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它要求社会成员能够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公平地实现权利和承担义务,并受到同等的法律保护。公平正义的理念一方面要求人们在法律面前或诉讼中的地位平等,另一方面要求居间者的不偏不倚、公而无私;一方面要求实体正义和实质正义,另一方面要求程序正义和形式正义。它是实体与程序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具有同质性。现代和谐社会是法律与理性整合的产物,和谐社会只能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上。和谐需要在形式法治的基础上推行实质法治,需要建立一个法治政府,需要培养公民的现代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3.
试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因子--公平、效率、正义与法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天崇  贺利军 《求实》2005,(9):58-61
促进社会公平、效率、正义与法治的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政府的重大议题,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便是该议题的具体展现.但公平与效率权重模糊、正义弘扬陷入窘境、法治效应难以彰现等现实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新界定公平、效率、正义与法治的内涵,统筹四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关系,从而找到其协调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法与正义关系是法哲学一个基本问题,法是正义具体内容的体现,正义是法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在我国法治进程中,法的正义价值取向是法治的核心,法的正义贯穿于法治运行的始终,法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法的分配正义和诉讼正义。  相似文献   

5.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法律的基本价值--秩序、人权、正义、效益,是和谐社会形成的必要条件.本文尝试着从探讨构建和谐社会与中国法治互动关系入手,阐述法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以及利益权衡作用,以期利于实际.  相似文献   

6.
民主法治观念是公民对民主法治的正确理解,司法公正是法的公平与正义的一般概念在司法活动中的体现.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实现司法公正的社会文化基础.全社会民主法治观念的增强,必将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高奇琦 《探索》2015,(1):72-77,82
国家治理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两方面。一个完整意义的国家治理体系应该包括秩序系统、赋权系统和创新系统,而对国家治理能力的评价可以在有效性、完整性和效率等三方面展开。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进一步建设必须高度依赖法律的框架效应和整合功能。中西方法治的共通之处体现在法律的权威性、可预期性和相对稳定性上。同时,中国和西方在法治内涵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西方的法治传统在自由主义理念的基础上生成,其具体特征主要围绕个体权利和形式正义的内容展开。中国的法治内涵则在社会主义理念的基础上生成,其具体特征主要围绕群体权利和实质正义的内容展开。社会主义法治为党领导人民对国家进行治理提供了一个整体性的约束框架。  相似文献   

8.
法应具有道德性,包括内在道德与外在道德,法治社会的法更应如此.它实质上体现为正义,要求在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法治运作过程中都有道德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民生法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众利益保护的凸显性、法律介入全部民生事务四大特点和平等价值、人权价值和正义价值三大价值.构建民生法治必须坚持系统性、实事求是和以人为本三大原则.  相似文献   

10.
程汉大  解永照 《学习论坛》2006,22(10):63-66
不同的案例表明西方的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差别,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