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安全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祖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对付灾害的经验,找到了维持自身生存发展的方式.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救灾侧重的是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反应,救灾活动大多临时安排匆忙开展,缺少长效的减灾活动安排,更缺乏对民众的减灾意识的培养.以青少年减灾意识培养为例,迄今中小学没有真正防灾减灾自护文化教育水准上的"安全自救教材",现有的多为简单的应急避险宣传页或读本,其缺陷在于没有将安全视为一种长效教育行为,仅仅追求了"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孙舟  徐娜  杨洁 《中国减灾》2011,(10):46-48
2011年5月,笔者一行赴泰国考察泰国的减灾救灾、灾害风险管理等相关机构的救灾模式和管理体制,了解驻泰国际机构对灾害风险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为我国的灾害风险管理和减灾救灾工作的发展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
孙舟  徐娜  杨洁 《中国减灾》2011,(19):46-48
2011年5月,笔者一行赴泰国考察泰国的减灾救灾、灾害风险管理等相关机构的救灾模式和管理体制,了解驻泰国际机构对灾害风险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为我国的灾害风险管理和减灾救灾工作的发展借鉴经验。泰国灾害管理概况泰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洪涝、干旱和热带风暴等自  相似文献   

4.
一次次及时启动救灾应急响应,一次次协调安排救灾资金,一次次紧急调拨救灾物资,一次次组织开展灾害评估,都深深铭刻在每一个减灾救灾人的脑海里。回顾2013年,一系列重大决策,一组组温情数据,无不体现党和政府对民政减灾救灾事业的关怀,彰显我国民政事业的蓬勃发展;展望2014年,民政减灾救灾系统将深化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及时有序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为开创民政事业新局面,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新形势催生新理念,新理念引领新发展。长期以来,我国都将发展防灾减灾救灾事业视为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灾害监测预警能力获得大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效显著。新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14,(2):8-9
一次次及时启动救灾应急响应,一次次协调安排救灾资金,一次)欠紧急调拨救灾物资,一次次组织开展灾害评估,都深深铭刻在每一个减灾救灾人的脑海里。回顾2013年,一系列重大决策,一组组温情数据,无不体现党和政府对民政减灾救灾事业的关怀,彰显我国民政事业的蓬勃发展;展望2014年,民政减灾救灾系统将深化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及时有序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为开创民政事业新局面,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意见》贯彻党中央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总结了我国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的成功实践,充分借鉴国际减轻灾害风险管理先进经验,顺应我国灾害发展趋势,适应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形势,明确了新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新定位、新理念和新要求,对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是指导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规范性、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又多丘陵和山地。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自然灾害频发。一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减灾救灾工作,切实加强对减灾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灾害救助制度和综合减灾管理体制,制定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组织开展一系列防灾减灾活动,加大减灾救灾的经费投入,有力提高灾害应  相似文献   

9.
对话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灾害风险给我国城市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任重而道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尤其在河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我国虽然没有发生流域性的大范围洪涝灾害,但局部洪涝、台风、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发生频繁,灾害点多面广,局部地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各地民政救灾部门群策群力,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活,救灾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展望2005年,各地民政救灾部门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准备好了吗?近日,本刊编辑部特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救灾(救济)处处长,对2005年的救灾工作进行了全面展望。处长们按照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和当地民政厅的安排,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灾害救助、灾害信息管理、备灾、减灾、社会捐助等方面描绘了2005年的工作蓝图。听,救灾处长们的心声;看,2005年谁领风骚!  相似文献   

11.
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中央十分重视抗灾救灾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逐步完善救灾制度、建立相关机构,形成了与当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灾害认识水平相适应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和救灾模式。与此同时,一系列蓄洪水利工程修建完成,地震科学工作和科技减灾得到发展,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2013,(2):22-22
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又多丘陵和山地。受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自然灾害频发。一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减灾救灾工作,切实加强对减灾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灾害救助制度和综合减灾管理体制,制定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组织开展一系列防灾减灾活动,加大减灾救灾的经费投入,有力提高灾害应急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全社会综合减灾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3.
综观世界各国减灾策略,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对减灾救灾工作的研究较深,起点较高,手段较新,对我国的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1.完善救灾预案体系和应急措施。只有在灾害发生前做好救灾预案,明确灾后应急措施,才能在灾害发生时,达到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目标。因此,要普遍地制定减  相似文献   

14.
高祖兴 《中国减灾》2004,(10):29-31
云南省是我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每年因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社会财富损失,且有灾害强度逐年增加的趋势,自然灾害愈演愈烈,已成为严重影响云南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矛盾之一,减灾救灾形势非常严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抗灾救灾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强化减灾救灾措施。作为省政府主管救灾工作的职能部门,云南省民政厅认真履行职责,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先避险、后抢险,先救人、后救灾,先安排生活、后量力恢复的理念,有力地保障了灾民生活,减灾救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减灾》2023,(7):6-7
<正>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近日,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印发通知,明确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对做好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作出安排部署。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要突出“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主题,完整、准确、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已经转身,渐成背影。在这一年里,减灾救灾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减灾》杂志作为全国唯一全面反映国内外各类灾害信息和防灾、减灾、救灾发展的综合性刊物,更是紧紧跟随减灾救灾前进的脚步,成为减灾宣传的坚实阵地。在辞旧迎新之际,我们特进行岁末大盘点,把2004年杂志所刊登的减灾救灾领域具有影响的事件、热点以及多次灾害响应程序进行回眸,希望读者跟随我们的目光,重温记忆……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意见》贯彻党中央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总结了我国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的成功实践,充分借鉴国际减轻灾害风险管理先进经验,顺应我国灾害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定远县位于安徽省东部,受季风气候影响,辖区时有旱、涝灾害。为了减轻全县的灾害风险,定远县牢牢把握防灾减灾救灾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从细处着手,扎实、全面地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增强了全县的减灾能力和民众的防灾意识,使百姓的安全感与获得感得到了有效提升。近年来,安徽省定远县牢固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准备工作,救灾应急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明显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形势复杂多变,灾害损失呈加剧加重态势,因灾致贫、返贫问题尤为突出。贵州省民政厅、省减灾办发挥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综合协调职能作用,加强沟通协商,精心组织安排,推动省减灾委成员单位和全省民政系统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系列讲话,以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理念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防灾减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结合地方和部门工作实际,努力推动防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面临的严峻灾害形势和各方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都呼唤着社会力量进一步拓宽参与救灾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本文作者建议从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培育扶持、创新购买服务方式等方面,引导社会力量有效有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我国的灾害形势与救灾工作的薄弱环节(一)灾害形势异常严峻。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多发,大灾突发连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