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建徽 《学理论》2010,(21):153-154
中文速记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基于语音、文字、词汇和语法建立起来的一套音节符号体系,借助代表音节的符号替代字形和字义。其表意功能以“听得懂”,“看得懂”为前提,以“以词为连写单位”为关键,以记音为手段。  相似文献   

2.
牛云芳 《学理论》2009,(14):56-57
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1929.7—2007.3),“一个在后来反对符号统治但又用符号进行写作的人。”其早期符号消费理论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深化和扩展了马克思消费思想,同时为现代人更深刻地了解消费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从理论源起来说,每种理论都有它出现的理由,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亦不例外,本文就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的理论渊源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从让·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来看,休闲已演变为一种符号消费的对象,而作为一种户外休闲活动的汽车露营也被赋予符号消费的价值,普通汽车露营与房车露营作为不同的消费符号界定了美国中产阶级与上层阶级的身份与社会地位。依美国汽车露营发展的历程看,房车露营在中国还是富人阶层的符号消费,中国目前更适合重点发展大众的普通汽车露营度假产业。  相似文献   

4.
杨智慧 《学理论》2009,(28):173-174
对语言符号的分析有两种不同的提法,一种索绪尔的二分法,另一种是皮尔士的三分法。索绪尔认为,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而皮尔士则认为,语言符号与其所指代的事物之间通过心理效应而彼此相关,这种相关就是所谓的符号与其所指代的事物之间的象似性。  相似文献   

5.
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解答了康德的哲学问题,把静态的理性批判转变为动态文化批判,以语言为进路,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哲学。其哲学的动态符号品性改造了近代哲学的思维方式,以"符号"为媒介,以"形式"为本质,以"构建功能"为主题,开辟了一条现代哲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发起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2290人参与),80.8%的受访者确认,身边很多人消费的是符号,而非商品本身。例如,某美国品牌手机面世后,就曾引发疯抢,以至于需要提前几天订货才能拿到。在以前的短缺社会,人们关心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当我们步入丰裕社会后,人们就转而追求商品的符号价值了。  相似文献   

7.
梁涛  许欣 《学理论》2012,(16):74-75
在发展旅游业中,必须注意发现和寻找旅游资源,从中创造和培育一种景观符号,提升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并使之转化成留在游客记忆中的符号。认识广西旅游景观符号的特征与成因,有助于挖掘广西旅游资源的内涵价值,构建广西旅游业的独特符号形象。  相似文献   

8.
石禹 《学理论》2012,(2):102-103
在人们的生活中,符号是不可或缺的,符号化在某种意义代表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符号世界中,语言世界又是最为重要的。如今很多人其实是生活在由媒介营造的符号世界中而不自知。要认识到符号的本来意义,争取成为理解符号化的主人而非牺牲品。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内首位“公推公选”县长,孟铁林被视作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极具象征意义的一个“符号”。  相似文献   

10.
政治象征符号的工具价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象征符号于政治实践的工具价值主要在达成其政治识别、沟通、确立权威、决策合法化和政治社会化等功能的过程中得以体现 ,中心目标是建构权力结构和权威秩序。实践性的象征符号既是一套权力技术 ,也构成一种普遍性的权力实践  相似文献   

11.
吴琼 《学理论》2010,(19):185-185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佛画也随之传入中国。佛教绘画随佛教的民族化和世俗化,也逐渐民族化和世俗化了。随着佛画的不断发展,逐渐出现了四家样,而其中吴家样是一种更为成熟的宗教画样武。吴道子以“莼菜描”、“吴带当风”,全面展示了中华民族佛教绘画的新样式,“吴家样”代表了中国自己的佛教美术,它几乎贯穿了宋、元、明、清整个佛教绘画的创作。在吴道子仅存的画中体现了佛教与中国传统宗教的融合,佛画到吴道子时已成为纯粹的中国佛教绘画。  相似文献   

12.
潘宜协 《学理论》2010,(12):58-59
卡西尔作为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符号形式的哲学闻名于世。世人皆知其哲学思想和理论体系主要渊源于康德哲学一脉,却因此而忽略了其符号形式哲学体系架构中蕴涵的对德国古典哲学另一大师黑格尔之思想的内在继承。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在黑格尔哲学的精神框架内呈现的,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对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建勇 《理论参考》2009,(11):43-44
一、符号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载体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应用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如何处理好作为外来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与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能否实现中国化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布迪厄的知识社会学通过分析各种符号的政治功能,论述了符号暴力这一新的社会统治形式。符号位于社会结构与心智结构之间,把既定的社会结构内化为个人的心智结构,同时形成个人新的心智结构,实现对社会结构的重建。符号的政治功能即重建或再生产社会结构。从一种变动的视角看,社会由各种相互竞争的"场域"构成,而个人的心智结构则呈现为更具有形成性的"惯习"。符号的政治社会功能实现于场域与惯习相互塑造的过程。承担着政治功能的符号是一种权力,也因此成为一种资本。这种资本通过对符号的等级划分,在社会中建立起不平等的秩序,并能够转换为其他资本来获取自身利益。这种可以作为文化资本的符号暴力,其特点在于被支配者的自愿接受和配合。因此,它的作用恰恰在于掩饰统治本身的暴力性质。  相似文献   

15.
万达院线一年爆米花收入近四亿的消息引发了众多媒体的高度关注,爆米花给影院带来了暴利,价格过高导致了观众的抵触情绪。影院经营者采取符号营销策略,可以使爆米花的利润来源合情合理,使观众觉得物有所值。受历史传统、影院文化和消费习惯的影响,爆米花符号营销还处于起步阶段,重点应集中在产品策略上。  相似文献   

16.
张婷婷 《学理论》2012,(31):209-210
符号暴力是布迪厄教育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之一。通过这个概念,布迪厄揭示了教育的本质,认为从教育行动从一种专断权力所强加的一种文化专段的意义上说,所有的教育行动客观上都是一种符号暴力[1]13。遵循布迪厄所推崇的关系主义原则,将符号暴力与场域、关系、资本等其他重要概念相结合,阐释教育场域中符号暴力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17.
波德里亚的符号学观点,集中体现在他的仿真与超真实理论中,对符号学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在后现代世界中,能指和所指分离,通过仿真的过程,最后符号构成一个自指的世界,一个比真实更为真实的世界,即超真实世界。  相似文献   

18.
条、款、项、目和标点符号从其复杂性和独立性上来看,属于展现规范性法律文件内容的微型形式要件。本文从我国现行法律文件中存在的微型形式符号使用问题入手,在归纳现行立法语言规范基础上,分析了语言规范制度层面的不足和缺位。  相似文献   

19.
车琳 《学理论》2012,(33):161-162
语言是复杂的实体。哲学的语言转向使语言问题成为哲学和语言学的共同研究对象。文章试图从哲学的指称理论来审视语言符号的根本属性问题,即语言符号的第一原则问题,旨在提出语言符号根本属性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20.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是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语言符号与一般信号有何本质区别?它在较高级的认识形式中起什么作用?本文试予以考察。 一、信号与语言符号 语言最早产生于体态语的一种:不分音节的叫喊,以后逐渐形成了音素间的复杂组合。比之体态语它有无可比拟的传达信息的优越性。体态语受生理条件的限制只能传达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