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知打何时起,我们政府机关兴起了一股“责任状”热,各种名目繁多的“责任状”应运而生,而且由于分门别类,层层效仿,致使“责任状”满天飞,有的地方领导究竟与多少部门、多少单位签订了多少“责任状”,往往连自己也记不清楚、说不上来了。 是不是什么工作都要签订“责任状”呢?依愚之见,时下许多“责任状”利少弊多:其一,有职务就有责任,正常的工作何需签订“责任状”?职与责,从来就是一对“连体婴”,你有多大的职务就有多大的责任。可见,对  相似文献   

2.
《天津支部生活》2007,(12):64-64
目前不少地方鉴于消防安全工作形热严峻,一些主管部门提心吊胆。为化解“风险”.这些部门热衷于与下级单位签订一份格式化的消防安全责任书,在责任书中除做出若干安全规定外,最后不忘加上“若不遵照,后果、责任自负”之类的话,认为这样一来.就是把责任书的签订任务作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大事、要事来抓,就能够心安理得、底气十足了。  相似文献   

3.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每年,我们都要从上到下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但有些单位、部门却往往只管签名不管履行,把责任制变成了“责任纸”,安全工作失去监督与保障,导致事故频繁发生,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许多单位都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如何落实好责任书上的规定、切实做到兑现承诺?笔者以为,党员干部做到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不妨常用“三种镜”照照自己。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的一个最显著特点,就是竞争十分激烈。市场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很多单位的领导就很自然地想到找“能人”。其实,这种想法并没什么不好,谁不希望自己的单位出几个“能人”,能开拓进取,使自己的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于是,各路“能人”也便应运而生,有的自荐能“空手套白狼”,为单位赚大钱;有的称能引来外资;有的则说自己能打通各个关节;  相似文献   

6.
四平市铁西区委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坚持“四实”,严把质量关。一是责任落实。区委组织部与基层党组织签订发展新党员保质责任书,书记在责任书上签字。区委组织员办公室对责任书的执行情况半年一抽查,一年一检查。2003年全区共签订责任书196份,执行严格,效果良好。二是程序严实。区委按照党章和发展党员细则规定的  相似文献   

7.
<正>"你看嘛,我们每一个人签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书都不一样哦。"丹棱县杨场镇党委书记谌德友指着每一名班子成员签订的主体责任书如是说。为深入推进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丹棱县组织全县党员干部签订了"两书",即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书和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逐步完善压力逐级传递、责任层层落实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链条。"以往的主体责任书,我们班子成员都是一个模板、一个样式,不能更加  相似文献   

8.
一位领导同志说,我们每个人实际上都是一本书,所不同的是,有的是“百科全书”,与之接触能使人增长知识,明晓事理;有的是“专著”,在某个方面可以为人师,为人表;有的则是一本内容空泛,用处不大的书……此言极是。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导干部更是一本书。这本“书”拥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一个单位的领导者,就是这个单位群众的“必读书”。群众多半从领导的讲话、决策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读出领导者境界的高低、知识的博寡、能力的强弱和形象的好坏。而且,领导干部的职位越高,他那本“书”的读者面就越大,昭示力就越强。有时一次…  相似文献   

9.
聂仕雄 《理论导报》2011,(10):36-36
说到“领导”,人们习惯性会将其与权力联想到一块,好像权力就是领导的全部。其实不然,领导的本质是责任,而责任是一种职责、一种义务、一种使命。权力、责任和风险是相伴而生、不可分割的,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有一分权力,就有十分责任、百分风险,权力越大,责任就越重,风险就越高。  相似文献   

10.
近闻,一个单位刚召开党委会研究人事任免的问题,不久其内幕就有局外人知晓了,甚至在会上哪个同志赞成,哪个同志反对,说了什么话,都一清二楚,得利的人高兴地笑了,不得利的人立即找到领导,要求领导不改变主意,就不接受安排的工作,搞得领导很为难。据反映,类似这种“跑风漏气”的情况在其他单位也不少见。 党内会上研究的问题出现“跑风漏气”的现象,不外四种情况:一是有的领导主动“说”出去的,这种情况往往是对亲属知己;二是曲线“漏”出去的,这是通过与当  相似文献   

11.
《廉政瞭望》2006,(4):53-53
国家发改委于2月19日曝光8所教育乱收费学校的消息公布后,这8所学校所在的地方反应不一。有的主管单位连夜查处;有的则把责任推给地方政府;有的则称“赞助费是学生自己愿意交的”;南京审计学院学生处处长接受记者采访的第一句话竟是说南京审计学院乱收费是“胡扯”。他说,“‘点招’要交钱,各个高校都在这样做,现在,仅仅曝光南京审计学院,我们感到非常不理解。”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如何深入实际、了解基层真实情况时,深有体会地说,到一个单位了解情况,不仅要听会上的,也要听会下的;不仅要听干部的,也要听群众的;不仅要看“门面”和“窗口”,也要看“后院”和“角落”。这位领导同志的话,既是对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一种提醒,也是对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的批评。一个时期以来,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在一些地方的基层单位相当严重。有的习惯于喊口号,说空话、套话,追求报上有报道,广播上有声音,电视上有图像;有的整天沉湎于文山会海,以讲…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部队我们常会发现一种现象:一些同志把自己的直接领导叫“老板”,把上级首长也就是领导的领导叫“大老板”,同志之间也往往以“老板”相称;有的是在与地方交往、移动电话中这么称呼,有的甚至当着领导干部的面叫“老板”,而有的领导也很受用,满口答应。那么,“老板”一词流行军营的现象该如何看待呢?  相似文献   

14.
稍微留心一下,“有的”这个词,在有些领导的讲话中用的频率相当高。本来是明摆着的问题,却说成是“有的”问题;本来是张三的问题,却说成是“有的”人的问题;本来是A单位的问题,却偏要说成是“有的”单位的问题。究竟是哪个问题?哪个人?哪个单位?就不得而知了。  相似文献   

15.
正"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据媒体报道,一些地方把责任状当作军令状,意图通过明确责任、严格考核的方式,来倒逼责任的落实、推动问题的解决,每年都要求基层乡镇签订二三十份责任状、责任书。这种初衷是好的,但有不少基层干部反映,一些地方只顾压责任、不去想办法,让基层在落实责任中感觉力不从心、无以为继,甚至签了之后就直接锁进文件柜里。责任状满天乱飞,责任书一签了之,看似传递了压力、分解了责任,实际上是摊薄了工作、淡化  相似文献   

16.
怎样办实事     
近年来,许多部门和单位的新任领导上任伊始,大多要与上级有关部门签订任期内的“目标责任书”。上面所写的三条六款往往也就是“新官”们孜孜以求的“政绩”,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内为本地方、本部门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显山露水”的实事。愿望不能说不好,“为官一任”总得“造福一方”才行。但是,这些“实事”如何办,出于什么目的办才于国于民有利,恐怕还是大有学问的。  相似文献   

17.
为执行上级决策,完成本单位年度任务,签个责任状,以体现责任人职责,加大落实力度,作为一种工作方法,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责任状”过多过滥,或者只立状子,不追究责任,我看还是不立少立为好。一位在基层工作的领导告诉我,他们单位的“责任状”多达十几个,什么“防火责任状”“门前三包责任状”“植树责任状”等等等等,究竟这些“责任状”有些什么内容,他本人负什么样的责任,自己都搞不清楚,反正没人因为工作出了统漏“吃不了兜着走”。据我所知,还有一些单位是把“旧药”装进“新瓶”,“责任状”完全成了原有规章制度的翻版…  相似文献   

18.
有一种裙子叫“迷你裙”,因其短而露,充满诱惑力。如今,有一种干部叫“迷你型”干部,因其甜而媚,而充满魅力。他们有的唯领导马首是瞻,恪守“多栽花,少栽刺”的信条,对领导曲意逢迎,让领导忘乎所以;有的先是慷国家之慨,以吃、请、送等手段拉拢、腐蚀领导,继而挖空心思,设置陷阱,使领导与其同流合污,被其所用;有的在领导面前温良恭顺,领导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即使明明知道执行的是不成熟甚至是错误的决策,也决  相似文献   

19.
时下,签订责任书已普遍成为一些单位和部门抓工作落实的重要举措,但少数单位和部门,不分事情大小,任务轻重,动辄签订责任书,而画押之后便束之高阁,不闻不问,变成了责任"疏"。 责任书一经签订,就具有约束力,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出了问题务必受到追究,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必须三思后行。确定责任项目,应尽量选择那些事关大局、有利发展、能够量化、便于操作、检查、奖惩的工作,责  相似文献   

20.
一是未能跳出财务收支审计的圈子,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走入误区。有的不注重检查领导决策及决策失误导致国家财产损失浪费情况,而偏重于检查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有的不注重检查领导者个人使用国有资产和报销个人费用的情况,而偏重于财务收支审计的形式;有的审计方法陈旧,不注重从深层次去发现问题,对单位违纪问题不与领导者任期责任挂钩,更没有把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划分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