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昕 《法人》2023,(11):33-36
今年以来,世界各地极端气候事件频发。1月,创纪录的冬季高温席卷欧洲;2月,美国遭遇“速冻”寒潮;5月,意大利暴雨成灾;6月至8月,高温热浪席卷北半球……人们更深切地意识到全球变暖比预期来得更快。在中国,临近11月,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共20个城市启动了重污染天气预警。有专家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空气质量反弹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正>全球气候变暖将对人类的生活和生存产生危害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在其各种活动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航空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是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原因之一。〔1〕早在《京都议定书》签订之前,航空业就致力于减少航空排放,并且在过去的40年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2〕由于航空活动本身所  相似文献   

3.
丁佩华 《检察风云》2012,(11):33-35
北极竞争趋向尖锐化的实质是,世界油气需求持续增长和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北极水面、洋底资源和北极水路运输利用的实际价值愈益显现,争取北极利益既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现今气候日益变暖之前的古代,北方的冬季漫长而寒冷。有气象数据显示,明清时期,一年内北京约有150余天是寒冷天气,最冷时气温可达摄氏零下二三十度。  相似文献   

5.
王蛟 《法制与社会》2012,(23):242+250
当今世界,中国的外交面临不少挑战.首先,中国在全球气候变暖等全球性气候问题突发的状况下,应如何应对来自西方各国的压力,推行自己的环保措施;其次,南北极、海洋问题仍是中国外交中的头等问题;再次,网络空间的国际立法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最后,中国应如何推进国际刑事合作,也是应当需要被认真对待的议题.本文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研究探讨中国所面临的这些来自各方的外交挑战以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海水步步进逼,正在侵食图瓦卢人的生存之地。图瓦卢是太平洋南部的一个“袖珍国家”,面积仅26平方公里,海拔最高处只有4.5米,人口1万多人。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原本低矮的地势更加危险。几年前的一次大潮淹没了图瓦卢的大部分国土,机场和一部分房屋在水中泡了三四天。无奈之下,图瓦卢人不得不考虑离开自己的家  相似文献   

7.
佚名 《政府法制》2008,(6):32-32
2月1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二次缔约国大会在印度尼西亚旅游胜地巴厘岛落下帷幕。去年年末,同样是在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制定出了“巴厘岛路线图”。气候变暖正在成为全球必须面对的共同挑战,而腐败这·人类社会自形成以来从未根除的顽疾,同样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公敌。此次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二次缔约国大会也在竭力促成一个国际反腐机制的形成,旨在为各国通力解决腐败问题找到一个世界反腐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8.
背景介绍: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在日本京都召开会议,制定发布了《京都议定书》。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碳排放权交易”。  相似文献   

9.
目前温室效应所引发的气候变暖等全球性环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为此,各国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以期携手应对气候恶化,其中碳税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实施效果显著。国内外学者对碳税的经济学研究阐释甚多,而较少有学者从法学的角度研究碳税法律构建问题。文章从碳税法律构建的背景以及设立计税依据、税目和税率,碳税征收,管理和优惠方面具体探讨了我国碳税法律的构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梁晓菲 《法制与社会》2013,(13):297-298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是当前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缓气候变暖的一种高科技。世界各国在该技术领域的竞争已日益激烈。其中,通过法律手段促进其快速发展已成为各国科技立法中的主要内容。为此,中国应吸收各国在该技术发展中的立法经验,尽早出台相关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立法。  相似文献   

11.
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是解决气候变暖和经济发展矛盾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其发展中面临的困难,进而提出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辛华 《政府法制》2013,(6):38-39
不管在穷国还是在富国,腐败,这一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的痼疾,始终是世人永恒不齿的话题。腐败,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性问题,同样也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现实性问题。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将腐败定性为与恐怖主义、气候变暖同等级别的“全球性威胁”,可见腐败现象之世界性危害与普遍存在。他还指出:“腐败减少机会,造成普遍的不平等。腐败损害人权和良政,抑制经济增长,扭曲市场。腐败加剧环境问题,助长危险废物非法倾弃和动植物非法贸易。但腐败并不是什么巨大的非人力量,而是产生于人为的决定,往往受贪婪驱使。幸运的是,人们有办法反击腐败。”  相似文献   

13.
刘群卫 《法人》2010,(3):36-36
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使人们呼唤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作为家具业的一员,江西贵竹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熊晓洪已经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在中国政府对林木限砍的情况下,人们对竹制家具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我们贵竹公司每年产品销量不断上升就是一个证明。”熊晓洪乐观地表示,贵竹公司产品的原材料来源于竹子,它饱含丰富的精神文化,材质环保优质,生长周期快,具有高吸附二氧化碳作用的特质,在家居业产品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4.
冯霞 《法制与社会》2012,(22):233-234
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构建低碳社会,践行低碳生活已成为世界共同的呼声.城市居民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低碳生活意识教育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低碳生活意识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应对气候变暖历史进程的必然要求,构建“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论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是因为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差劣,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越来越依赖生态环境的改善;二是人类为改善生活而发展经济,而经济发展与政治、社会和文化环境相关联。地球表面气候变暖、城市缺水、沙尘暴愈演愈烈……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受全面考验,限制排放二氧化碳的国际社会的政府约定,各国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立法,发展中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和规划,等等,无不着眼于全面改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生活质量和人类生存环境。自然环境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  相似文献   

16.
《法律与生活》2010,(21):M0001-M0001,3
进入11月份,中国将面临两个不得不迈过去的“坎”:一个是11月11日至12日在韩国首尔举行的G20峰会,另一个是11月29日开始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第1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  相似文献   

17.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不断加剧,《京都议定书》之后的气候变化国际应对机制尚未建立,而当前位于低洼地区的岛国已经面临被迫举国迁移的严重威胁,"气候难民"一词应运而生。但"气候难民"能否获得"公约难民"的资格和待遇,能否获得有关的救济和保护,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探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相应的法律路径。  相似文献   

18.
碳汇交易制度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晴 《法制与社会》2010,(22):113-114
碳汇交易制度是环境保护领域一项较新的制度,拥有之前排污权交易的经验和国际经济领域提供的便利条件。当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来临之时,碳汇交易制度作为解决气候问题的对策之一应运而生,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交易体系。本文试探讨碳汇交易制度的构成、其理论基础及其正、负面效应,从中探索该制度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京都议定书》)已正式生效。作为《京都议定书》的缔约国之一,《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将会影响我国环境立法尤其是气候立法。本文从《京都议定书》的主要内容出发,提出用立法来应对气候变化以及议定书生效对我国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有的气候立法变化的体系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完善我国现有气候变化法律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孙大申 《法制与社会》2013,(15):242-243
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一个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的话题,也是近几十年国际社会中最活跃的话题之一.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国际社会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公约.这些公约始终贯穿着一些解决国际环境法问题的基本原则.本文主要围绕其中的“共同责任原则”展开论述,通过哥本哈根会议中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国家责任分担以及共同责任原则与区别原则的对比,探讨共同责任原则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