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学生撒谎几乎是每个老师都大为恼火的事情。这不,我班的王者师就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一个星期一的早上,蒋经纬到校就对我说:“李老师,王者师要我代他请一天的假,他的爷爷死了。”我点了点头应允了,我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他连忙说:“刚才我在家接到王者师的电话,他告诉我的。”这一天王者师没到学校。第二天一大早,王者师按时到校了,  相似文献   

2.
难忘吾师     
盛夏的一天。学校收发室的同志忽然给我打手机,说他那里有我的一封信,是一个老师写的,封面上标有“五里坪乡中学沈老师缄”字样。  相似文献   

3.
一天上课,我因身体不适,带着几分倦意走上讲台,一同学搬来自己的凳子,轻轻地说了声:“老师,请您坐下来讲!”我说:“谢谢,我不坐!”我不坐,因为我深深地懂得,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就是站着的事业。有人说,教师像蜡烛,毁灭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人说,教师是春蚕,“春蚕到死丝  相似文献   

4.
我的文学梦     
复‘房考”第二年的一天,我在长沙市青少年宫,偶然碰见长沙市中学生歌舞团的陈玲老师,寒暄几句后,他对我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中央戏剧学院今年在长沙没考区,你不妨一试。”我不置可否地嘿嘿了几句,对他的关·。表示由衷感激。当时,我在长沙一所小学附中教书。“一石击起千层浪’,一个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理想和愿望,再一次撞击着我的心灵。加之听说,77级的大学生录取,不再搞“唯成分论”了,即使“社会关系”复杂,只要本人表现好,就“唯才是举”。初试看榜前夜,我彻夜未眠,起了个大早,当在初试录取名单中发现我的考号排…  相似文献   

5.
前几天,一个年轻人找到我问:“你是宋叔叔吗?”我点头称是。他激动地说:“我可找到你了,是我爸让我打听你的消息的,我费尽周折才查到你的地址。”他一边说,一边掏出20块钱硬往我手里塞,弄得我莫名其妙。寻问再三,我才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6.
《廉政瞭望》2012,(22):6-6
一天下班回家,我看见几个人围在小区门口,不知在做什么。过去一瞧,原来他们正在张贴公示,正当我打算细看到底是什么内容时,其中一个彪形大汉挡住我说:“有什么好看的,快走!”我是小区业主,凭什么不能看,我使劲儿往里凑,没想到却被他们几个推出来,还威胁说:“惹急了当心哥几个揍你!”我一个人势单力薄,还是走为上策。可没走多远,就看到他们对着告示拍照,然后又撕下告示,迅速离开。我一头雾水。  相似文献   

7.
李肇星 《新湘评论》2013,(22):40-41
真不敢接受“先生”这个称呼,最好叫“同学”,我们一块儿学习在我毕业的北京大学。“先生”的意思是“老师”。我们读书时称北大的老师,不管男老师、女老师都叫“先生”。所以,我真不敢接受“先生”这个称呼,最好叫“同学”,我们一块儿学习。叫“同学”你永远不会错。今天是个非常特别的日子,我有点儿激动,也有点儿紧张。说实在的,我准备了一份演讲提纲,但刚才走得急,丢了,丢在了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但正好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  相似文献   

8.
一个周末的晚上.读高中的儿子回家.与我坐在一起吃板。儿子对我说:“我再也不会向物理老师问问题了。”我诧异地问:“为什么”他满腹委屈地告诉我:“我向物理老师问一道题.你瞧他怎么回答,他不屑一顾地数落我‘这也不会’,说完扭头就走出教室。”我再三为老师辩解:“可能老师还有别的事,或者上课他讲了你没有听。”  相似文献   

9.
袁浩 《奋斗》2009,(11):63-63
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心满意足的老师。”释圆笑笑问:“你走南闯北十几年.真没能找到一个自己的老师吗?”年轻人深深叹了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啊,我见过他们的画,有的画技甚至不如我呢!”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着,  相似文献   

10.
国庆节前夕,大学同学聚会,请来了二十年前任教的诸位老师。其间有一位当年颇受同学欢迎,后来从政担任沈阳市副市长的老师讲了这样一段话:“有人问我,‘你和慕绥新、马向东曾为同僚,你为什么没有腐败?’我说这里有三条原因,一感谢党多年的教育,二感谢人民群众的监督,三感谢我自己胆小。”这是一段很耐人寻味的肺腑之言。党的教育,人民群众的监督,对每一个有一定权力的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只有个人“胆小”与否,却各不相同。老百姓常说的“胆小”,就是老实的意思。老实人,势必胆小,做事守规矩。这位老师说的“胆小”也应该是…  相似文献   

11.
打错的电话     
方平 《党建文汇》2007,(6):53-53
一天,正走在路上,手机响了,一个小女孩的声音:“爸爸,你快回来吧,我好想你啊!”我没有女儿,说了声:“打错了!”便挂断了电话,接下来几天里,这个电话竟时不时地打过来,  相似文献   

12.
段子     
《廉政瞭望》2014,(23):80-80
点钞机真是一种悲催的商品,被人卖了还要帮着数钱。向暗恋的女生表白了,她竟然说让我死了这条心!殊不知这句话折磨了我很久,我真的无法理解,为什么心的量词会是“条”?历史课老师讲到毛主席时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勤学好问的我马上举手问:“老师,那,熊熊火焰?”老师回答令人无法反驳:“温暖了我……”  相似文献   

13.
尚霞 《党建文汇》2006,(4):52-52
某企业的一名销售人员兢兢业业地工作,并取得了不小的业绩。年终,总经理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对他说:“由于本年度你工作业绩突出,公司决定奖励你10万元!”业务员非常高兴,谢过总经理后拉门要走,总经理突然说道:“回来,我问你一件事。今年你有几天在家陪你妻子?”该业务员回答说:“今年我在家不超过10天。”  相似文献   

14.
“老李,咳嗽好多了吧?注意保暖,别着凉!”“好多了,一直按照您的建议保养呢。叶老师,您这是买菜还是遛弯去呀?”还没等叶老师回答,一位刚走进小区的居民就迎了上来,“叶老师,您快帮我看看这张化验单吧,大夫说没大碍,但我心里还是不踏实。”“好,好,我来看看。”  相似文献   

15.
我的反思     
我班鲁江同学交来一份检讨,说:“代不该出伍角钱一个字,请人家模仿家长的笔迹在成绩单上签字,来欺骗老师,欺骗家长。老师,千错万错是我的错,是我不对!……我在家里挨打了,我真后悔。”拿着这份检讨,我心里反而不安了,难道真是全怪鲁江吗,难道都是鲁江的错吗?……我回忆思考着事情的整个过程: 期中考试以后,我为了向家长汇报他们子女学习的情况,也为了刺激刺激同学们,我花了几天功  相似文献   

16.
瞎子打灯笼     
一个盲人到亲戚家做客,天黑后,他的亲戚好心为他点了个灯笼,说:“天晚了,路黑,你打个灯笼回家吧!”盲人火冒三丈地说:“你明明知道我是瞎子,还给我打个灯笼照路,不是嘲笑我吗?”  相似文献   

17.
家访作为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的重要途径,可以解决教师许多在校无法解决的问题,捕捉到新的教育契机,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记得我曾经教过一个叫“小龚”的学生,他是学校里一个“重病号”,上课不认真听讲,有时老师批评他,他还会顶嘴,甚至还动手打老师,人称“稀泥巴”。接手这个班后,我找他谈了几次心,可他依然我行我素,置之不理。无奈之余,我决定去家访。到了他家后,我才知道造成他性格的原因:他父母正在闹离婚,父亲脾气暴躁,对儿子经常非打即骂。那天,我委婉地批评了他的父母。第二天,我再找这位同学谈心,首先对他的…  相似文献   

18.
刘吉同 《党建》2009,(8):51-51
前几天,我的一位在某局任“一把手”的同学,从外地“考察”归来享受了一番接风盛宴。他不无痛苦地说:“接风的入太多了,这酒让人喝得受不了,肠胃都变成下水道了。”  相似文献   

19.
前几天约一个久未见面的朋友吃饭,见她一直忧心忡忡心不在焉。.我挺想问一问,却怕是人家的私事于是不敢多嘴。吃到一半她突然叹了口气说:“哎,你是学法的,我还是告诉你吧,也好替我出个主意。”  相似文献   

20.
金色十月     
离开农村老家已九个年头了,但我总不时想念家乡的人,总爱打听家乡的新鲜事儿。前几天,孩提时的伙伴来到我住在城里的家,满面春风地对我说:“你想不到吧?家乡公路修通了,我是坐首次班车来看望你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