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加强自身形象建设,坚持把代表广大人民利益作为形象建设的灵魂,把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形象建设的根本,把与时俱进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形象建设的主线,树立了我党在各个时期的光辉形象。在继承和发扬我党形象建设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还应适应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借鉴公共关系学理论,强化政党公关意识,发挥现代传媒作用,不断探索创新我党形象建设的形式和方法,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2.
执政能力建设是我党执政以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执政能力建设的状况关系到我们党执政地位的巩固 ,关系到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完成 ,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必须紧紧抓住重点 ,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核心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全面提高执政主体的能力和素质 ,推进执政理论、制度和机制创新 ,同时要研究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各种方法和途径 ,唯有这样 ,才能把我党建设成为具有强大执政能力的 ,充满生机活力和朝气蓬勃的党。  相似文献   

3.
关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态势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增强凝聚力.我们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在推进主导意识形态创新发展中,在提高主导意识形态的包容性中,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4.
党内民主建设是保持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新形势下,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重要举措就是:坚持党内民主与党内集中的高度统一、坚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坚持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民主制度基础和支撑,也是不断提高我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以及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时期执政理念创新的体现,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应该正确理解和摆正自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地位和角色.这就需要党积极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推动社会管理水平提高;善于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畅通各方面利益诉求渠道;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善于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各方面  相似文献   

7.
关于巩固和拓展党的执政资源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的政治资源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之一。在新的执政形势下,我党要拓展理论资源,强化意识形态能力;巩固组织资源,强化政治控制力;维护权力资源,规范权力运作程序;拓展制度资源,完善执政机制。  相似文献   

8.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坚持贯彻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着力加强党的整体建设,从而使我党永远保持先进性,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党的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是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政党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之所以要实现党的意识形态的现代转型,是因为党的传统意识形态中存在着一些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因素。政党现代化的趋势要求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要求党的意识形态能更好地对民众的利益进行整合,世界各大政党应对意识形态“中间化”趋势的实践也给我党以启示:要想长期执政,就必须实现意识形态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理论前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科学执政艾沐在2004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撰文认为,科学执政,就是按照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和科学的方法来执政。坚持科学执政,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执政建立在更加自觉地运用规律的基础上。坚持科学执政,要求我们必须善于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善于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科学执政还必须有科学的制度和方法作保证。这个制度首先是党执政的制度,这个方法首先是党实施执政的方…  相似文献   

11.
法国执政党在多党联盟联合执政特点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执政党的社会基础,创建适合国情的政体,制定顺乎民意的公共政策,不断扩大党内外民主。对法国执政党的执政经验进行深入研究,可以看出,执政党的执政方式没有统一的模式,执政党应不断扩大和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提高政策方略的包容性,强化对自身权力的监督等。这为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执政思想是一个有特定涵义的政治性和实践性的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实事求是、发展生产力、人民民主专政、党的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具有人民性、实践性、创新性、辩证性和包容性。毛泽东执政思想对于当代的启示就是要坚持"执政为民",坚持"拒腐防变,保持本色",坚持"完善执政方式,永葆党的先进性",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3.
政治艺术是整合优化各种政治技术并具有公共性和法治化特色的政治活动,它是执政党提升公共利益、巩固执政合法性的有效路径.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以意识形态的创新和制度化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政治艺术模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应该在公共政策运行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党的政治艺术的公共性和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权利与利益需求.推动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党执政面临着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等领域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因此,我们应从发展经济、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等方面防御和化解执政风险.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全面分析和阐述了党的执政能力,深刻总结了50多年来我党的执政经验,明确提出了今后加强我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完成这些任务的基本举措。这是我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重大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需要加强执政理论建设。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执政思想,又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显然,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但最能决定执…  相似文献   

16.
执政能力建设 ,不仅关系到党的兴衰安危 ,而且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不断推进党建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根本观点。方法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方法论。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方法论,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深刻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本质;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确立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目标定位;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做到意识形态建设“内容为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研判意识形态斗争形势;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创新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方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意识形态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和维护“两个确立”。这些重要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构成一个系统的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论体系,从根本上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时强调,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结合起来。具体到宣传思想战线,就是要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着眼点立足于提高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政能力。意识形态,是一个政党具有政治合法性和政治权威的重要源泉,提高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政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迫切任务。要提高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政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一要牢牢把握正确的导向,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理论教育。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核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用什么样的原则来指导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构建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安全效果的问题。当代中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应坚持主动性原则、认同性原则、包容性原则和整合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是理论性、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百年来,党依据时代条件的变化诠释了“革命—建设—改革—治理”的意识形态话语主题,不断丰富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时代意蕴。其历史动因包括应对国际局势变化的时代要求、承担民族复兴使命的现实需要、党长期执政的内在诉求等因素,在现实启示上体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以中国问题为导向提升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