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梁桂芝  孙霁 《大连干部学刊》2009,25(11):30-31,35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已成为世界各国广为采用的一项行刑制度,推行社区矫正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尚处于试点阶段,还存在明显的缺陷。我国应通过完善社区矫正法律制度.加强社区矫正的队伍建设,扩大社区矫正范围,创造矫正对象再社会化良好环境等措施来改革和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  相似文献   

2.
周灵方 《湖湘论坛》2009,22(1):92-94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已成为世界各国广为采用的一项行刑制度,推行社区矫正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尚处于试点阶段,还存在明显的缺失。我国应通过更新刑罚观念,建立健全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辛口人员,明确适用社区矫正对象的范围和条件,对矫正对象进行分类分层次管理,为矫正对象再社会化创造良好的环境等措施来改革和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  相似文献   

3.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随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不断推进,社区矫正作为预防和减少犯罪的重要举措,已经引起我国各方面的高度关注。由于监禁矫正存在较多的弊端,与现代刑罚目的相冲突;国外、境外先进的社区矫正经验,我国行刑制度的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为我国全面推行社区矫正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我国推行社区矫正制度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刑罚制度和行刑社会化的发展,国际社会对罪犯人权和罪犯再社会化的充分关注,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了社区矫正制度。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社区矫正的国家之一,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形成相当成熟的社区矫正制度,成为其他国家效仿和借鉴的楷模。我国社区矫正才刚刚起步,通过对中美两国社区矫正的适用现状、种类和措施以及管理体制的比较,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社区矫正制度作为一种人道、有效和经济的服刑人员处遇制度,已被世界多数国家接受和认可。为了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矫正之路,我国已开始在部分城市进行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其中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试点工作已初见成效,为社区矫正的立法提供了借鉴依据:社区矫正应以“矫正”为宗旨;突出行刑经济化原则;以成熟的社区为保障;理性运用这一制度,杜绝滥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社区矫正试点省市中,基本上没有确立适合未成年犯特点的管理制度,而是与成年犯混同操作,这既不利于提高对未成年犯的矫正质量,又影响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效率。因此,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特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成年犯社区预防与矫正制度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构建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我国未成年犯适用社区矫正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该制度构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社区矫正工作起步较晚,加上社区矫正制度执行上有很多实际问题没有解决,所以社区矫正工作在很多方面还是遇到了一些难题和困境。通过对我国社区矫正的适用条件现状进行研究,提出对我国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静  熊庄 《公安研究》2010,(11):64-69
社区矫正作为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是推动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进程的一项工作热点。针对我国推行社区矫正制度面临的法律制度滞后、社会基础薄弱、机构人员缺位、制度落实困难等现状,公安机关应完善社区矫正的法律制度,加强基础建设,创新工作机制,推动我国刑罚执行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相似文献   

9.
刑法修正案(八)中规定,对判处管制、缓刑以及假释的罪犯依法施行社区矫正,这是社区矫正首次写入我国刑事基本法律之中,是我国刑罚执行制度发展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件大事,标志着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确立,这将推动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发展,也将为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供广阔的空间。面对新形势,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存在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社区矫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在我国部分地区试行的社区矫正制度必将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行。但该项制度在我国是否能够得以顺利的落实和发展,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首先应当深刻认识和理解社区矫正的思想理论;其次要善于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最后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建设自己的社区矫正制度。  相似文献   

11.
起源于英美国家的社区矫正制度,移植我国本土的时间不长,但作为一种具有人性关怀执法理念的行刑方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却大有推广应用价值。中国正于处于社会转型期,这期间的社区矫正工作必须量国情而行。既要准确认定社区矫正的内涵与价值,又要实事求是地客观分析中国现状。只有如此,才能构建出切实可行的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区矫正制度。本文分三部分对上述问题逐一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社区矫正是当今世界各国刑罚制度发展的趋势,我国社区矫正制度从2003年开始由理论走向实践。沈阳市从2010年11月开始,决定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策略,分三步在全市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本文从社区矫正的基本属性及理念入手,在剖析沈阳市社区矫正实施问题的基础上,力求对沈阳市社区矫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所突破,为立法提供参考,并期望对司法实践有所服务,提高行刑社会化在行刑体制中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预防犯罪特别是重新犯罪尽我们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社区矫正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实践中成绩与问题并存。南京作为我国社区矫正的首批试点城市之一,在长达七年的摸索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比较成熟的社区矫正制度,但暴露出的问题也反映了社区矫正工作在国内普遍存在的积弊。使社区矫正制度在中国生根发芽,必须首先解决社区矫正适用范围、执法主体、矫正措施等制度性的问题;而从大的方面来看,社区矫正的构建,归根结底还在于对行刑个别化和行刑社会化原则的贯彻。  相似文献   

14.
1971年第26届联大,由于判断即便全力支持,台湾当局也将在短期内失去联合国席位,美国以基于“两个中国”设计的“双重代表案”作为因应中国代表权问题的蓝本,并主张将安理会席位交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以此换取国际社会对美案的支持;但台湾当局的代表将能否继续保有安理会席位视为应否继存于联合国的底线,双方围绕代表权问题经历了一段长期交涉。出于秘密运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善关系的需要,同时也为迫使台湾当局接受“双重代表”安排,美国在对台交涉上采取了拖延策略。随着基辛格两次访华消息的相继公布,台湾当局在代表权问题上完全陷入被动,最终选择了对美国所主张的“复合双重代表案”持消极默认态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劳动教养制度在我国的废除,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社区矫正制度成为我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借鉴国外成熟模式,并总结我国实践经验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统一的、有明显作用的社区矫正模式,成为现阶段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社区矫正工作的意义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是一种专门机关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刑罚执行方式,在国外的刑事司法实践中,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它在中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中似乎还是一个新名词。从一般的意义上说,社区矫正是国家司法制度中的一部分。社区矫正理论认为:对犯罪人的刑事责任的考虑不应仅仅基于犯罪人本身的行为,而应考虑社会应承担的责任,而社区矫正正是凸现了社会责任方面,并打开了犯罪人回归社会的通道。  相似文献   

17.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刑相对应的一种行刑制度,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试点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目前法律的滞后与缺失使得实践中存在操作不便、制度不统一、各部门相互推诿等现象,本文从社区矫正制度的法律滞后入手,提出了完善社区矫正制度法律架构的对策性建议,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社区预防是青少年犯罪预防的重要环节,社区矫正也正在成为世界各国青少年犯罪矫正方式改革的发展方向。我国社区预防和矫正青少年犯罪的实践刚刚开始,2003年,国家司法部对我国的司法制度进行改革时,引入了社区预防和矫正,经过了3年的试点,已基本取得成效,但相关的制度尚没有建立,其发展与成熟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的保障,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社区预防和矫正的优越性,总结了社区预防和矫正的途径,提出了其体系构建的设想,以期对青少年犯罪的防治方面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9.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从历时性的角度讲,中国共产党90年的宝贵经验已经深刻地检验了统一战线法宝的实然价值.透过历史现象究其本质,统一战线就是融合与分离的不断衍化过程.而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融合与分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发生、发展和衍化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