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授权立法的位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应在制度上明确授权立法的位阶应与被授权机关制定的法文件的位阶相同。原因在于授权立法权是没权机关转移于被授权机关的;授权立法具有法律效力,不等于其位阶与法律相同;即使西方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授权制定的法文件,与议会制定的法律位阶也不相同;经过授权机关批准的授权立法也不具有与授权机关制定的法文件相同的位阶;不能因为国务院根据特别授权制定的法文件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就认为它具有与法律相同的位阶。  相似文献   

2.
行政授权立法监督机制是规范行政授权立法和保障其合法运作的重要制度。然而,我国立法实践中的监督机制却并不完备,存在监督主体非专门化、监督方式缺乏可操作性和监督内容不明确等问题。对此,应着力从行政授权立法的监督主体、监督方式和监督内容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3.
授权立法是我国在创制法律、法规和规章过程中使用比较多的一种立法形式。根据我国立法体制,宪法和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国务院部、委员会可以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规章。但在立法实践中,为了满足紧急情况的需要或者为了解决具体问题等,有立法权的机关往往把自己立法权限内的立法授予同级或下级相关机关或组织制定。譬如,1985年4月1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的  相似文献   

4.
一、应该把赋权立法与授权立法区分开来 赋权立法与授权立法只有一字之差,但二者的内容却有很大的不同。我国法学界曾把赋权立法和授权立法统称为授权立法,这已不能适应我国立法实践的需要,正确区分赋权立法与授权立法已经是立法理论应该解决的问题了。 所谓赋权立法,是指宪法和组织法赋  相似文献   

5.
<正> 地方立法是地方权力机关为了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及时、有效地管理本地方事务而进行的一种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活动。目前,地方立法确立的时间还不久,我国的法律也未对地方立法程序作具体、明确的规定,实践中各地在认识上和实践中做法也不统一。那么,应该如何来划分地方立法程序的阶段呢?我们认为应根据全国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授权立法的概念和特征,及我国授权立法制度的现状,指出并解析了我国授权立法制度在授权主体、授权事项范围、和监督机制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授权立法的概念——应作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关于授权立法的概念,我国法学界有许多不同的表述,但主要有四种观点。 (一)认为授权立法“是资产阶级议会委托行政机关制定法律的活动”。这种观点提出较早而流传至今,它主要反映在过去和现在的部分法学辞典中。这种观点把授权立法看成资产阶级的“专利”,产生于特定的背景:我国八十年代初期以前几乎没有授权立法的制度和实践,几乎没有授权立法的专门理论研究。显然这种观点已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8.
陈海琴 《法制与社会》2012,(25):232-233
授权立法自19世纪30年代由英国开始施行以来,授权立法制度被各国广泛应用.然而授权立法被各国推行之后,对其控制、监督问题始终是各国宪政制度中的重要内容.我国一贯重视发挥授权立法在实务中的作用,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授权立法监督上仍存在诸多缺陷.而德国这方面的制度相对来说比较完善,并且有组织、有系统地将授权立法纳入了宪政制度,其在授权立法发展上取得的成效,对我国完善授权立法监督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授权立法监督制度是授权立法制度中的重要一环,我国在该制度上仍有许多需改进之处,其中完善监督主体制度、完善批准和备案制度、明确授权立法的监督范围是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授权立法位阶是授权立法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我国学者在这一问题上一直存在着较大的理论分歧,立法实践中也存在着混乱。本文从授权立法位阶含义的界定着手,对我国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分别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就我国现行《立法法》关于授权立法位阶的规定及特殊授权立法位阶问题谈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法治与社会》2013,(7):12-12
授权立法应该继续存在?还是予以终结?是持续多年的一个争议话题。早在十多年前制定立法法的过程中,围绕"授权立法"的命运,就曾发生过激烈的存废之争。"取消派"认为,授权立法是法制空白时期的特殊产物,是经济改革摸索阶段的特殊需要,随着国家法制的逐步完善,授权立法已无实质意义,理应取消,以彻底杜绝可能引发的各种负效应。"保留派"则认为:经济改革是一个漫长曲折、不断深化的过程,应当保留授权立法,继续发挥其应急、先试、实验等功能。尽管2000年出台的立法法最终肯定了授权立法制度,但争议并未平息。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平似乎也越来越多地向"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我国税收授权立法的现状入手,揭示出我国税收授权立法在实体法上存在空白授权、越权立法、立法缺失的问题,程序上存在授权立法程序不民主,缺乏监督和转授权严重的问题,由此进一步从税收本质和制度的原因来探析税收授权立法的成因为今后科学的税收法制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授权立法制度是中国立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对授权立法问题作了初步规定,但实际上,目前我国的授权立法仍存在很多问题,《立法法》对授权立法制度的规定也不甚完善,故该制度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立法法》第13条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仅可以授权暂时调整或暂时停止适用法律的部分规定,但实践中已有多份授权改革试点决定作出创制性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只能按照全国人大确定的形式进行授权,现有的授权改革试点决定必须接受《立法法》第13条的规范约束。宪法层面的创制性规定无法与《立法法》第13条兼容,但全国人大可以另行授权启动宪制改革试点。法律层面的创制性规定可以有限度地同《立法法》第13条兼容,但解释论方案无法全面回应实践中的创制需求。在没有相关法律情况下的创制性规定,只能通过立法论加以回应。授权创制性试点的具体制度设计,应当和授权立法形成有效区分。  相似文献   

15.
阿计 《政府法制》2013,(20):16-16
授权立法应该继续存在,还是予以终结?这是持续多年的一个争议话题。早在十多年前制定立法法的过程中,围绕“授权立法”的命运,就曾发生过激烈的存废之争。“取消派”认为,授权立法是法制空白时期的特殊产物,是经济改革摸索阶段的特殊需要,随着国家法制的逐步完善,授权立法已无实质意义,理应取消,以彻底杜绝可能引发的各种负效应。“保留派”则认为,经济改革是一个漫长曲折、不断深化的过程,应当保留授权立法,继续发挥其应急、先试、实验等功能。尽管2000年出台的立法法最终肯定了授权立法制度,但争议并未平息。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天平似乎也越来越多地向“取消”一侧倾斜,  相似文献   

16.
陈建平 《法学》2023,(4):17-33
自由贸易试验区授权立法是国家在特定区域调整中央与地方权限的立法试验,这种授权既要求确保中央的统一领导,也要求赋予地方必要的权限,以发挥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我国目前自由贸易试验区授权立法方式仍存在不足,既表现在立法没有完全主动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也表现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地方自主权模糊、管理体制设置不清晰、授权立法监督不完善等方面。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授权立法方式优化的路径包括:制定《自由贸易试验区法》,通过法条方式进行授权立法;在中央设置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授予其管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一切职权;授予地方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机构地方性法规拟制权;完善立法监督方式,实现制度创新与法治的双向推进。  相似文献   

17.
引言 人大及其常委会由于自身机构及组织性的限制,不能制定管理现代社会的全部法律。现实需要行政机关进行大量地立法,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经济的需要。但是,这种“批量”的立法必然导致授权立法的混乱与非正义。如何规范和完善授权立法,本文从法理的角度,结合一个实践中的具体案  相似文献   

18.
论权力机关对授权立法的监督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授权立法的监督控制存在诸多问题 ,尤其是权力机关的监督控制缺乏制度性、系统性手段。为改变这种局面 ,应当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授权立法备案制度 ,保留批准制度 ,规定程序保障、审查形式和实质内容 ,并建立委员会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9.
略论授权立法的完善杨解君授权立法是现代立法的特征之一.我国授权立法,主要是指有关国家机关根据授权法即宪法和组织法以外的其他法律、专门法律性决议或决定、行政法规的明确授权而进行的立法活动。①我国自80年代以来,授权立法被较多地采用,既有专门决定或决议授...  相似文献   

20.
阿计 《政府法制》2013,(20):14-16
围绕税收立法权的热议,实际上触及了更为深层的授权立法。由于授权立法具有迅速灵活、专业性强等优势,能有效弥补议会立法能力不足、程序繁琐等弱点,因而被许多国家普遍采用。新中国成立后的授权立法起源于1955年,因当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并不拥有立法权,全国人大授权其制定单行法规,以弥补立法能力不足。但直到改革开放后,我国授权立法才开始真正崛起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