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中央在延安桥儿沟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全会批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政治局路线,基本上克服了抗战初期王明右倾错误,统一了全党的思想,推动了党的各项工作迅速发展。会议经过讨论,确定了"应当巩固华北,发展华中和华南"的方针。会后,出任中原局书记的刘少奇,奉毛泽东之命去华中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做出撤离竹沟的决定1938年11月23日,刘少奇化名"胡  相似文献   

2.
刘少奇与彭雪枫曾一起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工作,在炮火洗礼的革命斗争生涯中建立了亲密友好的革命情谊。1939年1月,彭雪枫和刘少奇在河南竹沟会合后,被派往豫东边区领导开展游击战争,多次成功解决了抗日统一战线中出现的摩擦问题,发展壮大了革命队伍,卓有成效地领导开辟了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在领导建立和巩固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坚持华中敌后斗争的同时,积极创办华中党校,为培养大批干部,加强根据地的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军队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九四○年十月下旬,刘少奇从皖东抵达盐城。经中共中央批准,统帅新四军、八路军一部的华中总指挥部于十一月二十三日在盐城正式成立,陈毅任代总指挥(总指挥  相似文献   

4.
今年11月24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诞生九十周年。抗战时期,从1939年1月到1942年3月,刘少奇在华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推动武装斗争,加强党的建设,建设抗日根据地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特别在建立、坚持和发展华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更是功勋卓著。本文就此作一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5.
华中敌后红旗漫──刘少奇抗日战争时期在华中何光国刘少奇(左一)、陈毅(右一)和奥地利医生罗生特在苏北盐城合影。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在抗日战争中,日本侵略者也认为,"只要控制中原,实质上就能支配中国",因此,力图夺取和巩固这一地区。国民党为保住...  相似文献   

6.
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刘少奇历来重视报刊的舆论宣传作用,对报刊总有一种难以释怀的情结。从1939年到1942年,刘少奇在华中工作的短短4年间.尽管由于日伪军实行全方位封锁,  相似文献   

7.
孙中华 《湘潮》2011,(8):9-13
刘少奇历来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对创办学校和举办培训班总有一种难以释怀的情结。虽然敌后抗日根据地物资极度匮乏,教学场地极其简陋,工作任务异常繁重,但是刘少奇从1939年到1942年的短短4年时间里,想尽一切办法,先后举办了山西党训班、豫西省委党员干部培训班和竹沟训练班,  相似文献   

8.
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刘少奇历来重视报刊的舆论宣传作用,对报刊总有一种难以释怀的情结。从1939年到1942年,刘少奇在华中工作的短短4年  相似文献   

9.
抗战文艺,是动员、团结、鼓舞人民投身抗日的重要方式,也是打击日寇、削弱敌人意志的精神武器。刘少奇对此非常重视,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有力地推动了华中的抗日斗争。  相似文献   

10.
赵戎 《世纪风采》2014,(12):3-7
1938年11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党在敌后武装斗争的战略部署,即“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井把发展华中的任务交给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少奇。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们党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刘少奇在我国革命建设各个阶段进行了艰苦的理论探索,而抗战时期的民主思想就是其诸多理论建树之一。抗战时期刘少奇民主思想的实践路径体现在:抗战时期我们党要紧紧抓住党内民主建设和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两条主线,以走群众路线为民主建设的根本途径,以塑造民主精神为根本方法,将民主建设的现实目标与根本目的统一起来;在民主政权建设实践中,要采取"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由特殊到一般的推广模式;同时,不能将党内民主建设与民主集中制原则分割开来。  相似文献   

12.
甄实 《党史博览》2013,(9):17-22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共中央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会上,毛泽东作了《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会议通过的《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重申了党的独立自主地放手发动和组织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方针,确定把党的主要工作放在战区和敌后。巩固华北。发展华中。会议还决定。撤销中共中央长江局。设立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中央南方局,并把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改为东南局。1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由刘少奇、朱瑞、朱理治、彭雪枫、郑位三等为中原局委员。刘少奇任书记。由此。刘少奇在华中抗战发展的紧要关头.担当起建立与发展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13.
抗战初期,由于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人王明等奉行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给中共在皖东、苏北地区的工作带来很大损失,新四军队伍减员很大。1938年9月,根据抗战形势的变化和斗争的需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撤销长江局,设立中原局和南方局,任命刘少奇为中原局书记。1939年11月底,刘少奇从延安辗转来到皖东地区,指导整个华中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先后担任了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华中局书记,主持领导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与巩固工作,对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主张和方针政策,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政权理论,推进了我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我在八路军渑池兵站工作。刘少奇在渑池兵站的活动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 经过“西安事变”,国民党蒋介石被迫同意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统一战线,但国民党并不真正团结抗日,而是妄图通过“合作”吞并我党我军。我们党中央、毛泽东充分预计到,中国的抗战依靠国民党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华中部队的日益扩大,如何解决华中统一指挥的问题就越来越突出。现在这一地区的部队,除鄂豫边地区有多支游击队外,豫东有彭雪枫部新四军第六支队,皖东有张云逸部新四军第四、第五支队和游击纵队,泰州、江都地区有新四军挺进纵队、新四军苏皖支队,皖东北有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和八路军苏鲁豫支队。这些部队分散在各个地区,独立活动,相互间很少有配合。已南下陇海铁路以南的八路军还习惯于听从八路军总部指挥,不大乐意受中原局的节制。已进到江北的新四军挺进纵队和苏皖支队,还属江南指挥部建制,归陈毅直接指挥。如何把这些部队…  相似文献   

17.
由于华中重要的战略地位,抗战初期中共中央即产生了派遣八路军主力进入华中发展的战略构想。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制定的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是合乎逻辑的发展。这一方针制定后,随着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其内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在这一方针的实现过程中,1939年底至1940年初是一个重要转折点。苏北抗日根据地建立后,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取得了真正突破。  相似文献   

18.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她从遵义会议开始并逐步形成的,主要成员包括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这个领导集体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全党思想统一到毛泽东思想旗帜下的过程。没有这个统一,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就不可能有抗日战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本文仅就这个领导集体形成过程中刘少奇的历史作用,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1939年 1月 ,刘少奇作为中原局书记奔赴华中敌后领导抗战。在建立华中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权的过程中 ,他提出和阐述了关于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最高组织形式及其领导力量等一系列建政思想 ,以这一建政理论为指导 ,采取了选拔和教育行政干部队伍大力推行“三三制”原则和分二步走的建政步骤等措施 ,为开辟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新局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沦陷区是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地区。中国共产党为着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在沦陷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同时世在日军占领的城市和交通要道开展了各方面的工作。沦陷区工作是抗战时期中共全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的开展.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中国共产党沦陷区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的重视和指导是分不开的。党在沦陷区工作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35年12月后,刘少奇前往天津,以中央代表身份主持中共地方局工作。他积极贯彻瓦窑堡会议精神,大力纠正长期以来华北党内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