农村的税费制度改革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努力探索建立规范的农村税费制度有效途径.四川省根据中央[2000]7号文件精神,对四川农村税费制度改革进行了试点.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出一个重要信号:今后一段时期,城镇化将在拓展中国经济发展新空间中扮演重要角色,提出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这一规划符合中国国情,有利长远发展。省委、省政府也及时召开了城镇化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2006年重点工作之一,也是我国继农村耕地承包经营后在土地使用制度上的又一重大改革。集体林改意义重大,改革工作任务艰巨。我们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2006年中央1号文件的部署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决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绿色经济强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中快速兴起的重要合作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继家庭承包、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税费改革之后,农村改革中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有效途径,是新形势下党和政府领导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4.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4月9日上午,为欢送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队员启程前往驻村联系点开展工作,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举行了出征仪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自治区公务员局局长蒋明红出席仪式并讲话。蒋明红指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转变作风的客观需要,是培养党和人民事业所需的好干部的战略需要。希望即将奔赴基层一线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内涵及意义1."两个趋向"的提出。2004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两个趋向"的重  相似文献   

17.
1996年,云南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经过四年的理论准备,至2000年,省委、省政府正式下发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明确把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列为云南的三大发展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召开后.云南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建没民族文化大省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加快了发展的步伐。2003年7月召开的省委七届四次全会,正式提出了要把文化产业作为云南省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来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的两个重要举措,前者代表了一种新的产业经营组织形式,后者则是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形式的制度创新。通过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核心驱动,并辅之以农业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是云南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障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省管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期间,省管企业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我省制定的国民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围绕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更加突出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增长方式转变三个重点,着力在培育大企业集团、引进战略投资者、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上实现新突破,在省管企业改革改制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工作重点逐渐向国有资产有效监管上转移,真正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促进国有资产监…  相似文献   

20.
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先进性建设,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对于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企业制度,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云南机场集团公司党委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紧紧围绕机场的改革和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出了“八个加强,八个确保”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思路。为集团公司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