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学点历史     
为了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我们提倡政工干部在努力掌握马列主义基础理论和其它各种社会科学知识的同时,要学点历史。谈到历史,人们都不会对这个概念感到陌生。它和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至为密切。大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小到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个人的成长和生活经  相似文献   

2.
出"点"汗冬季养生要适当活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健体。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宜以微微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护"点"脚冬季健脚即健身。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  相似文献   

3.
"道"在中国古代哲学里有着极高层次的意义。尽管先秦诸子对"道"的阐释各有不同,但它作为反映事物发生和发展的依据或原则却被共同确认,并被列为学术的最高范畴。孔子把"道"与"德"联系起来,用以表达社会伦常关系和人之为人的东西。于是,那使人感到神秘而不可企及的"道"的范畴便转化成了人人都可以践履的社会精神原则。孔子追求"道",把达"道"和护"道"作为学术目标。在孔子学术里,充满了对仁、义、礼、智、信等这些合乎"道"的精神内容的善性理解。  相似文献   

4.
正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决定》指出,要"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在具体的实践中,国内不少地方都在积极探索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取得了较好的实效。但是,也出现一些地方政府把购买公共服务当作"责任卸载"工具,成了"甩手掌柜",致使政府购  相似文献   

5.
晓凌 《瞭望》1987,(40)
看到这个题目,有人会感到困惑:经济形势不是挺好吗?人民生活水平不是在不断提高吗?为什么又讲要过紧日子,是不是又要勒紧裤带了? 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确实不错。经济体制改革给我国的社会、经济都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有目共睹的。 不过,我们也应当承认,经济生活不是没有问题,物价上涨过猛就是困扰我们巳久的一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侨园》2011,(10):36
秋天气候凉爽,人们的饮食、睡眠、精神都好了起来。此时,"秋乏、秋燥、秋膘"也正向我们走来,如果保养不当,也会增添许多新的烦恼。1.拒绝秋乏告别了炎夏,迎来了天清气爽的秋天,人们感到比夏天要舒服得多了。可是,一些人会有困倦疲乏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一般人都认为企业家是有钱人,而我则以为企 业家都是钱财不够用之辈。我所说的不够 用,不是跟他的消费比,而是跟他要做的事业比。到欧美去看看就能感到,企业家给人的印象是他的钱永远不够用,尽管他的财富可能在世界上数一数二,但与他心目中要建造的“帝国”比,永远是太少。 这就引出一个逻辑,企业家要非常重信用,因为你的钱永远不够,再多的钱也不够,所以一定要用社会的钱,用社会的资源。  相似文献   

8.
"人际关系"一词由于社会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在近年来出现了一些贬义性的演变,这里且不论其变化.人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人必须要生活在社会中,人际关系是所有人都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实际问题.如果是一个人离群索居或是清高孤傲,那么人际关系或许显得不是那么重要.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一学生依据学籍管理规定,被校方退学。该学生的家属提起诉讼,称退学的学生因此得了抑郁症,校方要对此负责。法院审理判定,校方与学生患病没有什么关系,但鉴于对方是弱势群体,判决学校赔付精神补偿费28万元。有关部门把"和谐"当作筐,啥事都往里装,导致是非不分,情理不明。化解社会矛盾要从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做起,进而"对症下药"才是正道。如果不去分析引发社会矛盾的根源,过于强调兼顾"社会效果",法律就成了"橡皮尺子"。  相似文献   

10.
物质丰裕的消费社会在使我们感到喜悦的同时,让我们感到更多的是压抑和无助,人们通过劳动生产的产品反过来成了统治人的力量,即劳动的异化或物化。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为研究视角,探究和解读了当今社会潜在的一些由异化和物化带来的拜物现象。最后,要对异化和物化进行扬弃,才能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稳定进入风险期和考验期。习总书记指出,没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一切改革发展都无从谈起,再好的规划和方案都难以实现,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不再提"社会管理",改提"社会治理",提出要通过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促使整个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  相似文献   

12.
《民主》2021,(3)
正昔日旧村庄,摇身一变"桃花源"。这一切,都要从吕梁实验中学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薛波的到来说起。从"校园"到"田园"初次接触扶贫工作,也曾令薛波感到茫然。2018年10月,他带着沉甸甸的使命来到前曲峪村。"选派之初,我也了解了一下村里的大概情况。可当我真正来到这里,情况超出我的想象,看着地上烂掉的红枣,村民的艰苦生活和无奈的眼神,顿时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提起驻村第一天,薛波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3.
<正>在基层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一些干部觉得自己做的工作都是为了群众,群众却并不领情,因此感到很委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就在于这些干部在工作中靠主观臆断,将良好的"自我感觉",当作了"群众感受",结果是忽视了民生诉求,所办的好事实事也就差强人意。现代政府的要义首先应当是服务型的政府,要建设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4.
关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首先概念上来说,要理解西方的"社会"和"国家",就遇到了语言上的障碍,遇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别。费孝通先生等一群燕京大学生当年在翻译来访的美国社会学家帕克的一个句子Community is not society时,遇到了很大困惑,因为从梁启超以来,这两个概念一般都未加区别而译  相似文献   

15.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城乡社会协同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政论坛》2016,(3):62-68
城乡一体化既有别于"城镇化",又有别于"新型城镇化",更区别于城市化。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城乡社会协同治理,实现城乡社会平等性基础上的差异性治理,客观上要求在治理城市社会与乡村社会进程中,尽可能做到优势互补、协同治理。无论是城市社会还是乡村社会,都要在城乡社会一体化历史进程中,接受政党、国家和政府治理,亦即在"受治理"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从"分治"走向"协同"治理,直至未来城乡社会的"相互"治理。在城乡社会"互治"基础上的"受治理",从"分治"走向"协同"治理,并自觉顺应城乡社会本身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我们过去在分析经济问题时,把握的重点往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这和马克思的思路在着眼点上有所不同.在马克思概括的小生产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个人所有制的"否定之否定"中,是把生产资料公有作为未来社会的前提,落脚点却是社会成员的"个人所有制".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对小生产私有制的否定,它自身又要被在"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所否定.今天,我们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认真领会这一深邃的思想,进一步感到它对当前改革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贵刊第36期刊登的《“看客现象”透视》一文,让人读后感到震惊。我们不禁要问,国民的正义感哪里去了?我们这个社会变成了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论语》中"孝"的观点进行论述,概括出"孝"是一个人的根本,子女要时刻把父母放在心上、对待父母要做到"养且敬"等精华内涵。这些"孝"文化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养老敬老文化的精华,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都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国"的恐怖活动日益猖獗,其残忍性令整个国际社会感到震惊。许多国家也在担心"伊斯兰国"的恐怖活动会危及自身的安全。2014年8月,美国积极组建联盟来打击"伊斯兰国",但"反伊斯兰国联盟"是否会取得成功还有待时间考验。从三个部分分别说明"伊斯兰国"的前世今生,"伊斯兰国"对世界的威胁以及国际社会联手打击"伊斯兰国"存在的困难,以便国际社会能够更好地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村民委员会的没立及儒家思想的回潮为家族复兴提供了需求、空间、机遇和资源".作为一种传统现象在农村的复归,它发展迅速并渗透到了农村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于这样一个传统事物在现代社会的重现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尤其是在一切都要"现代化"的当今社会,家族应当如何现代化,或者说家族具有什么样的现代价值以及如何发挥这些现代价值都是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