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中华民族教育史上延续几千年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在千百年中逐步形成并凝聚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浓厚感情,是对祖国锦绣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生长于斯的乡土的无比热爱之情,是关心祖国命运,维护祖国独立,反对外来侵略,参加祖国建设并使之强盛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根本所在,是各族人民爱国爱家,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是动员广大群众奋起御侮的鲜明旗帜,也是激励人民建设祖国的强大动力。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上,出现过灿若群星…  相似文献   

2.
我的三十年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30年,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的30年,是伟大祖国逐步强盛的30年.我为自己处在这个时代感到庆幸和自豪.  相似文献   

3.
为了祖国     
为了祖国当新中国建国四十五周年到来的时候,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派繁荣昌盛、团结祥和的太平盛世景象。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我们伟大的祖国像屹立在东方的巨人,使海内外、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感到自豪、骄傲。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个进步与跨跃!祖国,是民族的...  相似文献   

4.
相较于往届党代会政治报告,十七大报告论述文化的篇幅更大,体现我们党在推进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作用。“文化生产力”是首次出现于党代会报告的新概念。对文化生产力的关注,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目标。一个强盛的国家,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也要有繁荣的文化;不仅要有强盛的经济国力,也要有强盛的文化国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 浙江人的尴尬一说到浙江,人们首先就会想到浙江发达的经济、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开明的政府和层出不穷的优秀人才。没错,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浙江文化底蕴丰厚,是文化名人荟萃之地。一代一代的浙江人,在文化大省的熏陶之下,拼搏在祖国最需要的岗位上,发挥着他们的聪明才智。然而令浙江人感到郁闷无比的是,作为一个文化大省,我们还没有举办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的文化艺术盛会。这成了浙江人难以抹去的一块心病。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认为,妇女与男子同是人类历史前进的推动者,同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应该具有同等的人格和尊严,同等的权利和地位。没有妇女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进步,不可能有人的全面发展。将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是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思考。我们党肩负着民族复兴、祖国强盛的伟大使命,今后二十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实现社会的更加全面进步,实现人的更加全面的发展。多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实施男女平等这一基本国策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上,…  相似文献   

7.
“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同志的这一名言,响遍大江南北。从莘莘学子到白发老翁,人人不仅能口诵,而且还可加以阐释。这说明它早已深入人心。 我们的国家太需要发展了,我们的人民太希望民族强盛了。人们无时不在盼望着祖国大步向前迈进,早日实现“三步走”的目标,早日跨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强盛的历史,那历史该是多么让人骄傲而又始终激励人们萌  相似文献   

8.
我觉得很难把“张强”这个名字与一位53岁的人联系在一起——在遵义市红花岗区的招待所里,我们的谈话便从他的名字开始。 “我生于1945年,也就是抗战胜利的那年,”张强说,“家父给我起名一个‘强’字,一是为祖国的强盛,一是因《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自强’之意。”  相似文献   

9.
香港回归与爱国统一战线的发展香港回归是我国历史上一件大事:是洗雪民族耻辱、振奋民族精神的大事,是祖国统一的大事,是人类历史首次实现“一国两制”的大事,也是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史上的大事。香港回归要归功于祖国强盛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成就,归功于邓小平同志“一国...  相似文献   

10.
王天玺 《创造》2012,(8):38-42
社会主义胜利前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大进步潮流在中华大地上融为一体,是人类历史上非常罕见的文化现象。这是我们在研究文化振兴时需要时刻牢记在心的文化大背景。当代世界有两大进步潮流,一是社会主义胜利前进的潮流;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潮流。在中华大地上,这两大进步潮流是完全融为一体的。中国发展潜力之无比巨大,  相似文献   

11.
在"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的当下,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肩负着什么样的时代使命?如何看待和发挥好人类学的作用?这是新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简言之,人类学对中国的社会发展至少有三个明显作用:人类学能够提供一种"和"的思想与观念;人类学能帮助我们了解和认识自己,也能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人类学是我们与世界沟通对话的重要学科领域。以当下中国人类学的学科地位与发展现状而言,人类学的基础作用不容忽视。人类学的基础性乃由文化的基础性所决定,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基。正如习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人类学是一门强国之学,我国要成为世界强国,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需要大力发展人类学这门具有世界眼光和人类视野的人文基础学科。  相似文献   

12.
爱我中华     
我从大学毕业至今 ,已有46个年头了。在这漫长的时间内 ,我从一个小青年 ,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几十年来 ,我基本上都是在创伤外科科研工作的第一线 ,工作上取得过一些成绩 ,实践中也有一些体会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要想做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 ,首先要好好做人。在这篇短文里 ,我只讲一点 ,就是“爱我中华”。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历史悠久 ,文化遗产极为丰富 ,在很长的历史阶段中 ,中国是非常强盛的。然而 ,近一二百年来 ,由于封建、军阀统治等原因 ,我国从辉煌逐渐走向衰弱 ,和先进国家比 ,我们落后了。但是 ,祖国是我们…  相似文献   

13.
母在祖国母亲60华诞之际,站在美丽的世界屋脊上,望着被青海和西藏各族人民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济线、文化线、幸福线的青藏铁路,我深深地为我们祖国繁荣昌盛和日益的强大而感到自豪,为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感到骄傲!它从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决策、勘测设计、工程“两上两下”到改革开放后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修建通车的风雨历程,见证了我们伟大祖国60年的光辉岁月和沧桑巨变。  相似文献   

14.
马淑吉 《创造》2012,(6):86-87
以新的视角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共同进步的社会,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同发展的国家。随着经济建设的推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GDP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终极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十六大之后,我们党确定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把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这标志着我们党在文化认识上的新飞跃,反映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的战略眼光。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江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常州市新华村就是一个缩影。国庆节前,我们特派记者对新华村进行了专访,旨在说明,只要各级党政组织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以“两个率先”为目标,人民的生活就会更加富裕美好,伟大的祖国就会更加繁荣强盛。  相似文献   

16.
文化在塑造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政治与经济行为上,起着关键作用。谚语云,“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心灵和大脑。文化淬炼时代精神,文化凝聚力量。一个民族,只有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17.
民族素质是体现和反映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的精神标志;政治文化则体现和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与发达的状况。这两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探讨两者的关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民族素质和政治文化的基本内涵民族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它是一个民族特殊的精神现象。在一般意义上民族素质有它自己本身  相似文献   

18.
祖国 母亲 情人兴华祖国是一个圣洁的宇眼,人们都用最高尚、最优美的词语来赞颂她。与我国西藏毗邻的山国尼泊尔,在钞票上印上“祖国比天堂更宝贵”一语,何等庄重、豪迈。千百年来,我国的许多爱国志士把祖国比做母亲,以表达自己永远不忘她的养育之恩,殚精竭虑、赴...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是贯穿于孙中山先生思想和行为的一条主线。中国共产党继承、发展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积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为实现两岸共同繁荣发展和国家统一强盛而不懈努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继续积极推动和深化两岸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20.
春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的“龙头老大”,理所应当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民俗的舞台。有句话说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只有强盛民族的才能被世界接受并领一代之风骚。近年来,欧风美雨吹遍了中国的大中城市,“哈韩”“哈日”成了许多少男少女的代名词。中国的崛起让世界为之瞩目,中国的强盛更应重新焕发国人的民族意识,传统文化和民俗艺术应该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肩负着中国和世界之间沟通和理解的桥梁和纽带。民族民间文化包括有形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古迹、文物等,也包括无形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但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这些几千年古老文明的载体历久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