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路遥的小说叙事,多是将女性视为美与善的化身来进行塑造,并且在男女并置的共构关系中,呈现出女尊男卑的叙写模式,但在主导的叙事观念上却仍然因袭着传统父权制的价值认知标准。对其文本叙事中形象塑造的性属特征与主观意图之间的关联进行具体的分析阐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刘巧珍为代表的乡村女子和以田晓霞为代表的城市女性是路遥小说中令人瞩目的两类女性形象,文本如实展示了乡村女子牺牲吃苦和城市女性引领拯救的生动状貌,然而对牺牲品苟活和引领者死亡的结局设置却暴露出作者潜意识深处男性中心主义的印痕。  相似文献   

3.
校园舞台剧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审美凝聚,是学校践行全面育人的审美再造。校园舞台剧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逐渐在各大高校流行。各高校也通过编排具有地方、学校特色的舞台剧来展示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文化,既符合立德树人的思想教育,也顺应文化传承的时代发展要求。通过对校园舞台剧《路遥的世界》的艺术分析,凸显校园舞台剧的艺术呈现,展示地方高校的文化表达,为高校美育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今年4月初,我随云南代表团赴陕西西安参加东西部贸易洽谈会,从西安到延安,车行一路,同事们都在兴奋地谈论将要抵达的壶口瀑布、宝塔山、杨家岭、枣园,而我此行到延安,却比别人多了一个夙愿,那就是到延安大学文汇山路遥的墓地,凭吊我内心世界的精神标杆——路遥先生。  相似文献   

5.
路遥是当代文学史上继高晓声之后深入了解农民、书写农民、赞美农民的作家,他用满腔的激情和饱满的真情真实生动地叙述了改革开放时代平凡世界中平凡人物努力改变生存境遇的种种情状.他们中既有坚韧不拔、意志如钢的男人,也有清纯美丽、柔情似水的女人.作家塑造的女性群像显示了女人的才干与品格,为现代女性赢得了新的话语权,是当代文学人物画廊中一道温馨怡人的风景,也体现了作家的价值观念与审美情趣,寄托着他的民间理想与民间精神.  相似文献   

6.
"十七年"时期的文学给人的印象是英雄的文本、革命的文本、无性的文本,所以作为文学一翼的女性文学始终没有被另提别论,以至有人认为"十七年"不存在女性意义上的文学.通过戒除时"女性文学"作过于狭隘的理解,充分考虑"十七年"女性文学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语境,我们方可发现,"十七年"女性文学一定程度上仍然在对社会生活和女性生活的文学表现中,或隐或显地融入了女性的性别意识和审美经验.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正视它所内蕴的女性主体意识明显缺失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王家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诗的"守望"者,他以一种个人写作的方式承担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和文学精神,见证着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批判精神和责任感,围绕着对生命价值执著追索这个精神核心,他的创作主要体现出对"词语"的特别关注、注重深度意象的挖掘、文本的互文性即"共时性空间"的建立三个主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文学与社会的必然联系既决定了从社会学角度研究文学的必要性,也导致文学理论批评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引进,这是文学社会学产生的根由。文学社会学的起因在于19世纪实证主义的流行以及社会学的兴起;此时文学批评对社会学方法的借鉴,主要是以实证精神探寻文学作品产生、发展及其特定形态的社会、历史和民族的根源。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立足于社会实践与生产关系,发展出"理论的和批判的"文学社会学。而法国的文学社会学学派则以"统计材料"为依据,把文学社会学的观念和方法扩展到商品流通和消费领域;也有批评家致力于对文学语言的社会性及意识形态性质的探讨,建立所谓"文本社会学"。  相似文献   

9.
河北红色文学是中国革命斗争在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所承载的红色精神是与当前社会审美需求相契合的。探寻人文与人文精神的动态发展历程,分析河北红色经典燕赵精神内蕴,探讨新时期河北红色文学精神的传承,目的在于发挥红色文学对于人们理想信念的导向作用、对高尚道德的教化作用、对健康情感的陶冶作用、对创新素质的培养作用,发掘红色文学"文以载道、文以化人"的当代价值及影响,服务于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连绵不断的异质文化碰撞,打开了遥远而又陌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一扇窗口。基督教精神拓宽了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视野,既为宗教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又为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资源,遂突破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空间观,而代之以"东西两半球"的"天地圆体"的世界目光。黑格尔说过:"艺术到了最高阶段是与宗教直接相关系的。"文学是真理的敞开与澄明。21世纪虽然物质生产高度发达,但人们仍离不开宗教,也离不开文学。文学的受众是人.其主要作用于精神。宗教的受众也是人,也同样主要作用于人的精神。二者的合力又如何呢?这已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爱情的时代特征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历程中精神内涵的浓缩。《平凡的世界》中对于1975~1985年间爱情的内涵、变化作了史诗般的记录。其中既有传统文化中的“夫妻档”,也有“穷小子”邂逅精英女性的高贵爱情,还有女大学生与恋人的童话式爱情模式。时代的骚动,不仅粉碎了传统上“穷”给爱情罩上的阴影,而且让青年人体味“奋斗一生”的宝贵。尤其是优雅、知性女性的出现,给1980年代的爱情文化平添了几分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把世界理解为“存在”而不是“不存在”,并通过“存在”概念探求并界定世界的本质,是西方哲学传统的基本问题和思路。同时,“无”与“不存在”的问题几乎与“存在”问题同时产生,而且在对本质和终极问题的探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存在”与“无”的辩证法应该是哲学和宗教哲学最深奥、最重要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理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大环境逐步进入法制化的时候,应当明确“理”在组织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理管”。“理”在企业不同管理层次包含不同内容,只有实行“理管”,并辅之以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将人治与法治相结合,才能较好地达到“管理”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总结执政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思维方式与"革命"时期相比实现了由"对立"、"斗争"向"统一"、"求同"的转变."协举"的方法论是理解"三个代表"内在联系的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媒体审判"、"舆论审判"检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任何人都不能做自己的"法官".任何法官都只能对纷争本身做出裁判,而司法是否公正,理应接受民众的评判--"媒体审判"、"舆论审判".法官判案是以法庭审理查明的"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而不是以媒体报道的"事实"为依据,以"舆论"为准绳."媒体审判"、"舆论审判"误导司法之说无从谈起.控制"媒体审判"、"舆论审判"的想法是危险的,实践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中存在着"电子"与"政务"定位不合理的问题,这必将导致电子政务的职能和作用不能充分体现出来。正确理解电子政务的本质,摆正"电子"与"政务"的关系,改革政府机构的管理模式,将是现阶段发展电子政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文章意在研究“公民宗教”对于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意义。从自然状态过渡到公民社会的“瞬间”,就形成了公意,但学者们在解释公意的形成和实质时,通常过分强调了契约观念的重要性。通过对《社会契约论》文本的细致解读,作者指出,“立法者”和“公民宗教”比契约观念对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更为重要和根本,并指出了卢梭的“立法者”和“公民宗教”与古代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免与官当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两种适用于官吏犯罪的规定,它们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然而,两者在性质、适用范围、具体操作、法律后果上均有共同点和差异之处,笔者在此予以浅析。  相似文献   

19.
“两课”教师是高校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三进”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承担者和重要推动者。故“两课”教师素质在“三进”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课”教师应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视野中,"以人为本"中的"人"有三层涵义,即"人"是人类、"人"是现实的个人、"人"是指人民群众。正确地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的涵义,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