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宗教便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政教关系存在于每一个国家与社会之中,一个国家只要有宗教,就存在着政教关系问题。今天我们更多的论说的是“政教分离原则”,而实际上宗教与政治的互动涉及到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也涉及到宗教生活的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2.
宗教与社会各个层面既有协调的关系,又有矛盾、复杂的互动.其中,政治与宗教关系的变动最为关键.它决定了执政者必须考量如何引导宗教的正常有序的发展的问题.政教分离是现代政治学的一项原则.宗教与社会主义在信仰上的差异是次要的差异,它们在政治上、在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相同、相通的.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然也包括广大信教群众的利益.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界的合法权益,也是为了更好地、全面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相似文献   

3.
宗教与政治分属于人类社会的不同领域。政治权力及其运用是维系社会秩序与稳定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宗教则以人类情感之慰藉、意志之勖勉为事。当前,中国的国家与宗教的关系既不是政教合一,也不是简单的政教分离。由于国家的控制能力空前强大,国家在调整自身与宗教的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立现代社会制度的基础上,传统宗教的公共性转换为公共制度问题。宗教的教化功能不再泛化,无所限制,并以社会团体的身份结束了传统公共宗教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宗教与国家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不同范畴.政教分离原则是现代宪政国家的基本原则和理念.世界各国对政教分离原则的理解与实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侧重,我国的政教分离也有自身特点.我国宗教界人士参政议政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二是作为宗教界代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宗教界人士参政议政是我国政治生活的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与宗教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工作是社会政治生活领域涉及到国家全局的重要工作,必须对我国宗教的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清醒而正确的认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宗教工作,加强对信教群众、宗教界教职人员以及宗教事务管理部门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引导宗教健康发展,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目的就是要达到人与人之间、个人与政府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一致和共同发展。和谐社会的建立,要求人们必须依照既定的规则运行,形成一种和谐发展、秩序井然的状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和谐的宗教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和谐的政教关系是和谐的宗教关系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龚健蓉 《创造》2002,(8):48-49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历史现象,宗教问题是国际国内比较敏感的问题。解决宗教问题是一个历史性的任务,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一个长期的基本政策。江总书记在2001年12月10日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当前的国内外形势下,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政府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关系到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关系到我国对外关系”。应当从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政治高度观察和处理宗…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多宗教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做好这项工作,关系到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关系到我国对外关系和国际形象。而要做好民族宗教工作,首先是要用高度的政治意识认识宗教,其次要带着政治意识去做具体的宗教工作。  相似文献   

9.
论美国公民宗教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政教分离国家.但由于历史原因,宗教与政治关系极为密切,如何理解这种现象呢?本文以美国宗教与政治关系为研究背景,以国内外关于公民宗教成果为研究基础,界定了美国公民宗教的概念,并从功能学角度归纳其内涵.美国公民宗教是以仪式、象征、符号为途径争手段,将宗教信仰、宗教习俗转化为民族精神、价值观念的信仰体系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0.
试论西方发达国家的宗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发现,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实行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对宗教组织及其人员尤其是高层人员的重视,实现宗教与政治的结合;整合社会各种教育力量,实现宗教与教育的结合;制定法律,对宗教事务实行依法管理;采取严厉措施打击披着宗教外衣的各种不法活动等措施,有效地实现了对宗教的综合治理。这些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宗教管理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构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岳云 《湖湘论坛》2010,23(4):11-14
<正>意识形态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主体意识形态地位不受任何威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层面,是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败、社会文化的安全和整个社会稳定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对我实施的以"和平演变"为目的的意识形态渗透从未  相似文献   

12.
中国穆斯林的政治认同基于不同时期的问题意识先后出现“认主与忠君不二”“爱国与爱教相统一”等表达,其底层逻辑重在“相统一”。这种认同建构解决了现代国家中宗教徒的政治认同构建问题,化解了将政治认同与宗教认同割裂与对立带来的风险隐患。今天,“相统一”的底层逻辑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新的阐释,应以中国化的“教法随国论”巩固和更新“爱国爱教相统一”的认同表达,驳斥极端主义对政教关系的颠覆。具体而言,可通过“国法”大于“教规”、“教法”并入“礼法”、“文明”“文化”替代“宗教”三个途径完成更新。在树立政治权威、构建积极健康宗教关系的实践中,应重视信教群众信仰需求,关键时刻发挥宗教界作用,倡导宗教界与信教群众主动服务国家大局与社会。以上经验和举措是伊斯兰教中国化最重要的前提和保证,也为其他国家与社会妥善处理政教关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如何处理宗教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关键是要全面理解和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正确处理宗教问题,必须正确认识宗教存在的必然性和长期性,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依法保护宗教团体和宗教信徒的合法权益,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统战部门在民族、宗教工作方面如何发挥好“三个机构、六项职能”的作用张学忠民族、宗教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民族工作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分布在各个地区、部门和单位。而宗教工作,由于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国际性、民族性、文化...  相似文献   

15.
《新东方》2018,(3)
宗教问题不仅关系意识形态、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而且涉及内政、外交等各方面重大关系问题,必须从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高度、政治格局的深度认识和重视宗教问题。认识和看待宗教问题,必须科学认识宗教的本质,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和我国宗教所具有的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6.
儒教带有强烈的政治性和伦理性,从社会功能来说,具有亚宗教或准宗教性,只要儒教与政治剥离,改造为信仰、人文和道德层面的精神系统,与传统的祖先崇拜相结合,就应该维系土生土长的宗教的存在。这样既可以维持传统的儒学情结,也可以平衡西方宗教的弥漫。但是我们在保护个人的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必须绝对避免宗教信仰侵入国家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17.
宗教深深植根于美国社会之中,并广泛地影响着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境外宗教渗透的主要策源地是美国,几乎任何一种宗教渗透都可以追溯到美国背景。分析宗教在美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日常生活诸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其对华宗教渗透的理论背景、作用机制和破坏途径,从而可以有效地抵御美国的宗教渗透。  相似文献   

18.
刘刚 《人民论坛》2014,(6):51-53
现代国家作为一种秩序模式,是西方近代历史的产物。信仰分裂和宗教内战使中世纪的统一秩序解体,与超越性真理分离的政治力量定型为现代国家。由此,国家只维护一套形式上和平的秩序,只约束人的外在行为,而不再看管人的内心。中国在探索现代国家的建构之路时,除创设和借鉴制度之外,更需要寻找、培植相应的认同机制和力量。  相似文献   

19.
覃辉银 《人民论坛》2013,(12):167-169
文章采用社会调查和心理分析的方法,总结评估一般大学生和基督教大学生对宗教文化的认知状况、对宗教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看法,“望教”信教的现状及信教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对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的认识立场,进而分析大学生“望教”信教的合理性及误区,探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合法信教、理性信教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上所谓的民间宗教与正统宗教的冲突,涉及到“个人与社会”、“宗教与权力”的辩证关系。运用禅宗的缘起式思维方式,有助于形成多元的、和谐发展的社会与宗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